分享

走路能防癌,治病?怎样走?走多快?走多少?

 野心狼性 2016-09-09



现在的人越来越在意运动,很多人说走路就是一种好运动,不用器械,可以治病、治癌、走了路就不用吃药了,其实这是言过其实了。


行走,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是走路能强身抗癌,方法科学效果才好。而且如何走路不伤膝盖也是一个必须谈到的问题。


在五六十年前,我们车子少,走路是非常多的,那时候各种慢性病发病率都很低,比如糖尿病基本没有,而现在,坐得多了,糖尿病发病到9.7%,差不多十个人就有一个。


因为坐得多,显得行走更有意义。有数据显示:以静坐为主的人,死亡率比静坐少的人高67%。


因为长期地坐位,血液循环不好,会造成下肢的静脉栓塞,栓子形成以后,突然的起身或者运动,这么轻微的震动也会导致栓子脱落,阻塞血管。走起来,血管好。

走路虽不能治病

但它是帮你远离疾病的“速效药”


走路可看作远离癌症的“速效药”!多项最新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比如说:


如果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分日进行),可以把:


  • 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

  • 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美国《读者文摘》)

  • 死亡风险能降50%,(英国的最新研究)

  • 如果一旦患癌,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美国加州大学研究)


一天健走一小时,可以把:

  • 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美国《护理健康研究》

  • 使患乳腺的风险降低 12%,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均适用,(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


每天走十几分钟,可以:

  • 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痴呆,


  • 每天走路20分钟,每年就能帮助远离癌症心脏病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英国《每日邮报》)



简单的走路为何有这么多好处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陆一帆表示:


长时间、有节奏、速度相对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


  1. 消耗热量,利于控制体重;

  2.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

  3. 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延缓衰老;

  4. 活动筋骨,疏通淤滞脉络;

  5. 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6. 使疲惫的大脑放松,恢复精力。



如何健康地走

日行2公里癌症风险减半

行走运动之前必须做测试


虽然英国有研究显示,日行2公里可以让癌症风险减半,但是我们“国医大师健康”并不推荐大家每天走2公里,首先,癌症不是那么容易得,无需过虑;第二,中老年人运动切莫走极端。


建议大家先做一个测试,就是看看你的心脏、膝盖能不能适应这个运动,当然绝大多数人是适合的,不过还是测试一下比较好,方法就是“6分钟测试法”。


在100米的平直路上来回走,在以自己比较舒服的速度走上6分钟,然后大概估计一下行走距离:


低于300米             很差,不建议采用行走运动;

300~374.9米         建议从漫步走开始;

375~449.5米         满足条件;

450米以上             较好,可以通过行走运动获得提高;


6分钟走375米以上,就可以每天走步锻炼,而低于375米的人,心脏、膝盖可能有问题,不适合这个运动,建议采用游泳池漫步等一些损耗比较小的运动。



健康走的方法:推广给身边朋友


既想祛病,又要延年,并非一朝一夕可为,而是持之以恒,就能达到目的!



定量步行法


此法就是每次规定时间或距离、规定数量,从而提高练习质量来健身的方法。如步行的时间不变,逐步提高走路的距离。


这种方法对检查评价自身锻炼的效果有一定意义,可适用于中年人。


拍打散步


这是传统的健身方法。就是在散步时,利用两臂的摆动,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各部位,有舒筋活络、缓解紧张、消除疲劳之功效。


速度 :每秒走两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每分钟 120 ~ 140 步(约每小时 5.5~6 公里)的速度为宜,大概每秒走两步。一天走个半小时够了。不要太快,不要急于求成。这个速度基本上不伤膝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