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留言 老师,您好! 我家女孩,10岁,四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可是也有好多问题,比如: 1.制定的计划不能坚持完成,即使任务量不大,也只能坚持一周。 2.写作业不能很好地利用工具。不会的字不想查字典,没有直接问来得快;写数学题需要思考的在那儿抱着头一直想,不会主动地在纸上写写画画试试;看书看完就算了,没有摘抄的想法。写作文不打草稿,下笔就写,写错划掉再写。这些我看到遇见都会提醒,有效果,不大。 3.生活上不会整理房间,不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书包里也是乱七八糟,而且也不主动收拾,任由它乱,这点是我做得不够,可是没她那么严重。这点我在改,希望我的改变能带动她。 4.从小就教她长者先,吃饭时要帮忙拿筷子碗,饭后收拾桌子,做简单的家务,洗自己的内衣、袜子。从来没有娇惯她,可是现在要吃饭了就坐在桌旁不动等着,吃完碗一推就走,就是不想干这些事。 我朝孩子发火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希望老师帮我改正我的教育和引导方法,谢谢! 老师回复 看得出,这位家长朋友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所提到的问题涉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责任感和礼仪的培养等方面。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期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您发现孩子身上存在诸多问题,从某个层面折射出了您有点“完美主义”倾向。我们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不仅会让自己的情绪紧绷,而且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总是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当孩子的行为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时,我们难免会感到失望和挫败,这种挫败感很容易引起生气等负面情绪。然而,朝孩子发火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对亲子关系造成一定的伤害。从您列举的问题来看,我觉得您所看到的孩子的问题有些是需要帮助和引导的,有些所谓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而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恰当的。 关于写作业 您提到孩子写作业时的一些习惯,比如,看书时不摘抄,写作文不打草稿,这些其实是很正常且自然的行为,我认为不应当列为问题范畴。当然,我也同意摘抄好词金句可能会有利于记忆和积累,写作文先打草稿可能利于书面干净整齐,但不摘抄并不代表孩子读书就没有收获,不打草稿也不代表孩子写不好作文。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孩子,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也不同,在这一点上大可不必强求。 其实,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只要孩子愿意动笔写,我们就该多多鼓励,所以建议您在这些问题上不妨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有时,我们一些好像很负责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一种干扰。有一个小朋友跟我讲过,他写作业时,每次妈妈给他好心的建议时,他就会感到有点烦,心里会想,你、什、么、时、候、会、离、开? 因此,不如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因为后者更能保持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力,而兴趣和专注力是最利于孩子成长的。 关于制定计划 关于制定计划不能坚持完成的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成年人制定的计划表,我们又完成多少?现实中,我们成年人列出的包括学习、睡觉、锻炼、减肥的时间计划表,大多数人也只是坚持了最初的几天。坚持做一件事情,这确实对毅力是个考验,现在流行各种线上线下读书会、减肥俱乐部、运动俱乐部,其原因是,对成年人来说,坚持一件事情也需要一种互相敦促、提醒和支持;所以我们对孩子不妨多些宽容,给他些支持。 而有些时候,计划不能坚持完成,其实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列计划这件事本身可能有问题。关于时间管理,有很多的研究,我个人比较建议,安排每一周的计划表。最好每天尽可能给孩子留出半个小时自由时间。这半个小时完全让孩子去安排,孩子去玩,去发呆都可以,也许,慢慢的,你会发现,把时间归还给孩子后,孩子就学会自己计划和安排这半小时了,同时,他会感觉自己就是时间的主人了。 关于生活习惯 关于整理房间和收拾书包等生活习惯问题,很高兴看到您是有自我觉察和反思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相信您的改变必然会对孩子产生良好影响。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机会,然而如果因为孩子不想做或做不到,我们就对孩子发火的话,孩子就会将做家务和不好的情绪体验连接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对做家务产生反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呢?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家庭采取物质奖励的方法,比如用家务换零花钱。这种做法极其有争议性,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你用物质奖励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被你认可。关键还是看家长怎么引导。有的家庭采取行为奖惩的方法,比如说周末出去玩孩子心仪的事情,也就是说,做完了家务,孩子可以享受一些特别的好待遇。如果孩子没有做,就把这些优厚的待遇拿走,以此来巩固行为。我最想与您分享的是,2015年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美国一些家长会把孩子做家务这件事情,向着“照顾家人”的方向去引导,而不仅仅视其为差事和负担。换句话说,孩子分担家务,就是关心、照顾家人。这是一种内在激励的方法。 此外,要想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我们最好创造一种欢乐的氛围,比如在做家务的时候打开音乐,最好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适度分工,让做家务不再是任务,把做家务变成一种全家人快乐的家庭活动。 以上意见供参考。衷心祝福您在育儿路上不焦躁,不沮丧,多看看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提出合理而恰当的期望和要求,相信孩子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