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五

 沉湘捉月 2016-09-09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五 金简是破解大唐尺度的金钥匙?
http://www. 大河报 B24 厚重河南 2007年05月10日
X

0510B2401.JPG
  □首席记者于茂世
  “唐尺?我还真没见过,至于汉尺,我倒见过10多把。”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说。
  关于唐尺,不但康国义没有见过,就是一代宗师王国维考订与研究唐尺仰仗的也是日本正仓院的收藏。
  有关唐尺的考订和研究,至今天还首推王国维1922年撰写的《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摹本跋》。王国维在吴大等前代
学人研究的基础上,广为搜求海内外所藏的中国历代古尺实物、拓本、摹本、照片等,结合史籍,详加比较,对历代尺度及其增长率作了全面的考订与分析,其中尤以对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的六把唐尺的研究,最为精湛。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冻国栋在《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中写道:王国维先生考订出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即镂牙尺:红牙尺(甲、乙),绿牙尺(甲、乙),白牙尺(甲、乙)为唐开元以前之物;以唐开元钱实测唐牙尺之长度,合公尺31厘米,此为唐大尺或日用尺之长度……而王国维先生在《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摹本跋》中说:正仓院藏六唐尺“其最长者,与余所制开元钱尺略同……其制作之工,亦非有唐盛时不办。我国素无唐尺,此当为海内外所仅存者矣(丙寅五月乌程蒋谷孙寄余镂牙尺拓本,其形制长短与正仓院所藏唐尺同。此尺即藏谷孙处,始知我国非无唐尺也)。唐尺旧史无述,亦不言其与前代尺之比例,余疑其即用周、隋之尺。何以征之?……今累开元通宝钱十二有半,即唐之一尺,较此六尺中最长者仅长二分许,而寸寸而累之,又不能无稍赢余,其相去实属无几……”
  十二枚半开元通宝枚枚相累,其长度正好是一唐尺。但王国维自制的这把“开元钱尺”,竟然比正仓院所藏六把唐尺中的最长者还要长“二分许”,约0.6667厘米,这也许把王国维先生吓了一跳,让他怀疑铜钱之间尚有缝隙。
  但缝隙会有多大?想来以王国维的严谨,他自制的“开元钱尺”,当不会有这么大误差的。何况,他还没有把铜钱的磨损计算在内。如果两者都忽略不计,那么王国维的“开元钱尺”的长度则为32.4997厘米(正仓院藏六唐尺中最长者为31.833厘米加上0.6667厘米之和)。
  无论“开元钱尺”长32.4997厘米,还是正仓院藏六唐尺实测均长31厘米,它们都很接近现在的市尺。但王国维之后,中外学人研究唐尺,却把唐尺研究得越来越小了。
  藤田元春实测正仓院藏唐尺及仿唐尺中26件的长度,平均长29.75厘米;杨宽先生断为29.4799厘米;万国鼎先生定在29.49~29.59厘米之间;曾武秀先生断为29.6厘米……胡戟先生曾就国内现存唐尺30件择要予以统计,发现其短者仅28厘米,长者逾31厘米,在比较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推定唐大尺长度为29.5厘米。
  有论者以为,王国维的研究取样太少,这是他立论的短处。但问题是,王国维在研究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时,近乎以5条铁的论断断定了它们首先是盛唐之遗物,然后才对其进行研究。而王国维之后的学者们,拿“仿唐尺”乃至不知出处的唐尺进行所谓的研究——众所周知,度量衡猫腻最多,缺斤短两史上不绝,现在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若把奸商的唐尺当真,那它骗过大唐百姓后,再让专家们转手拿来,欺骗我们乃至历史,那就真有点儿不好玩儿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看“开元钱尺”,倒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开元通宝是严格按照国家度量衡标准铸造的,当然包括它的径长……
  大唐是个侏儒的世界?
  在“我国素无唐尺”的背景下,“开元钱尺”的创制,无疑是王国维的奇思妙想。
  “开元钱尺”尽管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唐代度量衡,但王国维却敢于拿它去衡量“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六唐尺”的真伪——如果与他的“开元钱尺”相去甚远,就是传世珍品,那它们也逃脱不掉遭遇王国维摈弃的命运——因为继续研究这些东西,实在没有太大的价值。它们或许是工艺品,或许在岁月的烘干机下,“缩水”太多,可以研究,但不可拿此当成大唐时代的度量标准。
  大家永远是大家,专家永远是专家——大家知道把什么当成学问研究,专家看到什么都能当学问来研究。
  “其实,就是传世唐尺是真的,无论是象牙尺,还是木尺等,1000多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康国义说,“就是出土的唐尺,如果是木质的等,立即测量的话,还可能比较准确;若等上一段时间再测量的话,还是难保准确。”
  王国维研究的正仓院藏六唐尺,除一把白象牙尺刻有寸、分(在半寸处标有“五分”的刻度)外,其余皆以不同形式的刻花段落作为寸的计量,而无分的刻度。因此,有论者以为,除这把刻有寸、分的白象牙尺有可能作为标准计量器物外,其余的唐尺虽然可能也是日本遣唐使节从中国带到日本的,但它们是不是计量器物,很值得怀疑——镂刻巧夺天工,却有意忽略“分”之刻度,这还不值得怀疑吗?
  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找一把标准的唐尺,难上加难。
  但如果我们顺着王国维先生“开元钱尺”的思路想下去,那么武则天金简,无疑也是一把没有刻度的标准唐尺——“凡简长一尺二寸、阔(宽)二寸四分”,这是道家经典著作的规制。只要我们对此稍加换算,唐尺之长度合今天的多少厘米,也就出来了。
  武则天金简作为祭天之器,无疑是那个时代最精准的国家标准。加之千余年来,它一直藏身在嵩山之巅的石缝里没有磨损,其长度与枚枚相累的“开元钱尺”相较,当更为准确。
  王国维先生为什么自制“开元钱尺”?十二枚半开元通宝枚枚相累,其长度正好就是一唐尺外,他相信,在唐尺难求的情况下,能够权充唐尺的,只能从另一种国家度量中寻找——这样的话,开元通宝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与替代,尽管十二枚半开元通宝枚枚相累也许会出现一定误差,不如武则天金简来得方便,但那时,我们还未发现金简呀。
  从理论上讲,“开元钱尺”当然会有小的误差。但这误差,与传世乃至出土的非国家标准的所谓唐尺相较,到底哪个更精准呢?
  无论是汉尺还是唐尺,都是以同一时代的人的平均身高为标准的——中国第一位建立度量衡标准的人是治水的大禹,虽然最初的尺子基于禹的身高即“身为度”,但随着度量衡走向普罗大众,尺子的标准,也必然会以普罗大众的平均身高为标准。
  身高转化为步,是中国之尺的来源——无论是一步七尺,还是一步六尺、一步五尺,这也无非就是把一个人分割成七、六或五份的“分法”问题了。在这儿,步的长度,几乎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尺的长度。因为一步等同身高的根本问题,亘古未变;自隋唐以降,一步五尺的“分法”,也未再改变。
  人的身高不同,步的大小怎能相同?不同的话,步又怎么能当作度量衡标准?你若对此怀有疑问,看看部队接受检阅时走的方阵,几百个乃至几千人都能做到步伐划一,你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能把步作为一个长度单位了。再说,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步”,都能作为度量衡的。譬如,在某个村子,不是每一个种田人都能丈量土地的,而能成为“尺子”的这个人,必然有过训练且必须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
  王国维的“开元钱尺”为32.4997厘米;之后,中日唐尺研究专家求得的唐尺长度,大都在29.5厘米附近徘徊。如果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当然相信,后者——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唐尺的真实。但是,如果引入“一步五尺”的标准与“身为度”的理念,我们不禁大吃一惊:以“开元钱尺”32.4997厘米为标准,唐代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2.49985厘米;以之后的中日唐尺研究专家求得的唐尺长度29.5厘米为标准,唐代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47.5厘米。
  大唐男人平均身高147.5厘米,而女人的身高自然更低。依照当下女性平均身高约比男性低10厘米的统计数据(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6厘米),那么大唐女人的平均身高约是137.5厘米——如此说来,大唐是个侏儒世界?
  大唐男儿均高162.5厘米?
  “唐代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47.5厘米,远远不到150厘米,这是很难令人置信的。”康国义先生说,“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变化并不明显。只是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生活质量的飞速提高与激素等的影响,人的平均身高才有了明显的增长。”
  其实,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只是人的平均身高,就是农作物,在化肥与现代农业技术等应用之前,也不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也许小米的大小与人的身高相比,更易于“把握”,因此它也一直以“天人合一”的角色扮演着中国度量衡的基本单位——《大唐六典》云:“凡度以北方 黍中者,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又云:“凡 黍为度量权衡者,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之制,则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在这儿,“悉用大者”可以视为相对于“凡度以北方 黍中者”而言的“颗粒大的小米”,亦可理解为“大尺”——“十二寸为大尺”的“大尺”。在中国,天文测量一直袭用“小尺”,为的是“记录标准”的一种延续;而自隋唐始,国家度量标准就采用“大尺”了。“隋唐有了五尺男儿的说法,但在汉、魏,说起男儿,则往往是身长八尺。”郑州大学升达学院郭殿忱教授说。
  王国维先生在揭示汉晋至唐宋明清历代尺度之由短而长演变增益的原因时说:东晋、北魏实行“以绢布为调”的租调制,“官吏惧其短耗,又欲多取于民,故代有增益”,以“增匹”、“增尺”而“虐民”,导致尺度增长之骤剧;隋唐行租庸制,虽有绢布之征,但不多,故唐尺承隋旧制,增益甚微,宋尺亦然,而“自金元以后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王国维将尺度变化与赋税制度变化、吏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自唐至清,中国的尺度基本没有变化。
  一清尺大约是32厘米,王国维的“开元钱尺”为32.4997厘米;而以河南博物院网上公布的武则天金简宽为8厘米(二寸四分)推算,那么一唐尺则为33.33333厘米,与今日之一市尺无异——但今日之市尺,是民国年间为了照顾“一米三尺”,才损益而来的呀!
  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宽二寸四分的金简能被换算为8厘米的话,那么长一尺二寸的金简被换算为厘米则应为40厘米。
  “根据拓片观察,金简肯定被剪过,但上、下剪去的长度加在一起,应该不会大于3厘米。因此,金简的实际长度,不会达到40厘米。如果是40厘米的话,那金简被剪去的部分,就将近4厘米了。但现在依据拓片观察,不会这么长。”嵩山管理局宣传科科长刘彦辉说,“也许网上的数字不够准确,还有人在论文中写到金简,称其宽为8.2厘米呢!但我见到的河南博物院书面材料上公布的金简宽度似乎是7.8厘米,登封市文化局前局长李振中先生与登封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前所长王雪宝先生是最早接触金简的人,在他们共同撰写的《武则天金简发现始末》一文中,公布的金简之宽为7.8厘米。”
  如果金简之宽为7.8厘米的话,那么金简实际长度应为39厘米——从拓片上观察,武则天金简长39厘米,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唐代,如果一尺二寸是39厘米的话,那么一唐尺就是32.5厘米。
  以武则天金简推算的话,一唐尺是32.5厘米;以开元通宝推算的话——也就是王国维先生自制的“开元钱尺”,一唐尺是32.4997厘米。也就是说,武则天金简与开元通宝相互印证,一唐尺约为32.5厘米!
  如果以此推算,那么大唐男人的平均身高应为162.5厘米。
  如果像河南博物院网上公布的金简宽为8厘米的话,那么大唐男人的平均身高则应为166.66667厘米。
  以记者的认知能力,不能断定到底是162.5厘米还是166.66667厘米更接近大唐男人的平均身高。但从金简拓片观察,当为162.5厘米。
  当然,只有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科学的测量。
  “现在看来,拓片作为金简的一部分,十分重要。我们也希望屈西怀先生在献出金简后,也把拓片交给河南博物院,让它们永远珍藏在一起。”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说,“如果我们对金简与金简拓片共同进行严格而科学的测量,那么得出的数字,也许就能逼近武则天金简的原始状态。”
  一个真实的,而不是被剪过的武则天金简的原始状态,不只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历史的需要。
  1300年前,金简也许只是武则天走进神仙世界的一个法门;1300年后,金简也许已经成为我们梦回唐朝的一把钥匙。
  日本正仓院所藏六唐尺长短不一,唐开元通宝之直径亦有些许差异。开元通宝是唐开国第四年时开始铸造的,取名“开元”,意为高祖李渊要革除币制积弊,富国强民,开辟新纪元。高宗乾封元年,盗铸轻薄之开元通宝者屡禁不止,于是改铸“乾封泉宝”新钱。因此,“开元钱尺”也不是随便拿上十二枚半开元通宝枚枚相累,就能轻易得来的。图为日本正仓院。 本报资料照片
网络版编辑:实习编辑连岳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