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鉴赏复习解题指导-[例题赏析16道]

 mczjjt 2016-09-10

鉴赏复习解题指导-[例题赏析16]

解题指导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

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通过诗人的生平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

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答题时注意:

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二、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三、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

例析1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附相关术语:

常见意象

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折柳惜别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坚贞高洁

——表达爱情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

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又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

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

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

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请背熟下面的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壮丽、

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

            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肃穆、

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

     清新、明丽、绚丽、秀美、恬淡、朦胧。

2、概括意境特点。

一般可表述为:(请背熟下面这些术语)

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

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言志抒怀  叹惋讽谏等。

2:(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SPAN>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
   
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例:(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                                                                           
   静。                                 .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3、下面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2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选项为
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赏析:《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4福建)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2全国)(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05全国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3全国)

                         过香积诗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04湖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答: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或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第三联描绘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的情景。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4天津)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是用大自然的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04全国3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绉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05江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为拂绿琴埃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06年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

答: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12:(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     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     ,为抒写情怀作了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        ,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        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                       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例13:(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元曲[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1)流水  白云 2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句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答:这两首诗(怀古诗)都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加以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相同的是都用了昔盛今衰的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以前三句的篇幅着重写“昔盛”,而最后一句写“今衰”来否定之,从而形成对比,转出新意;第二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经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是指折柳曲,内容多描写离愁别绪,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意关键一说,原因是:李白的这首诗歌,是作者客居洛城,春夜闻笛,触动思想之情,而折柳曲恰恰又是思乡之曲,在这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本诗的关键之处。 

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6、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寓情于物,借所咏之物——蝉,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诗中的蝉,既是自然之物,又是象征诗人品行遭际的人格化身。在这里,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契合为一了。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分别从蝉和己两方面写起。蝉最喜炎热的盛夏,那是它生命的辉煌时期。如今,到了白露已降、金风飒飒的清秋时节,临近它生命的尽头,这时的蝉鸣自然会变得凄切。诗人身陷囹圄,从荣耀的朝廷命官变成阶下之囚,也走上了人生的末路。人生天地间,无异匆匆过客;仕途多风波,尤其宦游之人。因此,遭逢厄运时闻蝉鸣,怎能不感怆悲伤,客思深重?这样,在西陆蝉(秋蝉)与南冠客(囚犯)之间,无形中就建立起了一种沟通。细心体味,不难发现二者的契合点:时运不济。以下诗句,就是此意的进一步申发。  

  颔联从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玄鬓影在这里指蝉,不堪的主语是对吟白头。这上下两句,以流水对的形式,把联系在一起。蝉通体黑色,薄薄的蝉翼的纹络亦呈黑色。诗人正当盛年,却遭逢厄运,早生白发,本当乌黑的双鬓已成昔日旧影。如今树上那乌黑的寒蝉对着自己哀吟,让人怎能承受得了?白头吟三字,如以名词视之,则是汉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旧题。相传卓文君以此为题,写对负心人毅然决绝之辞。南朝鲍照、张正见都以此题作诗,写自伤清直而遭诬谤的哀怨。诗人巧妙地用在这里,语意双关,既说自己不堪听到蝉的悲鸣,又流露出对当权者失察而有负自己一片忠心的怨恨。此联是以的角度写蝉,又是从蝉的形态写己,蝉与己相应,心与物相融。 

五、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体会记忆这些术语)

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托物言志/象征、抑扬、

白描、对比、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