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寒感冒颗粒是如何治疗风寒的?

 AB向往神鹰 2016-09-10

在临床当中,常常有人问,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怎么去区分?为何药房卖的感冒药大都是风热感冒药?怎么样在风寒感冒时避免买到不对症的风热感冒药?我们需要从感冒、以及风寒处理学起。




 

其实感冒只是一个西医的一个病名,

对于中医来说,是不用管这个病名的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 而一般感冒中医来说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都可以形成,经方来说主要考虑太阳或者太阴少阴的问题。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机体。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时方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主要是“发汗”。经方以麻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或者桂枝加附子汤等,其实就是通过内服药物或者外用的方法,让人体津液向外、向上升驱除风寒之邪,出现微微汗出,从而达到解表驱邪(风寒湿)的作用。


而如果症状轻微,

食疗上可以采用以下简单处理的方法

葱豉汤

葱白2根

淡豆豉10克

解表散寒,趁热服用

服后盖被取汗



葱白香菜汤

香菜15克

葱白15根

生姜9克

香菜、葱白、生姜

分别洗净



切碎共放锅中,去渣取汁饮服即可,发表散寒,每日两次,连服2.3日


姜糖饮

生姜10克,红糖15克生姜切丝

以沸水冲泡加盖

约5分钟、调入红糖

疏散风寒、和胃健中



每日一次,趁热服,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这些方法,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也用得最多不再赘述。泡脚的话,一把艾叶加生姜30-50克煮水,也是常用的小方。经方的运要主要考虑辨证太阳病,或者太阴,少阴病的问题。


病情重的就要用药了



可以选用张仲景的伤寒方,比如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太阳伤寒的麻黄汤,太阴中风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少阴中风的,桂枝加附子汤证。如果不方便煮药的可以考虑成药的运用。比如风寒感冒颗粒的运用,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成药。是同仁堂出品的。



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主要功效是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成份


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辅料为蔗糖、糊精。分析一个成药我们要先了解药症功效。下面先看下


麻黄


【性味】:'味苦,温。'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
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葛根



【性味】《本经》:'味甘,平。'


【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紫苏叶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防风


【性味】①《本经》:'味甘,温。'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白芷


【性味】《本经》:'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陈皮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桔梗


【性味】味、辛,微温。《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杏仁


【性味】①《本经》:'味甘,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甘草



【性味】《本经》:'味甘,平。'

【功能主治】《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干姜



【性味】①《本经》:'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什么是表证


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说头痛,身痛, 骨节痛,流清水鼻涕的人。这些都是表证,我们先复习下什么叫表证?


在经方来说四肢百骸皆为表,头痛,身痛,周身骨节痛,腰痛,喷嚏,发热,汗出,鼻塞,流涕都是表证,用这个方,首先我们要确定是有表证才能用。还有一些里寒引起的表证也能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下药症和条文。




实际上表的风寒可以引起表证,而里虚有寒,与外邪勾引发动,也可以引起表证。有个说法是,里不虚则外不寒,说明阳气充足。



有什么方在里面?



这个方剂,是麻黄汤为主,合上葛根汤少芍药生姜换干姜,加了紫苏叶、防风白芷、陈皮、桔梗,是可以看作是太阳病、太阴、少阴合病.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宋35)'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宋31)


葛根汤方少了芍药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从这两个条文来看,一个是用于太阳伤寒证,葛根汤证是太阳伤寒证加葛根药症,仍然是属于太阳病的范畴。另外生姜换干姜,干姜也起到温中,温里的作用。这个方也类似于小青龙汤的治法,表里同治。表里俱寒,温中解表。我们可以去理解,因为有里寒所以去了芍药,生姜换干姜。


通过药症去理解那些是表药



辛温

解表

温中

解表

降气

化痰

甘滋
麻黄干姜陈皮甘草
紫苏
杏仁葛根
桂枝
桔梗
防风


白芷



共11味药,

6味是辛或甘温药。

三味降逆气化痰药。

两味甘平药。

辛温解表药多,看药症比例就知道肯定是表或者里都受风寒入侵了,所以才用了这么多的解表驱风寒的药。方中并没有寒凉的反佐的使药。可以看到,可以对治大多数的风寒感冒了,并可以用于痰多的气逆咳嗽。

方中,麻黄,桂枝,紫苏,防风,白芷 解表。 陈皮,杏仁 桔梗 理气化痰降逆。干姜温中。甘草,葛根滋津液,防止发散太过。同时又可以针对太阳太阴引起的微下利作用。也就是说轻微的水泻(拉肚子)是可以用的。他的止泻作用是表里分消水份, 重新调整津液的输布作用。

那么通过以上药症和条文的分析理解后,可以知道,这个成药的治疗作用。可以针对。

脉浮紧数,或微浮, “脉数即(跳动快的意思)”

太阳病伤寒证:

脉浮阴阳俱紧

头项强痛

发热

恶寒

恶风

体痛

呕逆

无汗而喘

腰痛

骨节痛


以上参考恩师汉传中医刘志杰伤寒论类编补遗书中所述。



还可以照顾轻微腹泻


发热同时有里的症状:比如轻微的拉肚子。水样便,拉稀便,因为去了芍药,加了干姜,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是有湿热引起的下利拉肚子。要是有湿热,那还用干姜可能会加重的。所以这个方子是表里同治的方子。 


同时还可以有,咳嗽痰多,或者气逆引起的咳嗽症状。要是无痰的干咳是不可以用的。因为辛散伤津液的药过多。以上的症状严重的各个可以同时出现,轻微的也可以单单某几个症状出现。

所以我们用此方一定要考虑病人是否有这些症状,就是套方,也要套得严谨。

小孩可以针对以上排列的症状,如果确认是风寒引起的,比如没有其它症状,只是流清水鼻涕,可以按年纪大小,减量服用,好转即可停药。通常长期流涕,要是看西医多数就是说你鼻炎了。大人要是也流清涕,也是可以用的,很方便。 完全可以当经方方剂使用。风寒外感的表证。冲上一包,方便又便宜。


这些情况不可以用


另注意,对于阳明热重伤津液的不可以用。大便干硬的不可以用。有少阳病,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胸协苦闷,欲呕吐的不可以用。

汉传中医李忠渝书于2016 9.1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