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长乐无极 2016-09-11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2016-08-25 点右边免费订阅? 书画新风景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纵101.9厘米 横5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道家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基础。而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欧洲人形成了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他们认为艺术家要实现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这就使得西方的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自然,形成了与中国的山水画家截然不同的美学认识,表现在艺术语言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因此,将山水画与风景画进行比较研究,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探讨它们的艺术表现语言之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造型语言


  中国画的造型手段是“线”。画家往往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线”抒写自己的胸怀,抒写心中独有的山川。“线”在中国画家的笔下有极深刻的含义,往往是将许多繁复的事物,仅仅通过几条富有生命力的“线”表达出来。中国画家大都穷其一生追求富有生命力的“线”。有很多优秀的画家,就是因为他能成功地驾驭简单却含义无限的“线”,而成为大家。


  西方画家在描绘眼中的物象时,是将它们当做“体”与“面”来理解的。西方风景画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体”和“面”组成,通过对“体”和“面”的使用增强画面的体积感和真实感,因此西方风景画仿佛比中国山水画要厚重,也就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


  在造型上提倡不拘于形似甚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又一突出特点。讲求笔墨也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特点,所谓笔墨并不是用具材料上的笔墨,而是作者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技巧。而西方风景画家笔下所创作的作品更接近自然,它的造型特点简言之就是写实性,充分表现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以及光感、质感的不同,在画面上营造一种真实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


  在空间处理的方式上,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美术理论中,对空间的解释与西方的透视科学是不同的。中国画所要求的画面意境是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这样我们在理解中国画和中国的画论时,就不能把这种空间理解成科学的透视空间。中国画家相应地又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空间,即所谓的“心视”。这种审美观在19世纪末才受到西方的重视,提出在美术上打破时空界限,以开阔美术的表现作用和功能。但是在此之前的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却是另一番天地。就像达·芬奇所说:“以镜子为师”,西方风景画所描摹的自然就是在二维的平面空间虚幻的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感,所以,他们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存在的空间的认识,即科学的空间,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绘画成为人们认识自己、反思生活的一种形式。


  画面留下大面积的空白,是山水画空间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有时候完全省略环境描写,大胆利用空白,突出主体,并借助观者的联想与想象去自由发挥。山水画的构图除紧密结合所描内容的“经营位置”之外,还讲求平面布局中的色、线、形的变化对比与呼应,虚实、疏密、开合、起伏、繁简、聚散的相生相应,这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特色。能给人遐想的空间,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魅力之处。而西方的风景画是不准在画面留有空白的,他们建立在一种科学的透视理论之上,画面所表现的是在视觉中截取的一个截面,如果有空间那就是天空或空气,天空、空气都是有色彩的。


结论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尽管同样选择了自然景物作为表现对象,但在视觉形态上山水画与风景画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大潮中两种绘画形式互相汲取对方的长处是必然的。比较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审视山水画的优越性和风景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相互借鉴,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来源:《美术界》 文/周文文 刘亚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