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亿投入卫星应用振芯科技底气何在?

 工农商学兵 2016-09-11

今日,振芯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拟向5名对象发行不超过6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1.65亿元,投向卫星综合应用、光电视讯等领域。


1


根据公告显示,此次定增所募资金中,除去补充流动资金占用的3.2亿元,卫星互联网科技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多功能卫星应用终端芯片及整机产业化两项目将分别投入2.99亿和3亿元。


其中,卫星互联网科技园区的计划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内容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设备生产、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等;多功能卫星应用终端芯片及整机产业化项目的建设期则为2.5年,建设内容包括新导航体制关键芯片、卫星通信关键芯片及多功能卫星应用终端整机的研制及产业化。


除上述项目外,MEMS组合导航生产测试能力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视频系统产业化项目将分别投入8600万和1.6亿元。


振芯科技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关键元器件、卫星综合应用、光电视讯等现有主营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公司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和测试能力。此外,将有利于公司继续在卫星综合应用领域积极扩张,扩大竞争优势,进一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2


12亿投入,振芯科技的底气何在?“未来十年将是卫星产业的黄金发展期”,振芯科技坚信,持续低迷了几年的卫星产业,将会迎来爆发。


这与大多数卫星行业专家的预测也不谋而合,在近日,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公布了第19版卫星产业状况年度报告。


报告中近十年的卫星产业收入数据看,卫星产业近几年正处于低谷区的尾部,卫星产业的下一个高峰即将来临。


而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步完成全球覆盖,卫星应用的跨界融合将为相关公司提供海量市场空间。


在五月底,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透露,截至目前,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出台包括数据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鼓励航天产业化、商业化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航天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企业在航天制造业、卫星应用产业、数据服务业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航天产业向集群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


3


不到一个月前,振芯科技刚刚发布的2016年一季报中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振芯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加18.56%。


公司加速实施了“N+e+X”战略,全面布局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领域,构建卫星互联网服务产业链,产品将从特种行业向大众消费领域拓展,有望从北斗导航设备商升级为空天信息一体化服务提供商。


“N+e+X”战略即,“N”是以北斗导航为基础的组合导航体系,融合卫星通信、遥感与地理信息、视频及光电技术、高性能传感器等技术,作为大数据集聚的硬件基础;“e”是指互联网及卫星互联网;“X”是指以用户为中心,以系统平台和大数据服务为手段的多种行业应用,如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爱基,净值,资讯)、快乐生活、物联网等领域。


振芯科技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的子公司,注册于成都市高新区,振芯科技为唯一股东。


振芯科技表示,设立子公司是为了有效整合高端器件、整机以及北斗运营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以新的机制、新的思路、新的团队,促进北斗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北斗在大众消费、智慧生活、快乐生活、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4


随着北斗二号的成熟运行和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家鼓励国内外新的著名企业进军北斗产业,北斗应用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根据资料显示,振芯科技未来计划将继续在北斗领域加大高精度、抗干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加大导航和其他通信技术融合产品的开发;加大民用及行业用产品的开发力度。在视频图像领域,不断扩大现有产品的行业应用范围,加大在目标跟踪、红外、近红外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使其进入无人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等主流应用领域。


在资本运营方面,将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推进公司的发展战略,延伸业务领域;依托技术积累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产业基金,提高对外投资和产业并购的质量和广度,不断增强公司的产业发展厚度,不断聚集较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孵化前沿战略产业技术和产品,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