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会计工具评述与整合分析

 songsgt 2016-09-11

管理会计工具评述与整合分析

 管理会计一方面要辅助管理者自身做出理性决策,另一方面也要确保组织内部上下层级间信息通畅,增强组织的“可视性”和组织控制功能。因此,作为管理者获取信息、控制企业的有效手段,管理会计工具迅速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和作业成本法(ABC)。
    
四种管理会计工具分析与评价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但是,预算管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预算管理是通过财务来实现的,其本身带有浓厚的财务属性。二是预算管理并不是精确管理,制定预算时的讨价还价现象、为完成预算的突击花钱现象、操纵业绩现象等都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三是预算管理缺少灵活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企业的既定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然而,平衡计分卡本身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平衡计分卡只是战略执行工具而不是战略制定工具,它只能进行事后评价而不能事前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平衡计分卡在业绩指标的选择、指标分值的确定上没有统一科学的标准,所以它本身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增加值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经济增加值同样存在缺陷:一是经济增加值的执行主要靠管理层,普通员工很难参与。二是经济增加值的成果是一个总量,无法区分每个人的成绩,容易造成“搭便车”行为。
    三是经济增加值将重点放在了财务成本上,而不是生产成本等其他非财务成本上,会导致企业资源配置失衡。
    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全部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可以真实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但是,作业成本法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生产管理方法,还没有达到企业战略层面的高度,因此它不可能作为主导性战略进行实施,只能作为企业战略中的一部分,在生产作业、流程管理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分析
    由于国内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企业在具体应用这些管理工具时,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照抄照搬的极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对管理会计工具应做如下整合分析。
    一是全面预算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发展制定明晰的战略,而平衡计分卡又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实施平台,所以二者整合不但可以预防预算与战略脱节,还可以克服企业的短视行为,将企业的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相结合,使企业更加注重长期规划。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充分整合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使预算管理突破单一的财务预算,真正实现企业人、财、物的全面预算,从而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整体互动。
    二是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整合。经济增加值过度关注企业的资本成本,虽然有利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却忽视了企业的全面发展;而平衡计分卡却同时关注财务、客户、企业内部运营、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所以二者结合不但可以弥补经济增加值只关注财务的缺陷,而且可以弥补平衡计分卡在计量成本时不考虑资本成本的缺陷,更有利于企业准确计量成本和全面均衡发展。
    三是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整合。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但并不包含资本成本,所以作业成本法只能核算会计利润,却无法衡量企业真正创造的价值,不能计量企业创造价值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四是平衡计分卡与作业成本法整合。平衡计分卡可以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方法,将目标战略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工作中去,关注具体的战略执行点,从而找出各个部门、各类工作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及时调整与目标不符的工作,不断修正目标计划,实现企业战略与生产作业的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