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16首 一首经典美国乡村歌曲《El paso》(埃尔帕索)(更新)

 professor1938 2016-09-11


忘了在哪发现的这首美国乡村音乐《El paso》(埃尔帕索),很好听。当时把它收藏在了音乐素材里,在网上找到了唯一的一个原唱音乐视频,1965年录制的,没有字幕。小编配制了中英文歌词字幕,请大家欣赏。

 

关于歌曲的出处和含义看下面网友写的游记,就清楚了。游记主题:美国一个小城,小城有一个同名的小酒店,小酒店每天只重复地播放与小城、酒店同名的一首歌---埃尔帕索。

 

【游记】El-paso的忧伤(文章得到了张进先生公众号“渡过”zhangjin660506的授权,在此表示感谢。张进先生的“渡过”公众号发布了很多治疗抑郁症的科普文章,朋友们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我一直以为,喜欢一个地方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许多人热衷于歌颂家乡,其实家乡未必是他的所爱;相反,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或许会神秘地觉得这里正是他要寻找的家园。一段音乐,一个场景,一种色彩,一股味道,都可能在瞬间俘获他,让他觉得亲切而安宁。

 

例如,El-paso于我,就是这样。

 



  我乘车进入El-paso时,正是傍晚,这个城市以绚烂的晚霞迎接着我。 


 

(一)

 

El-paso是美国西南一座边境小城,地处德州最西端。2005年,我参加美国“国际访问者”项目,纵横全美,游历了20多天,其中一站便是El-paso。

 

都说美国是一个多样性国家,的确如此。如果从纽约、华盛顿等大城市来到El-paso,会觉得像到了另一个国家。这里西班牙后裔居多,其次便是来美国淘金并逐渐定居的墨西哥人。街道、建筑、行人,都有着浓郁的西班牙和墨西哥风情。

 

我乘车进入El-paso时,正是傍晚,这个城市以绚烂的晚霞迎接着我。天地空旷,阳光质地金黄,有些像中国的西北。远方是横亘在德州沙漠中的富兰克林山脉,呈马蹄形环绕小城。山脚下小城次第展开,错落有致。这里没有摩天大楼,最高不过十几层。城市也不大,步行可到所有角落。走到城边,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荒漠。

 

我在宾馆住下,便出来觅食。找到一家小店,吃了一份墨西哥套餐。有腌肉、油炸的肉皮,每样菜里都放了许多辣椒。

 

从餐馆出来,天已落黑。这里和美国东部大城市不同,一到晚上,多数商店、酒馆都关门。街上行人稀少,大约都回家与亲人团聚了。走在这座异乡空寂之城,一股落寞袭击了我。我加快脚步,想赶紧逃回宾馆。

 

蓦地,前方出现一处光亮;好似昆虫趋光,我走了过去。是一个酒吧,一阵歌声随风飘来。听得出是吉他伴奏,一个男声在反复吟唱。歌声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似空谷足音。似乎歌者在平淡地叙述一件往事,既不婉转,也不悠扬,但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决绝。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听不懂歌词,但能感受到情绪。那是一种浓烈的忧伤,在这个凄清的夜晚抓住了我。

 

我推门进去。并无人演奏,只是音响。酒吧不大,只有几个客人,散坐在角落。我要了一杯酒,坐下倾听。听完一遍,又来一遍。原来这家店反复就播放这一首歌。

 

我坐到很晚,续了好几杯酒。当离开时,我已经有些微醺了。      

       

 

(二)

 

按预定日程,第二天上午,我造访一个边境农业工人保护组织。这是一个NGO(非政府组织),专门为从墨西哥来美国打工的农业工人提供救助,帮助他们处理与雇主的纠纷,还能提供短期食宿。经费来源三分之一是政府拨款,其他靠私人和团体捐赠。有时被救助者也会赞助一些钱。

 

这个NGO就在边境线上,距界河不过50米远。从窗户可以清晰看见对岸墨西哥的楼房。

 

一进办公区,我油然产生熟悉和亲切的感觉,原来背景音乐正是昨晚我听到的那首歌。  

 

歌声里,NGO的负责人给我介绍了情况。从1960年起,就有大量墨西哥人到美国打工,大多数没有合法证件。大约每年有2.4万人来此求助。他们为每个被救助者建立了档案,现在已有12万份档案。

 

这位负责人叫Carlos Marentes,也是墨西哥人。他家在农村,有11个兄弟姐妹。1970年偷渡到美国,后遇大赦,娶妻生子。他有五个孩子,都在美国出生,现在已有了六个孙辈。

 

临别前,我向他打听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什么?他用一种少见多怪的神情告诉我,这首歌和这座城市一样,就叫El-paso ;还告诉我,昨晚我去的酒吧,名字也叫El-paso。正因为此,这家酒吧一年到头只播放这一首歌。

 

当晚,回到宾馆,上网一查,果然,这首歌非常有名,甚至说它是El-paso 的“市歌”也不为过。它是一首民谣,讲述了一个深陷爱河不能自拔的牛仔,杀死情敌,自己最终也被杀死的悲剧故事。

 

歌词很长,大意是说,歌者在西得克萨斯州El-paso镇的罗萨小酒店,爱上了一位名叫费莉娜的墨西哥女孩。一天,一位西部牛仔闯进酒店,挑逗女孩;歌者怒火中烧,拔枪相向。牛仔倒地而死,歌者飞马逃命。他在马背上四处流浪,孤独骑行,终于,强烈的思念让他回到故乡,站在山顶上俯瞰罗萨小酒店,冒险下山寻找他所爱的姑娘。最后他遇到埋伏,胸部中弹。女孩闻讯赶来,把他抱在怀里——


我将死在费莉娜温暖的怀抱,


 送上轻轻一吻费莉娜别了

 

 

 

(三)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我决定给自己单独安排一项活动:到对岸的墨西哥华雷斯城看看。

 

El-paso与华雷斯以河为界,一座叫Norte的铁桥把它们连在一起。桥上熙熙攘攘,我随着人流走过去,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在进关处,看到美国边防警察用警犬嗅一辆车,大概是在检查毒品。

 

一踏上墨西哥的土地,风物立刻不同。肮脏的街道,陈旧的房屋,与并不豪华的El-paso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难怪有人说这里的人整天只想两件事:偷渡和贩毒。

 

我想起昨天造访的NGO负责人Carlos Marentes告诉我,现在每年墨西哥有100-200万人来美国打工。10个外国工人中,有8个是墨西哥人。墨西哥农村已成“鬼城”,只剩下老人儿童留守。如果问孩子们长大后做什么?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去美国”。

 

回国后,我上网一查,方知华莱斯是个臭名昭著的血腥城市,犯罪率全球领先。原因是毒品走私泛滥,帮派之间为抢夺地盘经常火拼。幸亏无知者无畏,我才胆大包天地往前走了一个多小时。

 

一小时后,我往回返。可是边警不放我入境。原来去墨西哥自由,回来还需要某种手续。我解释无果,急中生智,掏出一张在华盛顿时拿到的卡片,上有美国国务院印戳,还用英文写着:“我是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客人,我迷路了,请把我送到以下地址——”

 

边警看到这张纸片,挥挥手就放行了。

 

 

 

(四)

 

当天又访问了几个地方,无须赘述。

 

明天就要离开了。晚饭后无事,我的脚又把我带到了前晚去的那个酒吧。侍者一眼认出我,分外热情。他把我安顿好,在离我不远处坐下,保持一种既不打扰我,又可随时为我服务的姿态。

 

酒吧里依然响着那首歌,此时我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循着节奏,我大致能分辨出歌者唱到了故事的哪个情节。

 

我呷着酒,似听非听,似想非想。我想像着这个牛仔的命运:为不能自拔的爱情所驱使,经历了千辛万苦,宁可付出生命,最后果然以失去生命而告终……这不也是当今很多都市人的命运么,尽管他们的命还在……一路困惑,无所依、无所信,潦倒困顿,且败且行;逐渐地,心肠逐渐变硬,感情也逐渐枯竭了…… 

 

 

最后费莉娜终于把我给找到  亲吻着我的脸颊跪倒在我身旁

 

我将死在费莉娜温暖的怀抱  送上轻轻一吻费莉娜别了

 

 

回荡在酒吧里这首歌,节奏总那么一成不变,似感叹如低吟。在吉他的伴奏下,歌者的嗓音显得非常感人。这是一种奇异的忧伤,歌者唱出了心绪,听者一次次被浸染,字字句句像鲜花那样晶莹和丰润,刻进我的记忆里……

 

“哎,免费赠送你一杯酒需要吗?”一个声音惊醒了我。我看到黑衣侍者端着盘子站在我面前。

 

“当然要,”我听懂了“free”这个词,慨然答道。

 

音乐的魅力被打破了。

 

我环顾四周,看到侍者已在收拾桌椅。我明白这不过是一杯送客酒,于是一饮而尽,起身离去。

 

 

(五)

 

第二天,我依然早起,突发奇想,打算在离别前,登上El-paso城边的富兰克林山,从那个牛仔站立的位置,看一看这座小城。

 

位于德州沙漠中的这座山,光秃秃的,没什么景致。我爬到半山腰,索然寡味,不想再爬。回过身,眺望山下的小城,发现El-paso和华雷斯其实完全连在一起。历史上,这两个城市都属于墨西哥,1848年才一分为二。如今,巨大的差异已经把两座小城彻底分开。

 

我努力辨认着山下那个名为El-paso的酒吧,耳边又回荡起熟悉的旋律:

 

 

最后我站在山顶俯瞰  我能看清山下的罗萨小酒店

 

那强烈的爱情推动我勇往直前El-paso   骑下山去寻找我所爱的费莉娜 … … 

 

 

一小时后,我乘车离开了EL-paso。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它。     

 

 

 El-paso城边的荒山。歌谣里的牛仔就是站在这座山上最后俯瞰El-paso小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