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勾陈] 德王的伪“蒙古国”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6-09-11
德王的伪“蒙古国”

老萨

在长城会战结束以后,日军认为中国军队虽然战斗力无法和日军精锐关东军相比,但是终究数量众多,而且国内军民抗日意识顽强,并不容易对付。加上日本下面要进入的华北地区和东北不同,日本深深感到艰难。

东北是苏联和日本的地盘,日本搞定了苏联就没有问题。

但是华北的国际关系比较复杂,是英国,美国两个列强的地盘。其中当时还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在华北有很多重要利益,比如租界,铁路,煤矿,航运等等。美国作为新兴的超级列强,已经基本控制了太平洋。但是太平洋岛屿都很小,没有大面积的大陆,只有军事战略意义。美国必然要涉足太平洋这边的东亚,当时朝鲜,琉球,台湾,香港都被其他各国列强控制,中国自然是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利益范围。所以,日本如果进军华北,除了军事上的问题以外,国际上也会受到重大的压力。

日本军方高层认为,这一阶段,还是以小打小闹为主,通过策划华北地方势力要求独立,通过一系列小规模军事冲突,获得在华北部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在长城会战以后,日本势力除了在河北省,山东省渗透以外,也渗透入了察哈尔省。 
                     

当时察哈尔省的军事经济的重要性都很低,尤其是长城以北地区是沙漠,草原和戈壁,包括著名的以林塔拉沙漠,浑善达克沙漠。这些不适合人居住的面积约占长城以北察哈尔省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地域人口也不多,多是牧民。

这些地域非常难以防守,甚至驻守军队的粮食供应都很困难(必须从后方长距离运输过来),很适合日军发挥火力和机动能力的优势。

负责此处防御的宋哲元西北军并不愿意和日军开战,因为知道中日全面抗战很快就要爆发,西北军决定还是采取退让的政策。

1935年初,日本通过在察哈尔的一系列小规模军事事件,在6月迫使察哈尔省代理主席 西北军将领秦德纯与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之间最终签订了《秦土协定》.
这个协定迫使国军将察哈尔北部和东部的军队撤出,地方由民团和警察驻守。

日本和宋哲元达成默契,双方在察哈尔都不出动正规军,由各自的民团等非正规军争夺。

在1935年12月,日本受命部下伪军李守信向察东几县全面进攻。李守信所部6000多人在日本的武装下,战斗力怎么也比当地中国民团要强。除了沽源县城以外,没有遭遇激烈抵抗。在攻打沽源县城的时候,当地数百民团血战数日,将李守信的参谋长陈宝泉击毙,将一名日本顾问打成重伤。后在李守信重炮击毁城墙以后,民团骑兵才被迫弃城逃走。

李守信一路南下,西北军畏惧日军出兵,所以没有敢于跃过察哈尔境内长城进攻李守信部。李守信在1936年初,占领了察哈尔北部的察北六县和东部的察东八旗,并且控制了战略地位重要的张北县城。张北离西北军在察哈尔的战略重地张家口仅仅有120里。

在基本控制了察哈尔北部和东部以后,日本人感觉时机已经到了,随即推出伪内蒙古政权。

1936年初,内蒙古少数王公贵族建立察哈尔盟,2月10日,又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并且宣布不在使用民国纪年,而是使用成吉思汗的所谓大元纪年,同时推出自己的蒙古国旗,彻底和中国分裂。德王以成吉思汗第三十代传人的名义宣誓就职总司令。

4月,内蒙分裂势力式成立军政府,定都德化市。这个政府的行政首脑就是德穆楚克栋鲁普,也就是德王,军事首脑就是李守信。

德王,虽然他是一个蒙奸,但是仍然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一个特殊的人物。

他1902年出生在锡林郭勒盟盟长(察哈尔北方第一大盟)兼苏尼特右旗扎萨克亲王 那木吉勒旺楚克家,1908年,德王在父亲去世以后,根据清朝蒙古世袭制度,成为苏尼特右旗郡王。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加封他为苏尼特右旗扎萨克和硕都棱亲王,所以也称为德王。

当时德王世袭的王位在内蒙古王公内,还是相当高的,属于蒙古社会金字塔的顶峰人物。

德王和传统腐败无能的蒙古贵族不同,他年轻时候游历过中华民国各省,接受了很多汉人文化教育。由于见识广,文化程度高,加上天生有些政治能力,德王自我感觉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当时内蒙古被分为三个省,内蒙古各盟四分五裂。由于清朝的覆灭,依靠和满清联姻而保持高贵地位的蒙古王公的特权,也损失殆尽。

德王试图恢复当时蒙古帝国时期 蒙古贵族世界主人的高尚地位,一直致力于所谓的内蒙古独立。

从1928年德王开始所谓的内蒙古独立行动,在他的努力下,1933年8月德王联合内蒙古几个王公在百灵庙成立蒙政会,负责管理西蒙,也就是内蒙古西部的蒙古人。当时蒋介石考虑现实,承认了这个蒙政会,给予德王他们一些自治权力。不过蒋介石仍然将国民政府的一些中央大员安排进入这个蒙政会,制约蒙古王公的权力。

这当然无法让德王满意,他感觉自己的权力不但受到中央政府制约,还受到察哈尔的宋哲元和绥远傅作义的极大限制。

他要求的是蒙古王公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他在得知日本人必然会南下进攻察哈尔和绥远以后,就试图利用日本人实现自己的目的。

从1935年开始,德王公然和日本和满洲国联系,并赶赴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拜见溥仪。在新京期间,德王还和日本关东军高层见面,准备所谓的独立事项。

有些人把德王当作伟大的蒙古独立主义者,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德王希望蒙古独立,只是为了恢复蒙古王公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己成为蒙古皇帝而已。
 
                                                            
                                                                      伪蒙时期发行的纸币
 
道理很简单,如果为了所谓蒙古民族,当时德王有很多机会投靠苏联,包括1945年日本全面崩溃的时候。但是德王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不这么做?因为德王知道苏联在外蒙古奉行的政策是建立人民政权,消灭蒙古贵族阶级。

德王说:外蒙古赤化后对王公喇嘛的排挤,我们已经由唐鲁乌梁海(被苏联强占,原属中华民国的一个地区,主要是蒙古族人,但是非外蒙古领土)和从外蒙古逃亡出来的人们中听得太多了。

其实日本人也是利用德王而已。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建立绥远军团,通过军事进攻夺取了绥远一部分的领土。1937年10月28日,在日本的任命下,德王联合内蒙古一些王公贵族,宣布见建立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德王为行政领袖,军事领袖为李守信,政府首都定在归绥。

可惜日本人对德王的野心一直比较忌讳,在政府各部分主要位置上,安放了大量听命于日本的伪满官员(伪满洲国境内的蒙古族)和日本人,这个内蒙古国的金融,财政,交通等几乎一切权力都有日本顾问直接控制。德王权力非常有限,他强烈不满,感觉日本人对蒙古人比宋哲元要凶狠的多
从1937年底到1939年初,德王拼命扶持自己的党羽,试图从日本人手中夺权。

日本人对德王的作为也极为不满意,在1939年9月,日本人干脆图穷匕现,下令将内蒙古国,察哈尔南部,山西北部三个地区统一为一个伪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这样一来,德王所谓内蒙古国里面有了大量的日本人,满洲国人和汉族人,总数量远远超过蒙古族人,德王的国家独立根本无从谈起。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旗帜(代表日本大和民族的红色居中)
 
1941年日本又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的名称改为蒙古自治邦,这是他们的旗帜。中间的红色代表日本,,其他三种颜色非常代表满蒙汉民族。这个国家必须以日本人为中心!

同时日本人甚至下令内蒙古伪政权使用新的国旗,这个旗帜的颜色,中间红色自然是日本,象征着以日本人为中心的,满汉回蒙的政府。

之后日本人几乎控制了这个政府的一切。国内平绥铁路由满铁会社管理,蒙疆银行、邮电事业、矿产开发、畜产收购等都由日本资本家投资经营,实行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侵略政策,把内蒙古做为吸取原料、销售商品、输出资本的殖民地,甚至小学课本都是日本人制定。内蒙古国大小所有决策都有日本驻内蒙司令官批准。作为日本农业殖民地的内蒙古,日本人在内蒙古一律吃着蒙古人上缴的大米和白面,却命令蒙古人必须吃发霉变质,里面混着各种糠料的杂合面。

德王自我解嘲的说:就是搞傀儡政权,也没有这么明显的。

鉴于这种情况,德王和李守信在1939年末通过军统潜伏在绥远的特工,联系上戴笠,向蒋介石表示愿意逃到重庆,取消内蒙古独立。

蒋介石得到消息很高兴,很快帮助德王设定了逃亡路线。

但是,日本人不久就发现这件事情,德王只能向日本人自首,表示绝对不再背叛日本人。日本人也考虑德王是内蒙古国的精神领袖,没有敢于杀掉他,只是将德王身边几个幕僚杀掉了事。

后1945年日本投降,苏军进攻到了绥远,无权无兵数年之久的德王逃到北平,闲居了三年多。

1949年,解放军快要攻陷北平,蒋介石让德王和李守信撤退到台湾。但是,德王还是不忘记自己的建立内蒙古国的主张。他和李守信秘密回到内蒙古,召集旧部,再次建立了所谓西蒙古自治政府。

此时国府已经丢了南京,迁都广州,实在无力制约德王,只是不予以承认。

几个月后,解放军逼近银川,内蒙古政府没有像样的武装力量,很快自行瓦解。中共高层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 都希望德王和李守信能够投降,保证既往不咎。但是德王对李守信说: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还不都是汉人,对我们蒙古人不可能有什么不同。

他和李守信逃亡外蒙古,试图联合苏联和外蒙古的大蒙古分裂势力,但是很快被苏联人软禁。1950年作为伪政府战犯被苏联遣送回中国。

1964年,关押满15年的德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释放,后德王成为内蒙古的一个图书管理员。德王做图书管理员期间的生活还是平静的,他参与了蒙古文的《二十八卷本词典》的编著,还写了自己的回忆录《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

最后他的运气也很好,1966年5月,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德王在呼和浩特病逝。
 
                                       
                                        左边穿着日本军服的就是李守信,右边就是德王

李守信

这个小子祖籍山东,不过出生在热河省卓索图盟(今辽宁朝阳)土默特右旗。很多人认为他是蒙古人,其实李守信在回忆录中承认自己还是汉人。年轻时候李守信在地方的民团当差,曾经担任过民团营长的职务。后来东北四处混战,李守信率部参加土匪,组成所谓的毅军,是热河著名的土匪头目。在张作霖时期1922年,李守信部被收编,成为东北军的骑兵团长,驻扎在热河开鲁。

1932年,日本发动热河会战进攻开鲁,同时和热河高层联系和收买。李守信的上司旅长崔兴武接受日本开出的价码以后,一枪不发开城投降。后崔兴武畏惧汉奸的恶名,带着日本赏给他的金条,退隐回家养老,将自己的位子交给亲信李守信。李守信由此由团长升为旅长。

热河失陷以后,由于李守信率领一个旅成建制投敌,被日本人任命为热河游击师司令。日本人出于自身目的扶持李守信,扩大其部队规模,将热河投降的其他东北军部队和土匪武装等交给他。李守信所部从2000人,迅速扩充到8000人的规模。这8000人中,有蒙古族人大约2000人。

虽然部下几乎大部分都是汉人,但是李守信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此时自称为蒙古族人,以获取政治筹码。

李守信之后一直作为军事领袖跟在德王身边,但是总体李还是听命于日本人的命令。

由于日本人对他人品和蒙古族的出身都有所怀疑,他的部队始终只有几千人规模,不成气候。

内战中,李守信曾经召集旧部在东北和国军并肩战斗,不过在1947年就被林彪的大军在开鲁全歼。失去军队的李守信只得再次回到北平隐居!

后来李守信的命运和德王几乎完全相同,甚至还在一起做了图书管理员,也写了自己的回忆录《李守信自述》。不同的是他特赦以后比德王多活了几年,1970年死于呼和浩特,时年78岁。至于是不是死于文革,这个老萨就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TOP Posted:2016-09-11 08:55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