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艺术 洞穴艺术 是指涂绘在岩洞深处石壁上的绘画,也包括在哪里发现的石雕等。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 野牛-法洞穴国拉斯科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古希腊古罗马艺术 雅典卫城 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雕塑:希腊化时代 拉奥孔——公元前160-20年出土于罗德岛梵蒂冈 科洛西姆竞技场 中世纪艺术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拜占庭式建筑 圣索非亚大教堂——公元532年-公元551年伊斯坦布尔 哥特式建筑 夏特尔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冷锐观察的眼睛—莱昂纳多·达·芬奇(1444-1514) “文艺复兴人”:科学家、画家、建筑师、工程师、雕塑家。 在绘画中创新性地开创技法,将自己对解剖、植物学、光学及物理学的精微知识运用于绘画上。将人得心理深度通过形式表现出来。 《最后的晚餐》1495-98年,460x880cm, 米兰—圣母感恩教堂 蒙娜·丽莎 以人体表现生与死—米开朗基罗(1475-1564) 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诗人、工程师l虔诚的天主教徒,认为人体代表了上帝意志,有着最完美的比例。强调由人体结构与动态演发出的动感与激情。 《大卫像》1504年,大理石,434cm高,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画廊 荣华而全面的天才—拉斐尔(1483-1520) 画家、建筑师 表现出对完美与和谐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表现出“理想美”的趋向。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追奉的“美的标准”。和谐、柔美、明净的人物性格特征。 《雅典学院》1509-1510年,壁画,500x770cm, 梵蒂冈宫鉴字室 17、18世纪艺术 巴洛克,产生于17世纪的罗马,以天主教教会为主要赞助者,追求辉煌、壮丽、激情及戏剧化效果。 特点: 1、表现形体、体积与纵深感 2、审美的改变,打破和谐,不要理想化,追求真实自然的美。 3、题材有很大扩展(景物画、动物画、风景画) 4、画面光线明确,加强对光的表现 贝尼尼(1598-1680) 《阿波罗与达芙妮》1622-25年,大理石,243cm,罗马波尔基斯画廊 鲁本斯(1577-1640)
伦勃朗(1606-1669)
洛可可,18世纪早、中带有装饰性风格的艺术,曾受到中国“东方风格”影响。 特点: 1、表现纤巧、柔美 2、展现上流社会浮华生活 3、追求梦幻效果 布歇 《蓬帕杜尔夫人》 华托(1684-1721)
弗拉戈纳尔(1732-1806)
19世纪艺术 新古典主义 创制于1880年,描绘美术领域古典传统的最后阶段。 背景: 1、考古发现、历史主义的兴起 2、对绘画宣教作用的需求 特点: 1、以“古典”原则为典范:古代希腊罗马美术及拉斐尔的盛期文艺复兴美术; 2、题材多选取古代历史与象征性事件,强调画面的叙事性; 3、构图严谨、色彩沉稳、突出人物的静态姿势 大卫(1748-1825)
浪漫主义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的欧洲主导流派。 特点: 1、主张个性、强调个人情感; 2、选择惊人的时间为题材; 3、耽于幻想与夸张 德拉克洛瓦(1798-1863)
现实主义 19世纪中晚期的欧洲流派,力图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观察与再现来表现真实的景象。 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为题材; 2、强调临场感、追求真实的再现; 3、以画面真实来映照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表达 米勒(1814-1875)
印象主义 绘画题材:对都市生活的l特点: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l强调走出画室,观察并表现自然,捕捉闪动的光影 莫奈(1840-1926)
新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点彩主义 修拉(1859-1891)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1884-86年,布面油画,207.6x308cm, 芝加哥艺术学院 后印象主义 凡·高(1853-1890) 凡高 《向日葵》 《星夜》 20世纪艺术 野兽主义 马蒂斯 舞蹈 立体主义
表现主义 蒙克 《呐喊》 达达主义 杜桑
超现实主义 达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