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建强总经理在录井公司调研时的讲话

 翰林书库2020 2016-09-11

袁建强总经理在录井公司调研时的讲话

(根据录井整理)


同志们:

现在下基层一般情况下要求轻车简从,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但是我们今天破例,把公司六个处室的处室长都带来了,到录井公司进行调研,实际上是一次现在办公会,一方面是想听取一下录井公司1-8月份生产经营、市场开拓、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现场办公的形式,看需要公司机关为录井公司做些什么,能够帮助录井解决什么问题。刚才,杨存戈经理代表录井公司做了很好、很简洁、但很全面、重点突出的汇报,录井公司其他领导也做了补充,机关六个处室负责人从各自业务分管的角度,对一些问题做出了解答。可能有些解答大家不是很满意,有些可能不是很清楚,下来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和探索。通过杨经理的汇报,总体认识是,录井公司前8个月的工作是不错的,大致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市场开拓卓有成效

今年录井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的来说,在中石化的传统市场,不管理是西北局、东北局,还是勘探南方公司,录井的市场份额都有了提升,其中东北和勘探南方比去年同期还有增长,绝对值的增长,这个成绩应该是来之不易的。包括西北局这一块市场,今年下降的幅度很大。但包括录井在内几个大的项目部,今年都做得不错,钻井公司昨天又中标一口井,钻井公司在西北局是4个队的编制,现在有3个钻井队在干活,这在西北局市场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另外,录井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可以说是多点开花,最近又跟踪并中标了太原地热井录井项目,这个反应是比较快的,见效也比较快。现在,实际上,这个市场我们录井、测井上去了,但我们钻井还没有上去。市场开拓这一块,录井做得比较好,所占的市场份额大,我感觉还是领导精力给的多,领导重视,这是第一位的。比如说,大的市场都有领导承包;重大的事情及时协调;建立了比较明确的外闯市场的机制。刚才杨经理汇报中提到市场开拓增收1100万的目标,要落实,就要落实到主管领导的身上,有部门,有单位,上面还有领导,责任比较明确。另外总体感觉录井公司外闯市场的思路比较活,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一切都按市场规则来运行、来对接、来接轨。不是说调研了解完了,不行,价格太低,我干不成,他价格低我有价格低的方式,价格高我有价格高的方式。就是说甲方给的钱多,我就给他奔驰坐,给的钱少就给他拖拉机坐,大不了再弄辆自行车给他骑骑。现在市场就得有这种灵活的思维,像人家沙特阿美的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那行,人家掏的钱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你要到印尼市场,他就是个体户的市场,我就用个体户的标准来做。国内现在实际上也是这样,我们去的有些市场就是面临着很多个体户的竞争,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技术和人员素质,以及规范的管理。只有我们的优势,那些个体户赶不上,但他们的机制,我们也可以用。为啥不能用啊?那些季节性的用工,不是把人工成本降下来了吗?我们那些设备设施就是按怎么省钱怎么干,我们的房子,运过去,运费得要大几千,在当地租一间房,每天就几块钱,这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思路。所以说,我们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思路灵活,开拓市场就有好的成效。当然,正是由于我们管理规范,队伍规范,我们干的活是让甲方放心的活,是质量有保证的活。在西北局就是这样,最近我看到报道,我们录井和钻井的技术人员在西北局的月度例会上做典型发言,介绍我们的经验,这就是品牌呀!现在甲方谁不愿意用工作可靠的、工作质量好的、信誉高的队伍?谁都希望用这样的队伍,我们能在机制体制灵活以后,把成本降下来,我们的质量又是一流的,谁不想用?!这就我们市场开拓卓有成效的原因。

二是降本减费真抓实做

刚才杨经理在汇报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讲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的分配,与去年前年的对比分析,总体感觉在费用控制方面,首先我们梳理得比较清楚,费用花到哪去心里有数。另外怎么去控制,我觉得措施比较具体,有分析,有措施。从总体成本控制来看,基本实现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从生产方面怎么去优化队伍的布局、优化装备配置、优化用工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从源头控制。这方面有一些探索。另外我们在资金回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尽管结算滞后,但在资金回收、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今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就是要这样,因为只有把钱要回来,才能体现我们的收入,你干活不是收入是花钱,把钱收回来才是真正的收入。另外我们的万元材料费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从2013年总收入的9.4%,到今天的4.4%,说明在这方面的我们是硬性下降了的。单位收入的消耗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单纯说去年100今年80,这数字没有意义,比如去年我挣100花了80,今年我挣100花了60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总的市场总的收入在下降,你的人工成本你的材料就应该下降,你总收入比去年下降了38%,各种费用下降38%才是对等的,所以单位收入的材料费下降才是硬功夫,所以说,我们的降本是在真抓实做,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有潜力,还得继续抓。

三是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比如说区域综合地质研究,这些项目我们没有放松,包括在总部的立项,录井一直比较主动,你想这些活我们一直在做,总部的项目动就是百十万,赶上我们两个录井队的收入,你说我们的投入低多少?另外一个就是特色录井仪器的研发,现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的钻井参数仪马上要出去了,另外硫化氢气体标定检测仪马上要到科威特去,这个要加大力度,我也给科威特项目部提出了要求,要求国际公司对录井研发仪器的现场使用提供条件,成熟了再开拓别的市场。现在科威特市场加起来30部钻机了,这次又中标了9部钻机。沙特市场也是几十台钻机,所以我们的技术要进行完善,刚提到该取证的取证,把相关的证照办全,作为一个长期的产业来做。另外,录井作为公司信息化基地建设,要加快,一些软件要开发,一些工件要继续做。现在我们录井,船小好掉头,人不多,队伍比较精干,但是我们有一些人才,只要我们掌控好,引领好,任何时候都能过上好日子。

四是队伍建设没有放松,凝聚了正能量

总体上,我感觉我们录井这支队伍,从班子到部门到基层队,是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队伍,大家人心思上。尽管现在面临寒冬,日子过紧了,大家都能理解,并且都在服从服务于公司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大局,立足岗位把工作做好。比如,今年录井食堂的补贴取消了,我也没听说因为把补贴下降了取消了有意见而上访的,说明大家理解了,知道公司难,在与公司一起共渡难关。

五是在安全工作方面继续取得好的业绩,保持了整个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录井公司个案伤害等安全风险比钻井、井下低,但毕竟我们队伍比较多,也比较分散,在有些地域环境比较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质量安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尽管我们今年由于市场的原因,没有取得年初预期的效果,没有赶上去年那么好的生产经营形势,但不等于我们没有做工作,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效,希望录井发扬成绩,把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提升,对工作中的一些潜力点进行分析的挖掘,并且拿出配套措施。


关于下步工作,我想给录井公司提以下几点意见: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低油价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好转。年初总部预测油价70美元左右,现在看来是实现不了了,今年是上游最难的一年,我们油田8月份的产能报表,分公司账面亏损已经达10个亿了,年初按油价70美元预测亏损7个亿,但1-8月份就亏损了10个亿。整个中石化的上游,加上海外,亏损估计达300个亿,甲方这种亏损的状况,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乙方的市场、工作量、价格,必将大幅下降,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根本好转,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目前油价上扬现在来看不现实,大的方面,宏观上有一些供需关系,国际上整个经济复苏乏力,增长没有支撑。前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一个大引擎,消耗了全世界大量的原料原材料,但是现在中国进入换档期,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中高速增长,同时在环保上关注度越来越高,这样使得能效不断提高,对这些原料原材料增长的幅度也在下降,再加上西方主体经济不好,需求减弱,供应又比以前更充足。比如,随着美国页岩油气的突破,以前认为是盖层的东西现在变成储层了,释放了大量的产能,美国已放开油气的出口;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他是一个产油大国,已限制了他的出口;伊拉克国内局势由动荡逐步进入稳定,油气的供应量在逐步增加,欧佩克原油总体成本较低,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市场份额,也不减产,因此,低油价可能得维持一段时间,给石油工程带来了连锁影响,我们要有较长时间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要有扎实苦练内功开拓市场的思想准备,这是少不了的。

作为工程单位,我们录井怎么做?


一是全力以赴开拓市场

首先是我们录井的主营业务,这个市场我们是不能丢的,但范围要适应拓展,不管是传统的油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还是盐、碱,这些业务都要想办法不断地拓展,这就可能让我们直接面对一些民营企业了,这就要我们转换方式,优化生产和队伍,要敢于我民企竞争,要把基本的蛋糕先保住。另外要把油田内部市场做精,把传统的录井市场做优,像我们几个大的市场,要真正做出品牌,包括西北局、东北局、勘探南方、长庆等,这四大市场是国内队伍相对集中的市场,回报也不错,要把基本功练好,一定要创出品牌来。录井和其他几个单位不同的是,我们在综合地质研究、特色仪器研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有一些优势,要把这些优势进一步做成我们的优势产业,要从战略上继续加强力度,公司也会从一些科研立项上给予支持,把录井做一个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公司。如前段时间说的定进位,这从技术上说,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就是资质、配相关的人员还有一些投入,我们可以拓展一下思路,通过全力以赴开拓市场,让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保持市场的稳定,同时可以开拓一些新的领域,我想录井日子应该是好过的。这就要求领导要亲自抓市场,继续明确和完善责任体系和奖惩措施,激励大家一起跑市场,另外从责任分解、制度配套方面,要继续联动,促进市场稳定的发展,形成全力以赴开拓外部市场的良好环境。

二是精打细算能省尽省

过去常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讲的就是量入为出。现在收入少了,花的就要少,才能平衡,要不就是赤字。现在要强调,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要强调练内功,应省尽省,一种是理念,总体要平衡,有钱你多花,没钱你少花,另外是练内功,形成一种挣钱激励和省钱的机制。下步还是要推行全面的预算控制,要坚持从生产源头上控制成本,优化人员设备的配置,用一些季节性用工,包括公司内部调剂的人员,待遇标准都与其他季节性用工一样,不增加录井负担。我们怎么才能打开思路。另外,降本方面要从管理入手,六项费用的控制、去年发生多少,今年发生多少,收入下降38%,各种费用降了38%没有?怎么去落实。另外是劳务费的控制,为了发展,用一些季节性用工,是不是做到了足够的优化,是不是需要一个月就用一个月,需要两个月就用两个月,还是需要一个月我用一年,这里是有优化空间的,去年发生了1400万劳务费今年说要控制到400万,但收入降了那么多,还是有优化的空间的。还有就是怎么样建立一种奖优罚劣的机制,节奖超罚,这种机制要向基层延伸,不能仅限在项目部,管理不能仅好限在项目部这个层次,精细化也不为过能仅在项目部这个层次,今年公司提出凡是基层队可控的费用,都放在基层队,控制好了,要进行奖励,就像钻井队单井管理,要推广到录井公司,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化,精细化管理要沉到基层去,要沉到岗位去。要使每个岗位感受到,我省了钱我就能多拿钱,我有效益我就多拿钱,没效益就没钱。录井队的材料费、差旅费是大头,一个队一个月省1000元,几十个队一年就省大几十万,不要小看基层队,今后凡是基层队可控的费用,要预算给基层队,以后他们省了钱,就奖励兑现。十几年前我在钻井就做这个事。大概在2004年的时候,当时张召平书记问,你们钻井队是如何考核的?当时我们主要是考核周期和速度,单井成本管理没有完全建立好,召平书记说,你们到中原去看看。当时我们跑了中原四家钻井公司,把他们的经营管理办法拿过来,组织一帮人研究了三个月,我们要把这套体系建立起来,把井队能控制的11项费用交给井队,甲方的投资拿过来,井队能控制的11项费用,包括油料费、材料费、运输费、修理费等等,大概120万,我们统计统计5年的情况,得出一个平均值,在些基础上压缩15%,作为指标下发,然后在三个钻井队进行试点,在东部油田,试点的三个钻井队,每米节约114元,当时钻井一年工作量是是50万米,都这样的话变可节约5000-6000万元。那个时候局里下达给钻井利润指标是是5000万,这就是我们井队搞承包的潜力,井队节约了费用怎么办?如节约10万元,就给他们3万元的奖金,节约额的30%,第二年给35%,现在又回到了30%。这个钱来的呢?井队只给大家80%的基本工资,所有的绩效工资及剩下的20%全部用这部分钱来支付。通过转换经营方式,给公司创造了几千万的效益出来。我们录井在这方面,变动费用比钻井少,但录井变动费用占比肯定比钻井的大,我们六项费用,像差旅费、办公费等,很少,主要的还是基层队的费用,必须把工作的管理重心放在基层队,要调动基层队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开展降本减费,节约下来奖金如何分配,应该制定一个办法,比如队长系数2,地质师是1.5,一般人员是1,这个和奖金配套的方式联动。年初制定的评创效基层队,就是突出效益导向。下决心把基层考证体系建立起来。海外部分,内部考核管理是个弱项。对单井效益考核一直滞后。国际公司成立后,开始建立起来了。沙特项目部搞的早一些,统计了三年的情况,一个队一个月降了10万元,达到30%的降幅。如队上的垃圾收集,以前每天收集一次,现在他们自己收集起来,一个星期收集一次,节约的钱是自己的,按30%来兑现。大家积极性就高了。现在搞单井节约兑现,各家按各家的实际情况来定。市场小了,收入低了,管理就要向基层延伸,这样管理更好做,更有效。录井单位小,基层队消耗小,但这部分潜力是有的,至少1000万,省下来的都是利润。考核下决心向基层延伸,这就是创红旗基层的目的。

三是队伍建设要常抓不懈

今年来说,队伍建设是重视的。年初搞了一个职工思想状况调查。职工都是好职工,关心支持公司的改革发展。公司又专门下发了企业文化手册,研究确定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录井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要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前段时间搞的演讲比赛,非常好。我们的队伍是有正气、团结的队伍,这一点,局里和总部都是肯定的。

四是强化责任确保安全

虽然录井比钻井、井下安全风险低一些,但点多线长面广,环境也不好,条件艰苦,存在着交通安全风险、井控安全的风险。要把井控工作做好,坐岗制度要落实好。外部市场把交通安全、井控安全搞好了,就牵住了录井安全的牛鼻子。

五是坚定信心共克时艰

今年面临的形势是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处于低谷期,越是这时候越要有信心,要知道我们难别人一样难。8家地区公司,江苏和我们差不多,用工也是接近5000人,我们难他们更难,他们国际市场上不如我们,外部市场开拓上也不如我们。因此,要有走出低谷、战胜困难的信念。我们市场的布局是合理的,海外的占了三分之一,外部市场布局稳定;队伍是一个精干的队伍,河南工程这几年减了一千人,除了大学生,一个人也没进,现用工达4800人,前几年也没有盲目扩张规模,队伍数量基本保持,如钻井就是就是50个队;另外我们内部制度和管理完善规范,外部市场也不乱,与甲方关系是长期稳定的,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今年业绩肯定比江苏好。尽管现在过紧日子,市场也很难,但我们要上下一心,坚定信心,共同克服当前的困难,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去开拓市场,去内强管理,抓好安全,保证质量,相信我们会走出困难,相信我们能挺到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