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需4个做事习惯,让你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未来决定现在 2016-09-11

有条不紊丨杂乱无章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类人,他们走到哪里都自带“脏乱阴影面积”,他们所经之处,再华丽的五星级酒店也能瞬间黯淡,他们的随身行李,堪比哆啦A梦的百宝袋倾倒,杂乱无章地散落一地,尘埃的数量在他们到达的同时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增加,经常处于翻找东西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小强悠闲地爬过,他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随手收拾”、“维持整洁卫生”、“收纳”,他们只会在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做“彻底的大扫除”,而因为做大扫除实在费劲,他们困在了做还是不做大扫除的思想斗争上。

你永远不会想去这样的家里做客,因为满地都写着尴尬的“拒绝参观”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类人,他们走到哪里都自带“洁净光环”,他们所经之处,灰尘、杂物、小强全都不见,只留下反光得可以当镜子的地面,整齐的衣柜,条理分明的办公桌,杂物被巧妙地收纳起来,找起来却一点也不费力。他们是不是花很长的时间在收拾、搞卫生?但实际并没有,他们有大段大段的时间做别的事情,而不是搞卫生。

在这样的家里做客,你永远不需要提前通知,它的光明几净永远都写着大写的“欢迎观临”。

不知道,你,是哪一种呢?

模之境界丨理之境界

《空之轨迹》这样形容卡西乌斯*布莱特:他最开始以精湛的剑术闻名,但爱人去世后给他很大打击,他认为剑是伤人的武器,于是弃而不用,转而使用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木棒。他手上无论拿什么样的武器,都能达到上乘水平。因为他超越了自我,达到了理之境界。

因为他参透了万事万物的共同之处,所以他能以剑术为基础,迅速地习得其他武器的精髓。

世间万物的真理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懂得了它的精髓,它可以在任何场合为你服务。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你不需要非常焦虑地学习很多很多的技能,每天都在为get到新技能而努力。技能无需多,一个用到极致,就足够了。

时间管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贯穿所有场合的重要技能。

时间管理丨统筹安排

时间管理这个概念,这些年被炒得热火朝天。你工作的时候不懂时间管理,都不好意思和别人交流。

时间管理是什么东西?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吗?

时间管理最初的概念,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合理安排、提高效率。它有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列任务清单、根据重要程度区分优先等级、确定每件任务的deadline、把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每天执行、关闭即使通讯、批量处理相同类别工作等,最终目的是getthings done。

我按照《每天节省2小时》推荐的这些做法,执行了2年,把它修改了一下,改成我自己的方法,一直应用至今。

很多人不断地学习时间管理,又坚持不下去,看到别人在做,又不甘心自己不会,重新去学,周而复始,永远都不是在学习时间管理,就是在学习时间管理的路上。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最老土,无非就是看一本入门书籍,实践,遇到问题,修正自己的做法。一百个人的时间管理,可能有一百种方法,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怎么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呢?做的时候有条不紊,每天都自觉执行,每天都能轻松驾驭工作。

那,就是它了。

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事不熟练,导致做得慢;不会发动家人帮忙,导致做得慢。和粗心这种借口一样,有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的。

在工作中,做得最快的方式,是一次做好,不试错不返工。

怎么能一次就完美地做好呢?要想一次完美地做好,就要求你在做事的时候有条不紊,预计好所有突发状况并做好应对措施。怎么做到呢?在安排每日工作时不止列出工作清单,还列出每件事情的详细流程,这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大部分时候,我们工作都是边做边想,做错了又返工,做完了还觉得这里那里没做好。这样不仅工作的人做得累,做事因为没有形成固定流程做得慢,不断返工重做效率低下。

第1个高效习惯只想不做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头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打算今天做完。刚开始做没有十分钟,同事风风火火地闯进来请你尽快处理一件“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的紧急工作。

你好脾气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处理这份临时工作,赶紧交给同事,才发现他是第二天才要这份文件。

重新坐下来准备开展自己的工作,另外一个同事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催你处理他要的文件。

……

一整天下来,你都在一刻不停地东西灭火,忙到没时间喝水,自己的工作却一点也没有开展。等到领导劈头盖脸地责备你分不清轻重缓急时,你只能委屈得想哭:明明自己那么努力工作了,大家为什么只看到自己没做好的地方?

你虽然努力了,但方向完全错了!

时间管理的第1个高效原则是“只想不做”,不做是指不要工作一来就马上做;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想什么时候做,二是想怎么做才能一次做好无需返工。

工作中完全不受干扰是不可能的,善于和干扰做朋友才是高水准的表现。没有人期待你真的马上做完一项工作!为了做得更完善你也不可能马上交差。

所以,不要着急做,先记下来自己当日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临时任务,确定好何时前必须完成。

想的第一个层次是想什么时候做?这是一个时间段的估计和大概的工作安排。可以在清单上列出顺序,按顺序处理工作,才能胸有全局,有条不紊。

想的第二个层次是最关键的层次,它决定了这项工作能否完美高效地完成,也是我们列计划的重点内容——怎么做。

人之所以容易有拖延症,就和不知道怎么做,有畏难情绪有关。很多计划都写得特别大气,如“写完某计划书”、“完成某策划活动”、“审阅设计稿”……

看着都觉得费劲不想开始,边想边做是世界上效率最低并且做得最累的事了。我们应当在计划这一步把流程规划设计好,每一步怎么处理,此后只需要根据每一步做具体的事即可。

比如完成策划某活动,计划应该包括活动内容、人员配备、邀请对象、时间场地设备确认、道具准备、安排车辆和吃饭。每一步二级计划应进一步细分,最终做出只需要“不动脑筋”直接处理的工作即可,比如邀请对象,在罗列一份含姓名和联系方式的excel 表后,通过发邮件和打电话,就能完成。如果一边打电话一边在想还要邀请谁,想起来了再去找电话打电话,肯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只有想好了怎么做,把类似内容合并同类项,批量处理,按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就能减少反复确认,不断停下来思索的时间浪费。

第2个高效习惯丨压缩流程

在我最开始做文件管理员管文件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归档文件”了。它步骤繁琐,没有技术含量却耗时巨大,毫无成就感却不得不做。

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做,面无表情,心生厌恶,自怨自艾,就是所谓的模之境界,别人如何做自己如何做,不想更高效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那无论做多少次,都不过是复制粘贴,没有一点进步。

我决定研究为什么做得慢。一研究,就发现问题了。

我把每个流程当做孤立的事件来处理,每一次都重复一些整理的步骤,自然耗时长。

把报告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取出复印,复印完后按顺序重新放回去。再重头到尾一份一份地剪和贴。随后重新进行分类和重新排列顺序,再打孔,最后归档。

每一个重字,都是我可以压缩的步骤。我本能一次做好的工作,我多做了三次。时间就浪费在重复整理上面。

于是我尝试改变做事的顺序,先全部按类别分好,按逆序摆放。抽出报告后文件变成顺序放置,张贴单据后文件再次变成逆序,直接符合要求,一次完成!

把工具和文件按使用顺序从左到右摆好,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当我把四个步骤压缩成一气呵成的步骤时,归档文件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一点不费力气和时间的事了。

特别提到回形针收纳盒,我最开始是随性拆一个往桌上扔一个,最后才一次性收拾,把收纳盒放旁边的目的,就是随手收好,把最后的一次性收拾步骤压缩掉,更节约时间了!

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特别干练,做什么都又快又好!那是因为他们早已掌握压缩流程的技巧。

我大四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观摩过一台阑尾炎手术。主刀上台后,定位,拿刀,手术刀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换卵圆钳,阑尾就夹出来了,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刀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剪除阑尾后缝的口袋,针脚整齐,没有需要补针需要返工的,手术时间自然是短的。

无论做什么,都要细心思考,只有当你不断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同样的事情,不应该满足于模仿别人的做法,而应该思考如果我做有无更优的解法。如果同样的事情,你总是比别人做得好,做得快,条理清晰,总结归纳,你的未来不可能是阴霾的。

第3个高效习惯丨团队精神

一个人单枪匹马独自战斗,能和一群人相比吗?人类这个物种能超越其他物种成为世界的主人,原因就在于人类有语言能力,懂得相互协作。

工作也一样。一个人再厉害,到底不如团队合作的产出多。一个人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答案的问题,一堆人讨论就马上有人提出解决方案了。

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很重要!

以前别人交代我的工作,我总是自己独自完成,时间上很吃力,同时因为不擅长耗时很长。

后来我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把合适的工作交给擅长做的人也是提高效率的方式。我在接受工作的时候就会进一步思考:这件事情是否有除了我之外更合适的人选。

当你应付不过来的时候,也要诚恳地请求大家帮忙。一些你认为超级棘手的事情,有些人能轻松搞定。你就不必花时间在焦虑、担忧和恐惧中,能更好地投入其他工作中。

不必害怕暴露自己的短板,团队中,我们都是互补的存在。只要团队合作下能高效完成,就达到目的了。

第4个高效习惯丨只做不想

做事是最简单的事情。只要你把流程规划好了,对照着流程一步一步完成,完全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这个时候,只要专注地做事,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任务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

有段时间multi task (多线程处理任务)很火,仿佛同时做几件事才是高效工作的代名词。我尝试过后遗憾地发现自己既不是电脑也不是智能手机,多件事一起处理的结果就是哪件事都开一点头,哪件事的进展都不如预期,哪件事都没有做好。做这件事担心那件事,做那件事又想着这件事没做完,纠结到最后,做事效率并没有提高。

专注做一件事,才能做得快,不受干扰才能做得好。我们时间管理的目的,不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吗?

在只想不做阶段规划好了全部要想的内容,在只做不想的阶段就能专注于执行本身,效率自然不同凡响。

不想直接开始做、边做边想、做错了又返工, 都是拖时间后腿的习惯,要想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巧妙地改变步骤,你会有相当惊喜的发现。

每天都比昨天进步,每天都比昨天更加自信

弹钢琴的时候不对自己有所要求,永远都在弹初级的几个简单音符,别人得知你学琴请你露一手,你弹出来的还不如别人业余速成班学的好;

学英语的时候不对自己有所要求,去外国旅行,问个路连答案都听不懂,更不要说看原版书,听VOA,上国外的公开课了,没有字幕寸步难行的你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辈一样,你甚至还没有父辈们的专注和肯吃苦呢!

上大学的时候不对自己有所要求,奖学金拿不到,专业知识不扎实,永远体会不到那种在专业领域做专业人士的强大自信。

工作的时候不对自己有所要求,抱怨自己的工作多,没有含金量,学习机会少,别人都是有后台,自己就是运气不好,却从来不见下班后看专业书,不断对工作进行思考和改进,简单的工作不想做,难的工作做不了,怎么会有光芒万丈的未来呢?

一直坚持的动力,最原始的就是不断进步带来的来自他人的肯定,自己在被肯定的过程中获得动力,继续努力。

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沉淀下来,就会有量变到质变。

我从二月份开始写作,更新了28篇文章,算了一下,居然超过5万字了,我从来不相信自己可以写得了那么多字,我所做的只是按计划写而已啊!

一直写,一直要求自己比以前进步一点点,所以我会学习好的文章,从标题到写作结构。

说不定哪一天,杂志报纸都会有我的文章呢!

说不定哪一天,我出书了呢!

说不定这一天,并不会很远,一直坚持着这四个习惯的我,有这样的自信!

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