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事而信,让你的信用满格

 zhihui2016 2016-09-11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 孔子与弟子的“围炉夜话”

我们不断地强调,学习《论语》要融会着来学,不能断章取义。换句话来讲,《论语》的每一句与每一句之间,都是有着逻辑关系的。我们在跟孩子讲的时候,不妨把它编成一个小话剧。

前面,我们知道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的几个学生,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涮着羊肉,喝着小酒,你一言我一语的,在探讨学问之道。曾子,作为孔子的一个高材生,就介绍了他的学习体会:与领导相处,要忠;与朋友相处,要信;与老师相处,要学而时习。此时曾子所讲的,还处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二个阶段——“齐家”。

于是,孔子听到了他的话,就觉得还不够,于是提出了“学而”的更高的一个段位。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也就是讲,我们去教育孩子,从孝入手,不只是为了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学长的话。这样讲,就小器了。我们让孩子听话,也不单是为了考好试,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儿媳。(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样的一个人生目标还是太浅。

在过去,古人的荣耀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这个目标不错。但我们要看到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背后,是要为社会做贡献,这个要看到。

我们读历史,可以看到,古人并不怕死,怕的是没名,怕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2、敬事而信

“生子当如孙仲谋”,我们不能只看到孙权的官当得有多大,还要看到孙权为霸一方、造福一方的贡献。

所以,孔子这个时候又在曾子提出的“齐家”的层次上,进而提出了“治国”——为社会做贡献的要求。他讲:领导治理一个千乘的国家,要“敬事而信”,要“节用而爱人”, 要“使民以时”。

我们就来讲这个“敬事而信”。前面曾子讲到了与朋友交,是不是守信。这里,孔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敬事而信”。

 在当时,这个“国”,并不是行政的最高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周天子的“天下”。所以,治理一个邦国,要“敬”。可以讲,“敬”是因,“信”是果,这两个是一,不是二。

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达到言而有信,要用勤敬的态度去做。同样的,你只有以勤敬的态度去做,你才可以完成任务。不能只是口头发誓、书面保证,这个不管用。真正做到诚心敬意,你才有可能做到言而有信。你要言而有信,就必须诚心敬意。

因此,一件事情是不是做得好,是不是能完得成,并非只是听他口头的决心、勇气,而是要看他能不能诚心敬意地去做。

换句话来讲,是不是“制心一处”,是不是“有如初心”。如果对一件事不能“敬”,怎么能谈得上“信”? 朋友托你办件事,你没往心里去,过几天忘了,朋友再来问你,你就是在透支你的信用。同样的,朋友托你办一件事,你满口答应了,但办得拖拖拉拉,结果办得不甚满意,这也是在透支你的信用。

要么觉得自己办不到就不答应,答应了就诚心敬意,就要“敬而守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微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