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漆 | 中国传统漆器工艺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9-12



前言

一代代工匠的积累,使漆器漆髹饰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表现力。根据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将漆器工艺分为了质色、纹口、罩明、描饰、填嵌、阳识、堆起、雕镂、戗划、斒斓、复饰、纹间等门类。为了方便各位藏友理解与学习,小编按自己的理解,将漆器常用的工艺归纳为:一色漆、描绘、罩漆、堆饰、雕填、镶嵌、雕漆等类。如有不足之处,也期待藏友们的指正。




一色漆


一色漆器,指漆器通体光素一色,不加以其他修饰。红、黑、紫三色最为常见。



南宋十三世紀 朱漆莲花式盘



黑漆盘




描绘


描绘就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彩色漆来描绘花纹。

     

在漆器上,用各种色漆来绘制的,称为描漆

而用桐油来调制出各种颜色来绘制花纹的,称为描油



描漆圆盒


描金则是用金色纹饰来描绘,漆地一般以红黑两色为主。



红漆描金瓜式盒


在漆器描绘完成后,再髹涂上一层透明漆液,使底下漆色更为深沉优雅,更起到保护作用,且能增加漆器的光亮度。这个步骤称为“罩漆”。当然,也有不罩漆,将图案直接裸露在外的漆器。



罩漆后效果




堆饰


堆饰相当于《髹饰录》中的堆起门,是用漆、炭粉或漆灰等材料,在平整的漆板上或点或线或面的进行堆塑,再用色漆层层覆盖,阴干后在高起的纹样上加工处理,这种方法可称堆饰。按材料可分为等。



笔筒


犀皮漆(菠萝漆)也是以“堆”为基础:先用粘稠的色漆在漆器上堆出凹凸不平的表面。待其干透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并加以研磨。由于漆层高低不同,打磨后可显现不同的花纹,产生绚丽色泽。但由于其也是经过了堆 → 覆盖 → 再加工的步骤,所以小编将它列入堆饰之列,方便藏友们的学习和理解。



上海联合2015秋拍

林文锋  大漆菠萝纹茶盅




雕填


雕填从字面上可理解为雕完了填进去”,包含了填漆戗金两种工艺。雕填是在漆器的底漆上按需要刻划出点、线或面,填入彩漆(填漆)。待干后在纹饰周围勾勒阴线轮廓,填入金粉(戗金),最后打磨平整。使作品画面产生对比,显得更为饱满和华丽。也有在底漆上描绘纹饰再勾勒金线的,《髹饰录》中称为“戗金细勾描漆”,与雕填神似,需要仔细审视才可看出。



明万历 戗金填漆「赶珠云龙」图盘



填漆工艺细节


款彩与雕填的工艺过程相同,雕填只在漆面上刻划,而款彩连漆下的底灰一并刻去,所以在北京又有“刻灰”、“大雕填”等称呼,所制作的漆器也以屏风等大件居多。所以,小编也将款彩并入雕填,方便各位藏友们的理解。


款彩屏风




镶嵌


由于漆有其色彩的局限性,于是漆匠们就想出了借其他物质的色彩来加强艺术效果的方法。使用贝壳类的内层亮片来镶嵌的漆器称为“螺钿漆器”,多以黑漆为底。



南宋 黑漆嵌螺鈿梅花葵瓣式盘

(螺鈿嵌饰或为元 / 明)



螺钿镶嵌


而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如蛋壳、珍珠、宝石、珊瑚、碧玉、翡翠、玛瑙、象牙、密蜡等镶嵌在漆器表面,组成各种图案,此种技法称亦为百宝嵌



清乾隆  
漆地剔彩嵌百宝【岁朝庆寿】图长方挂屏




雕漆


雕漆是在器胎上髹一定厚度的色漆,待其干后在漆上雕刻花纹。


剔红、剔黑、剔绿、剔黄等皆是指单一色漆的漆器雕刻。



明永乐  剔红花卉紋盞托



十七世紀  朱漆錦地剔黑【凤凰】杂宝纹笔筒


剔彩是依需要在漆器上反复髹上多种色漆后,以刀剔出所需图案,形成色差。



明万历 剔彩海水游龙纹长盖盒


剔犀是以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反复髹涂出一定的高度,干后用刀刻出云纹、如意纹等纹饰。



明  剔犀黑漆如意云紋莲瓣式大盘



剔犀漆器细节



书画︱国学︱养生茶道︱鉴赏收藏

———【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