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学到高中,成都学生如何一步一步被淘汰?

 伟果 2016-09-12

》》》成都版最近热帖:

康巴情歌:西藏黄金梦,淘金沙的故事

寻湖觅石? ——手机镜头中的成都天涯石街

移民加拿大,记录下这两年的折腾

论有一门手艺行走江湖的必要和重要性---【骑行3300公里之成都】

夜深了,说说我的故事

一、第一次分流

第一次分流从小学入学开始。

成都小学入学登记,监护人需带户口簿、房产证到对应登记点登记,这意味着你房子在哪儿,孩子就只能在房子对应的小学上学。

接触的70%的家长觉得小学不重要,反正小学知识点不多,干脆在家附近先上着。小升初才发现,孩子的小学对口摇号是片区最差或很一般的中学。

孩子学校差,两年换三个老师,英语差得没底。老师三四天不改作业,孩子聪明,老师不改作业,干脆敷衍或者不做。

想让孩子考私立,却发现老师讲课把孩子绕糊涂了,连课本都没搞明白,更别提奥数;想弄张“区三好”,却发现学校的区三好名额比名校少,僧多粥少,完全不够格;想转学,却发现没人提醒,自己没准备,白白浪费五升六转学机会;想买学区房摇号,却发现办手续不可能那么快,来不及了。

最终急得跳脚,盲目相信冲刺班。当然,绝大部分都考得不好,底子差,哪儿能那么快补起来,最后有钱的交几万择校费读私立,没钱的摇号进差学校。

所以学区房挺省事,小学名校解决了,初中名校也解决了。

二、第二次分流

第二次分流是四年级——初一分班。

四年级,大部分老师会提醒学奥数。家长两种态度,一种学,另一种不学。

不学的要么不太了解小升初信息,觉得素质教育,不应该学奥数;要么孩子普数太差,没法学奥数。反正这两种基本在择校考试上被淘汰了,如果小学对口的学校不是太差,一般建议他们摇号。

要学的就开始报班,关键学得怎么样,家长始终不能确定。孩子晃悠悠学,家长也觉得五年级没进复赛没关系,反正六年级还有机会。等到六年级才发现孩子还是考得一般,只拿个三等奖,甚至三等奖都没有。这时急了,这个名次小升初派不上多大用场。

所以,一定要充分准备五年级的华奥赛、国奥赛,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五年级“区上调考”拔尖的和二类公立学校确定了入学意向;参加“成实外冬令营”并取得好成绩的被提前录取;“双一 区三好”直接进七中育才的网班;“市艺术人才一等奖”通过考核也进入理想学校。

剩下的开始择校挣扎,刨除直升、双一、外地生、特长生,剩下的被本地生瓜分。

大部分都当炮灰,因为准备不充分,各种工程、行程问题没弄明白,偏偏平时数学成绩都是97以上,家长过于乐观,觉得自己孩子完全可以冲刺成实外。

切莫用平时的数学成绩来衡量小升初奥数。孩子水平怎么样,一做名校真题便知。

想去英语高起点班,却发现学校差,孩子哑巴英语、单词不认识;想让孩子准备分班考试,却发现一二年级习惯没养好,孩子不自觉;想找人帮忙进好班,却发现开口迟,预定太多;想顺其自然,却发现好班与平行班的老师水平、学风、升学率差距太大。

最终进了普通班,安慰孩子这是新起点。乐天的松气,清醒的怀疑中考升学率是否向实验班高度倾斜。

三、第三次分流

进了成都好高中,等于半只脚跨入大学的门。因为,这一次的淘汰最残酷。

初一,第一次测验考得好,半期未必好,期末排名等着醒悟的孩子逆袭。初二叛逆期,物理、数学中考重难点,两极分化,高度重视。初二下期末成绩,中考起跑线,客观清醒分析。

小学习惯不好、耍小聪明、初中欠账太多的,到了初三基本自我放弃。要么花几十万读国际部;要么花十万以内读郊县;要么回老家读;要么读职高。

指标到校生很重要,我另附文。

七中育才重视数学竞赛,初二就参加四川省数学联赛,目标直指七中林荫理科实验班,这个班在四七九自主招生时会“掐尖”。真正的数学高手绝大部分是高手老师带出来的,想走这条路,先请好老师。

90%的家长因为初中学业重,暂停孩子的特长,却忘了还有中考加分。附上成都中考加分的项目和分值。

2016年,成都中考招生计划是22209人,其中重高招生13150人,普高招生4078人,私立学校招生4981人。

今年四七九到校指标生1213人、非四七九到校指标生5050人、锦江区对口保送10人、子弟校内招250人、外地生300人、私立直升生2479人。

考虑到成都私立几乎全员中考,而四七九指标到校生和跨区指标到校生必须参加中考,所以实际招生人数=招生计划人数-非四七九到校指标生-保送-子弟校内招-外地生,即22209-5050-10-250-300=16599人。

今年成都中心城区实际参加中考人数没出来,根据成都官方2015的数据45259人,意味着45259人去竞争16599个名额,就读中心城区成功率约为36.7%,淘汰率约为63.3%。

打赏

1人打赏

头像

跟你家长教育很大关系

好像哪里都是这样的

机构就说,来补课吧,虽然贵了点,不能让你家兔崽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

@小简康康 2016-06-12 07:34:00

跟你家长教育很大关系

-----------------------------

非常赞同!我可以从一个孩子身上,大概看出他家里人是什么性格。

@亡命鱼2011 2016-06-12 11:05:00

好像哪里都是这样的

-----------------------------

北京升学的今天,就是成都的明天。将来竞争还会更激烈,不过还是要顺其自然

@乡下小胖子 2016-06-12 11:46:00

机构就说,来补课吧,虽然贵了点,不能让你家兔崽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

-----------------------------

机构肯定会这样说,我也担心我整理的数据成为机构的话术。但事实的确如此,楼主学校老师,有时看着有些初中一个班,一个重高都考不上。反正我把信息和升学关键点发在这儿,能不能看到就全看缘分了

家长问我,没考上的28660人去了哪里?亲们不要忘了双流、龙泉、郫县、新都、青白江、金堂、都江堰还有学校,老家还有广阔的天空。

也就是说,花上百万买了五城区房子,孩子没把握好资源,自己考到郊县去了。考上还好,如果没上普高线,还得花三万以上择校费,如果分数差太多,又不愿交择校费,就只有回老家读。

所以,高度重视中考加分、到校指标生,积极参加中考加分比赛,不轻易放弃孩子特长,爹妈眼光和孩子配合,一样都不能少。

和学生聊淘汰,学生觉得自己不自觉,希望爸爸妈妈陪,反正一二年级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还是要还的。写这些,搞得我在考虑自己孩子一二年级时,事业和家庭的平衡。

为了提醒大家,我把最关键的信息单独剔出来,发一下,我不知道怎么样在帖子上突出重点?

一定要充分准备五年级的华奥赛、国奥赛,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五年级“区上调考”拔尖的和二类公立学校确定了入学意向;参加“成实外冬令营”并取得好成绩的被提前录取;“双一+区三好”直接进七中育才的网班;“市艺术人才一等奖”通过考核也进入理想学校。

剩下的开始择校挣扎,刨除直升、双一、外地生、特长生,剩下的被本地生瓜分。

广告

指标到校生很重要,我另附文。(这个在我公号“tanxiaoshengchu'上有,如果孩子初一、初二,一定要点进去看,初三的已经来不及了),很难遇到一位非机构老师发一些客观情况,选择全在于你

一家人回家看书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尊重孩子的,青春期沟通良好也就过了;爷爷奶奶不溺爱的,孩子会为别人考虑。孩子身上带着家庭的烙印,这种家庭烙印是学校难以改变的。

中考一过,看着学生考上的高中,看着他们的班级,再看看年级排名,我大概就知道他们能考上哪种层次的大学。

我就不准备送娃娃读公立学校,综合了周围一些过来人的建议,一直送读私立,高中考虑出国

@小花花爸爸的媳妇 2016-06-12 14:04:00

我就不准备送娃娃读公立学校,综合了周围一些过来人的建议,一直送读私立,高中考虑出国

-----------------------------

高中出国也要看读的是国外的私立高中还是公立高中,国外私立很累,说白了,老外的阶层也分得特别明显

挺感慨,别人说富不过三代,中产阶级想让孩子稳住自己所在阶层也挺难。

成都这地儿,学区房费钱、补课费钱,关键买了学区房,孩子中考没考好一样到郊县读书;补课花了十几万,没遇上好老师,那也等于零。所以,我自己也抱学校里好老师的大腿。真正有口碑的好老师能挣钱、社会地位高,这不是一句空谈。

四、第四次分流

真正的考试都不是在高考场上,第四次分流考验家长眼光、学校机会、老师水平。

中考苦逼,高一先玩两个月,一玩就出问题。高一讲函数,一玩,前面没搞懂,后面跟听天书似的。

四七九和成外的优势不仅仅是重本率:

要出国,高一开始准备雅思托福;想保送,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学校有保送生、新加坡M2等机会;想自主招生,参加学科竞赛、985举办夏令营,学校老师也能提供有效指导;即便参加高考,老师方向也对。

四七九和成外就好在这些地方。

顺手把成都七城区(锦江、成华、金牛、青羊、武侯、高新、天府新区)的孩子考上四七九的成功率发出来。

2016年,四七九到校指标生共1213人,802人用于市内统筹,剩下411人是艺体特长生、高层次人才子女。今年四七九的艺体特长生有352人,也就是说有59人是高层次人才子女。

  • wxg420 2016-07-28 09:22

    @踏踏实实做事 说的非常好

  • 踏踏实实做事 楼主: 2016-07-28 18:57

    哈哈,多谢你的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