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丝攻试验|足踝圆桌005

 lygs999 2016-09-12



概      要

下胫腓联合稳定的重要性


踝关节骨折是很常见的下肢关节内骨折,在行走、运动或外伤中均可以发生,旋转暴力是其主要的致伤机制[1-2]。在骨折妥善固定后,如果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未得到有效恢复,仍可能造成踝关节的疼痛、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不良后果[3-4]。因此,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术中诊断

1.损伤的诊断



2.术中评估的重要性

  • 术前局部肿痛限制查体

  • 无麻醉下应力位摄片受到限制

  • 术前X片不能直观显示韧带损伤情况

  • 术前不能预见骨性结构修复后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将会如何


3.术中诊断的传统方法

目前,文献中对手术中诊断的最理想方法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一些广泛使用的方法为临床实践所接受,如外翻外旋应力试验以及Hook试验等[5-6]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术者施加应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对结果的判断都收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容易出现诊断不一致;另一方面,术者不得不暴露在X线照射下进行这些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医生的放射性损伤。



丝攻试验

1.优势

  • 丝攻试验是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新方法[7]

  • 透视时术者可以离开射线源,远离到安全区域内查看透视结果。

  • 客观性提高,诊断一致性好。

  • 透视图像的控制性好,可反复观察试验前后胫腓之间位置的微动,甚至制作成动画。


2.手术方法

  • 在下胫腓联合水平,通过钢板上的空孔,以2.5mm钻头在腓骨上钻出骨洞。钻孔方向由后外向前内与冠状面约呈20o角。注意穿出腓骨第2层皮质后必须立即停止钻孔,不可损伤下胫腓联合的胫侧。

  • 以3.5mm丝攻从骨洞内拧入,体会到2次突破皮质的感觉后,丝攻即穿出腓骨;当丝攻再次遇到阻力时说明丝攻头部已到达胫骨外侧边缘。

  • 再加拧3圈,在胫、腓骨之间可产生分离的测试应力。

  • 在这个过程的前、后分别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踝穴位X线片。如胫腓骨间隙及距骨内踝尖细的宽度赠宽超过2mm,则定义为阳性,即下胫腓联合不稳;否则为阴性。


试验前:

试验后:

复位前:

复位后:



病例分享

1.病例介绍

性别:女性

年龄:35岁

病因:车祸外伤致右侧踝关节骨折

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 Danis-Weber分型:B型


2.病例处理

术前行踝关节踝位X线片(a)

内外踝获得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后,术中行三种测试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

  • 外旋应力试验(b)提示阴性

  • Hook试验(c)提示阳性

  • 丝攻试验(d)提示阳性且分离更明显

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后踝关节踝穴位X线片(e)提示复位理想


阳性



阴性



参 考 文 献
  • [1]  Haraguchi N, Armiger R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ankle fracture.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Apr 2009;91(4):821-829.

  • [2]  Stuermer EK, Stuermer KM. Tibial shaft fracture and ankle joint injury.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Feb 2008;22(2):107-112.

  • [3]  Mulligan EP.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kle syndesmosis injuries.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 in Sports Medicine. May 2011;12(2):57-69.

  • [4]  Kellett JJ.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nkle syndesmosis injuries: a general review.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Sport Medicine. Nov 2011;21(6):524-529.

  • [5]  Porter DA.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nkle syndesmosis injuries. Instructional course lectures. 2009;58:575-581.

  • [6]  Jenkinson RJ, Sanders DW, Macleod MD, Domonkos A, Lydestadt J.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f syndesmosis injuries in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Oct 2005;19(9):604-609.

  • [7]  Rajagopalan S, Upadhyay V, Taylor HP, Sangar A. New intra-operative technique for testing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nnal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Apr 2010;92(3):258.

 

林健,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足踝外科专业。从事临床工作十年,擅长四肢骨折脱位等伤病的诊治,对足踝周围创伤和疾病有较深的研究。2014年11月赴德国进修足踝创伤。发表10余篇论文,两次受北美创伤年会(OTA)邀请,赴美论文交流。


本期责任编辑:小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