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yto1988 2016-09-12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我们大家都知道首富比尔.盖茨爱读书,并且会读书,而且每年都会推荐书单,比尔.盖茨说,他每年大约读50本书,而且只读纸质版。还有像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侯宝林抄书、张广厚吃书、高尔基救书,等,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人都喜欢看书,也许读书不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首先,书只是非生命的客观存在,既不会主动给人造成伤害,也不会有意干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在书的世界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书当成重新审视自我的“镜子”。

读书的意义一般会分为三种:

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

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

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二、第三种读书,可以同时进行。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换句话说,只有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比方说,由于跟亲人或朋友分别而感到寂寞的时候,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相比,重新振作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读书本来就是一个人做的事,所以自然可以减轻寂寞。

另外,对于大学生来说,读书也是一大救星,有朋友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朋友之间变得疏远了,这时完全没必要像强迫症患者一样,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很不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怀着孤独感和缺失感,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契机,集中精神读书,这样反而更有意义。

如此一来,无论是在人生一帆风顺的时候,还是遭遇挫折的时候,都能跟书保持良好的关系。跟书成功地交上朋友的人,无论在这个世界上遭遇何种不幸,无论情绪如何波动,都能随时找到合适的书,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斋藤孝在他的新书《深阅读》这本书中,教我们怎么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读书,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选择一本好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选择什么样的书很重要,同样是读书,所读的书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遇见一本好书,有时一下子就能拓宽我们的眼界。我们平时说的“好书” “坏书”,《深阅读》作者斋藤孝推荐了两个简单的评价标准,一是易读,二是有内涵。也就是说,一本书里发人深省的部分越多,这本书就越有价值。

以这一观点而言,被称为古典的书未必有很多“好书”,因为古典作品尽管内涵丰富,但往往并不易读,古典作品大都有沉闷无聊的部分。

当然,如今肯定也有人在精读以前的“文学”,努力地一点点向其靠近,但从文化的整天来看,这样的人只有极少数。既然现在任何人都能轻易地发表作品,而且竟然很受欢迎,人们自然也就难以发现其中的特殊性了。

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喜好的问题,的确,喜不喜欢一本书,是因人而异的,但在此之前,水准这个东西还是确切存在的。作品在深度、表现力、洞察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事态可就相当严重了。

二,养成读书的习惯

面向大众的书常常散发着恶臭 ——尼采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在银行窗口排队的时间通常都比较长,像这种情况,就应该多增加几个窗口,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但是, 现场工作人员是不会意识到排队情况的,或者,这些人也行认为这种“异常”早已经称为常态,所以在他们看来是正常的,总之,他们就是发现不了问题。

读书也是一样,只要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首先弄清楚作者是以怎么样的问题意识来写某本书的,明白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对话如何展开,也能预测到接下来会出现怎么样的提问,甚至自己也能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以前在大学里,读书就成了日常聊天的常见话题,同学们彼此擦肩而过时,也会相互介绍书籍,或者围绕某本书的阐释而彻夜讨论不休,这个时候,没读过的人只能默默旁听。

读书会帮助我们拓宽眼界,不用整天纠结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与其把时间花在烦躁、嫉妒、鄙夷上,不如读书来得有意义。现在在工作休息期间,朋友或者同事们在一起聊天,会说到近期都看了什么书?如果大家都是有小孩的,就会聊育儿类的书籍。那些读过的书终将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

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如果整整一天什么也不读,就相当于偷懒不参加智慧训练,大脑会变得迟钝,有时甚至还会退化。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三,提升阅读技巧

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叔本华

转换阅读法:

不只是读书,世界上的所有现象若用“y=f(x)”这一函数来解读,都会很有趣,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根据函数“f”,将对应现象代入“x”,即可得出“y”。

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他们都有自己的“f”。爱因斯坦观察世界用的是“爱因斯坦转换”,梵.高用的则是“梵.高转换”。这是人的思考轴心,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我们在阅读伟人们的作品的时候,就会明白“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想法”。也就是与伟人共享视角。

通过大量的阅读书籍,还能确立自己的“f”,也就是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联结起来—“说起来,确实遇到过这种事” “以前确实这样想过”。这种感觉与其说是获得书本中的知识,不如说是将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快速阅读:

阅读长篇小说时,很多人总是坚持不到高潮部分。读完开头的50页还不难,但后面就只靠着一股惯性,结果往往半途而废。

在这种时候,可以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读对话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读懂的书,描写对话所使用的语言一般会比较简单,而且,优秀作家的作品,对话部分也会很出色。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阅读速度肯定很快。就好像一趟列车,在多数站均不停车,速度自然很快。作者斋藤孝将这种阅读方式成为“快速阅读”。

但要注意的是,“快速阅读”并不是所谓的“速读“。快速阅读不是一站不停的长驱而过,在某些车站还是需要停车的,尤其是大型车站,停车时间较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总之,需要优先确保内容的读解,快速阅读就不会错失重要的内容。

四,强化阅读成果

阅读好书,就像跟过去最优秀的人物对话一样。 ——笛卡尔

说到读书,其实是存在若干标准的,有时走马观花就算“读过了”,有时则会读得出神,记住每句话每个字,关键在于从中吸收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样的。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若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度非常高。然而,要读到这种程度,需要相应地花费大量时间,我们可以把标准不妨设得宽松一点,比如”是否能把书的内容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向别人说清楚“。还可以做成读书笔记和书评。

想让输出阅读变得更有效,需要满足两个要点。

第一,讲述时不要采用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比如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哪部分内容印象深刻。至于作品梗概或内容简介,只要看看各出版社提供的目录或网络信息就能知道。反正是自己说,不如加上自己的体会,留意这样的输出,也有助于强化记忆。

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应用书的部分内容。记住这一点,读后的记忆和印象就会更容易被唤醒,也就是成为阅读的“证据”。

读书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使我们内心淤积的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保持心情舒畅。另外,读书还关系到年轻人的人格形成。书中的内容并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还会影响对人的态度。

也就是说,想让自己在年轻时进步,想让自己年老后有个爱好,想有个可供发泄负面能量的终生渠道,就不能不读书,读书是我们的一生良友。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