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豆子,人民艺术家 嘉庆皇帝曾经吐槽:“我每天勤勤恳恳,累得像条狗,我也训诫过大臣们,让他们恪勤供职。可惜一帮员工大臣竟然对我的话置若罔闻,翘班的翘班,上班的也光玩不干活!尤其是节后,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星期一综合征”,体现为在星期一上班时,总出现疲倦、头晕、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领导过美国独立战争,发明了避雷针、曾经当过出版商的美国伟人富兰克林,曾经在他的自传里说过: “我从不缺勤,我也从没犯过星期一综合征,老板因此对我很满意。” 这件事证明“星期一综合征”几百年前就有了,早就是全人类的公敌。 /本杰明·热爱工作·富兰克林/ 有一本书,名叫《我恨星期一》,编辑一本正经地说:一觉醒来,又是TMD的星期一,那叫一个各种不情愿…… 涉及到“我恨星期一”的图书还有很多,如韩国作家写的《不想上班》,唐华山写的《不上班的23种活法》。 里面有个英语词组,唤作“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蓝色代表忧郁、烦闷、沮丧。 与之对应的是“TGIF”,这是“Thank God It’s Friday”的缩写,谢天谢地,终于他喵的星期五了。 麦兜十分讨厌星期一,每到星期一,他就一会儿要撒尿,一会要拉屎,一会想去医院,一会要吃水果,就是不想上学。俗称懒驴上套屎尿多,你可能不知道,真有这种现象。 讨厌星期一,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上班也吐槽,开班能磨蹭就磨蹭! 白居易最惨,曾经写过多首诗诉苦,说自己早出晚归,因此诞生了要从事自由职业的想法: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起个大早去上班,结果下班还那么晚,典型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以至于上班判案十分讨厌,连上班时候自己的马踏出的尘土他都觉得很恶心: 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 不愿干活,不愿上班啊我!他羡慕那些闲人,最终发出了一个问号: 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白居易是不会辞官的,他也就是说说,真正辞官回家的是陶渊明。 我们印象里的陶渊明是旷达归隐的,实际上就是不想上班。“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就是不想鞍前马后伺候人,以及嫌工资低。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也是上班起个老早。又说“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人在上班心在旅途,“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不想干活啊。 陶渊明提出疑问,既然不能忍,我为什么不走呢?“田园将芜,胡不归!” /此图很危险,千万别保存发朋友圈/ 于是,《归园田居》,吹响了不想上班的时代最强音。 只是酗酒的陶渊明没钱买酒,家里也常常断炊,所以还是要奉劝各位,吐槽有风险,辞职需谨慎。 有首古诗叫《尚书郎上直闻春漏》,所谓“上直”,就是上班。 “徐声传凤阙,晓唱辨鸡人”,春节刚过,大清早去上班,人和鸡起得一般早。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这是滴漏的响声催动上班族的步伐,等同于现代闹铃的功效。所以诗人是恨闹铃的,觉得催人的声音很欠扁。 比闹钟更可怕的是:上班打卡,所以星期一也必须按时到达。 古代州府三班六房也要点名,节后或休假后(相当于周一)迟到的太多,于是: “唱名之时,到者为不到者代应之”。 白居易难得晚起,所以每回晚起他都要纪念一发,写了七首《晚起》诗。古人多的是“性懒犹嫌上直多”的人,真是一上班就忧郁啊。 古人可能是没睡好或者天天迟到,至于现在,为何周一迟到的多?一是昨天没休息好,二是从老家没回来,三是周一早上确实堵车。 这些烦上加烦的情况怎么解决呢?有人说,或许,熟记下面的话会让您幸免于难: “只要过完大后天,之后的一天就又是星期五啦!” 嗯,Thank God It’s Frid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