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山也称烈女山,位于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在山腰处,建有一庙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 。为祭祖后周世宗柴荣之柴花公主而建。据现存碑记载,该庙至迟建于金泰和二年(1202),以后元、明、清三代历加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2004年6月被列为第四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从小性格刚烈,心中十分愤恨,不甘心委身于赵宋,携宫女数人连夜逃走潜入此山。面对国破家亡的惨景,感复国无望,公主悲愤至极,自缢于水神山抱泉楼侧的一棵枣树下。柴花公主死后,后人念其忠贞节烈,纷纷捐钱、捐物,立庙祀之,名曰烈女祠,亦称圣母庙,俗称奶奶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山上都要举行庙会,以祭祀这位可歌可泣的忠烈女子。关于这段传说,光绪七年版《盂县志》中艺文志《水神辨疑》记载:'水神山即烈女山,庙祀柴花圣母,俗称周世宗女,秉性贞烈,不欲适人,经于此山为神。旧志言之谓贞烈,为神似也。' 女祠坐北朝南,依山就势由低到高构筑,形成一组沿中轴线排列的虚实相交、参差有致、左右对称的建筑群。全祠共4所殿院,分为上下两院,占地面积1340平方米。主要建筑依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木牌楼、仪门、圣母殿,东西两侧建耳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祠西北有两天然石洞,号曰修真洞、藏身洞,洞南山崖边建抱泉楼三间。祠内现存清代壁画105平方米、塑像2尊。烈女祠正殿内供有圣母坐像一尊,高1.5米,端庄慈祥,两旁宫妇塑像1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雕梁画栋,两侧墙壁绘山水人物、云龙花鸟,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祠院周围的水神山,苍松翠柏,奇花异卉,瑰丽多姿。春日桃李争妍斗俏,秋时红叶五彩缤纷,山水相映,分外妖娆。 投稿 | 合作请联系QQ:2820149063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六、名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