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读经典:《司马法》严位第四(上)

 cntagu 2016-09-13


严位,主要讲阵的构成,阵中士卒的位置,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姿势以及行动等。这时涉及到那个时代冷兵器作战的一些具体排兵布阵方面的内容,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具体的内容可能是没有什么直接的参考价值,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布阵的学习,去了解当时作战的一些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现代作战中进攻时队形的选取、防御时阵地编成及兵力部署等方面一些理论的理解。堂主还是要强调,虽然各时代在“战术”上因武器装备的不同自然会有所不同,但其中的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是不变的。


[原文]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译文]凡是作战的法则是:对阵形中士兵的位置要有严格的规定,军令要让人感到恐惧,行动要敏捷灵巧,情绪要沉稳不乱,意志要达成统一。

[解读]堂主一再强调,作战是最为残酷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因为它至少要涉及到参与其中人的生死,也就是说参战的人员直接面临着人生最大的考验,即生死考验。而对士兵在阵形中的位置,是指挥员依据敌情、地形和自己兵力等方面的情况而进行的布局。这里所说的要有严格的规定,其实是对指挥员而言的,也就是说指挥员下命令不能模棱两可(当然如有必要给予下级指挥员灵活选择阵位的情况除外,但此时应必须给予明确说明),这种要求其实也是对所有担任指挥、领导的人员提出来的。日常工作中有时某些当领导的会对部属说“你看着办吧!”这种方式在作战中通常不使用。这里所说的军令如山,同样也是针对战场上这种残酷的环境而言的。古人云“慈不掌兵”也是因为作战除了涉及人员生死之外,还涉及到国家民族的存亡,只考虑自己兵力不损失,自己的弟兄不能牺牲,那军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也就有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俗语,这也是因为战争、作战这种社会实践的特殊性决定的。行动要敏捷灵巧,在作战中的作用不用过多赘述,兵贵神速历来是兵家所提倡的。情况要沉稳不乱,是对所有参战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既包括将领,也包括士兵。人在情绪激烈动荡的时候,不但所做的决定会有失客观、准确,而且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影响到武器操作及与其它人员的配合),尤其是对将领,古人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要求。


 [原文]凡战之道:等道义,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察名实,立进俯,坐进跪,畏则密,危则坐。远者视之则不畏,迩者勿视则不散。

[译文]通常对作战的要求是:按德才授予等级职务,建立军队编制,确定阵形中的行列,明确阵形的次序,查清旗号及其所代表的兵力是否属实,以立姿进击时应俯身向前,以坐姿前进时应以双膝移动,士兵感到畏怕时应采取密集队形,情况危急时应采取坐阵的方法。士兵能够观察到远处的敌人就不会畏惧,士兵没有把近处的敌人放在眼里就不会逃散。

[解读]编制是指军队平时为了管理、训练方便而规定的人员、武器方面的组织,这些人指挥员、战斗员平时较为熟悉,训练时配合也较为默契,所以在战时通常不打扰编制,但有时也会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进行拆分。这里还讲了指挥员在布置好阵形之后,还要对兵力部署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其实这也是对所有领导者的一种普遍要求,即布置完工作,通常要有检查的环节,我们平时的工作如此,作战时更是如此。这里说的“立姿”“跨姿”应该是那个时代平时演练阵形的一种要求。至于士兵能由远及近地了解敌人的行动,至少在心理上会有一个装备的过程,不至于因突然发现敌军而产生慌乱。


[原文]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筹以轻重,振马躁,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则膝行,而宽誓之。

[译文]士卒在阵中的位置,按左、右行列分布。屯兵驻止时用坐阵,此时下达命令要从容,要规定每个甲士和徒卒的位置,并兼顾到各种兵器效能的发挥。如果车震马躁,士卒畏惧,就应靠拢队形,采用跪阵或坐阵,将领下达命令时应以膝行并使用宽和从容的言辞。

[解读]冷兵器作战是极其消耗体力的事,同时目视距离上也能看到战场上残酷的杀戮,这对参战人员的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稳定军人、稳定人员的情绪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所以这里才要求指挥员在下达命令时应该使用宽和从容的言辞,避免对士卒再给予刺激。我们经常讲的“兵败如山倒”,这里的败,主要是心理上的败,否则的话很难会出现“如山倒”的局面。所以在战场上,稳定部属的情绪也是指挥员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一点我们在一些反映冷兵器时代战争场面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经常可以看到。战前有动员以鼓舞士气,作战过程中指挥员身先士卒,以口令、言语、行为等稳定阵形。我们常见的西方作战时会有军乐队伴随起到的也是这个作用。


[原文]起噪,鼓而进,则以铎止子。衔枚誓,糗坐,膝行而推之。执戮禁顾,噪以先之;若畏太盛,则勿戮杀,示以颜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职。

[译文]进击时,应起立高喊,击鼓而进,击铎而止。当士兵衔枚、受命或吃饭时,都应坐下实施,必须移动时应膝行移动。战场上要用杀戮来禁止顾盼不前,并高声喝令其前进。如果士兵畏惧太甚,就不能用杀罚来制止,而应示以利害,告知他们求生的方法,并巡查各级职守情况。

[解读] 这里是对作战过程提出的要求。作战过程要统一行动,而传递这种行动的信号各个国家、民族、军队都有所不同。如击鼓、击锣、吹各种号角等,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吹冲锋号,其实这都是指传递战场指挥信息的一种手段。这里的“铎”,就是指一种类似锣的乐器。这里说的“枚”是一种类似筷子的东西,其实就是小木棍儿,在我国古代的军队中,通常按号令统一把它咬在嘴里,用途是避免士卒喧哗。所以古语中有“衔枚疾进”这说,为的就是保持队伍的肃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