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不同者,可共事,不必交朋友~【谋事不谋人】

 曹雪南 2016-09-13


语音省流量版




中国式领导力的秘诀

文/趙玉平


史上的智囊人物里面,留侯张良属于有一些特殊的高明策略的人,其身上体现了中国式领导力的秘诀——置身事外、深入事中。张良活得特别高明,他身陷到一次争议当中,这次争议就是刘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第一个出来反对的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太傅叔孙通。当时张良的身份是太子少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太子两个师傅,张良却没有表态。张良是置身事外,但是又要深入事中,置身事外,不参与、不讨论,一到这场合就撤退,但是要深入事中,必须要帮太子把这事保住。


张良让吕后去请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四位秦朝末年隐居在商洛山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德高望重、名满天下)太子特别谦虚低调,准备的礼物特别丰厚,就这样把那四个老先生给请来了。在商山四皓的支持下,刘邦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张良明白刘邦要用人不看这个人什么样,而看这个人背后的人什么样。


在管理中成为一个人的价值要通过外部来体现。而吕后和刘盈他们都认为,进行自我展示就是跟领导展示理想、信念、价值观,忠诚、正义、责任感。刘邦看的是背后的外部资源是什么。张良准确地抓到了刘邦的这个心理,设置了外部资源,然后让刘盈获得了最关键的一票成功了这件事办完之后,人们都认为功劳最大的是商山四皓,没有人会想到感恩留侯张良,这就是张良的高明之处。


在领导艺术当中,“高人不犯手”很高明,就是不该插手的事情,即使插手了也让别人觉得没插手。刘邦改立太子这个事件中,张良明白,如果自己能看破领导的心思、操纵接班人选拔,决定领导爱妃的命运,自己的结局不会好,所以张良明白这事不能犯手,但是借力而成,找人把这件事办理了。


所以在商山四皓的案例当中,有两条:

第一,一个人的价值要通过外部来实现。

第二,高人不犯手,要善于借力。


《菜根谭》里面有一幅对联:


君子之德,如明月在天,不可不使人知;

君子之才,如玉韫珠藏 ,不可轻易使人知。


说到人的道德修养和需求层次要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必须要让天下人都看见,多展示自己的动机,多展示自己的需求层次,但是才华、眼光和洞察力,就像深埋在海底贝壳里面的大珍珠,藏得越深越安全。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趙玉平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