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问题就是妈妈的问题 | 爸妈内参

 富书 2020-06-19


作者:杨晓玲(爸妈内参作者)

爸妈内参的新栏目「兰妈问答」颇受好评,宝爸宝妈依旧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写下你们的困惑和不解,会由兰妈给大家答疑解惑。北北会为你们整理出来,你们的问题会出现在第二条哦!

那天陪妈妈过生日。发现父母日渐老,突然感触良多。能陪一分就是一分。照例陪她吃完饭,吃完蛋糕。有我们的陪伴,妈妈的心里是高兴的。

回来的路上,我忽然觉得我少做了一件事。我应该给妈妈一个紧紧的拥抱,还应该给她一个吻。  

但我没有,我非常懊恼。是忘记了吗?是下意识的忘记吗?如果我给妈妈这样亲昵的动作是日常“常规动作”,那么我就会下意识去拥抱她去亲吻她了。但是没有。这说明我与妈妈这样亲昵的表达爱的方式是缺乏的。

我有记忆后,我就没跟妈妈有过这样亲昵的动作了。是的,幼儿期,少年期,直至成年,我欠缺妈妈的拥抱,更别说吻了。

我几乎没有跟妈妈撒过娇,也很少有少女心事与她悄悄说的。我与妈妈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却是有距离少点温度的相处模式。


我以前常奇怪,我不论有多要好的同性同学闺蜜朋友,我发现我与她们少有亲昵动作。什么拥抱、摸头,就连是勾着手臂同行都很少,反正我就不习惯有太亲密的身体碰触。

她们遭遇挫折不顺,心情低落时,我就只是一旁陪着,听她们叨叨,我很想给个拥抱抚慰她们,但就是不习惯,就连握着她们的手都觉得难,会觉得皮肤发酸。

我有两个妹妹,我心里很爱她们。但我与她们也是有距离的相处模式。她们也没有向我撒娇,也不会跟我讲她们的秘密。

她们甚至有点怕我。是的,我不懂得该如何与姐妹、同性朋友相处。我有个大我两岁的表姐,我们是一起长大的。

她很爱护我。我与她能心意相同,三观一致。我与她无话不谈。但是,现在回想一下,就算这样,我们也没有亲密无间。

我不懂得如何与同性相处。我羡慕那些能与姐妹闺蜜一见面就互相拥抱,亲密无间的有温度的关系的女性朋友。


曾经有学生把我当姐姐,她跟我聊天时喜欢双手搭着我的肩膀。我高兴学生这样喜欢我,可是学生这样亲密地挨着我的身体,我浑身不自在。我习惯了一定距离的相处模式。

现在我有点明白了。我之所以没能与同性“亲密无间”地相处,原是我长期缺少了妈妈的拥抱。妈妈没有教会我与同性相处。

我在向世界敞开怀抱接收爱的婴幼儿时期没有收过同性的拥抱,因此长成的我这块是空白的,于是我便不懂得给出拥抱。

妈妈是个好妈妈,她给我生命的教育。她以她的品格、她的行为影响着我,让我长成一个正直、善良的、行为端正的人。

但妈妈不是一个善于向孩子表达爱、给予爱的母亲,妈妈作为母亲的情商不高。

也许像这样的不善表达爱,或者说不懂得表达的母亲在那样缺衣少食的年代本就是普通遍存在的。

所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80后的人回忆起童年,都会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那时候的父母都忙着去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别说心理的成长了。


孩子缺爱,就会有付出爱的障碍。但情商高的母亲,即使是物质贫乏,也能给孩子爱的浸养,给孩子丰裕的精神粮食。

老舍回忆起他母亲是充满温柔的,他母亲性情温和,不争不抢,即使在那样物质贫乏的年代,也总能变戏法的给他们弄不重样的吃的。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得到妈妈的爱越多,他心理就越健康,人格就健全。妈妈性情温和,不急不躁,有耐心,那么孩子就会平和,感到安全。

孩子得到的爱越多,感受到妈妈的正面能量越充裕,他心里就盛满了爱,盛满了美好,那么他就懂得爱并乐意付出爱。他感受到世界的主旋律是美好的、积极的,那么他心里就是阳光的乐观而积极的。

这样,他们长大成人,进入社交圈后,就能积极、理性地并能友好地处理他与别人的关系,即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等。要知道,这些关系一旦不懂处理,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问题很严重,这些问题也很普遍。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身边全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同时,我也是学校的女生心理辅导老师。

在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有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女生。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问日益严重,女生问题尤其突出。


她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她们一开始都有个不错的闺蜜,处着处着,其中一个前进的步伐加快,而另一个还原地踏步,她们的学习观、人生观开始出现不协调了。

那个原地踏步的就开始各种作,搞得大家身心俱疲往,从而影响成绩。在了解事件过程中,发现作的那些女生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特依赖对她好的人。

一旦发现对她好的人有所变化,就敏感,害怕失去这份爱。再去了解其家庭情况,发生这些女生要不是留守儿童,就是父母离异的。也就是说,她们从小是在缺乏父母之爱下长大的。

二是在她们最需要母亲陪伴,给爱的婴幼童时期,妈妈没有给够她们。所以长大后,一感受到别人对她的好,她就会把自己所有的爱给对方。当发现对方似乎像爸妈那样逃离后,她们就会变得敏感,做出极端的行为。

最近接触到的一位女生就是这样的。她觉得她的好朋友跟别人亲近了,她开始痛苦,多疑,已经开始有强迫症,无法开展高三的备考学习了。当其班主任向我反映情况时,我就估计这孩子家庭肯定有问题。

果不其然,她父母感情一直不和,最近正闹离婚。女孩成长过程,母亲的温柔呵护有多重要啊。

因为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的各种苦。妈妈的开导、宽慰与引导有多重要!而这位女生肯定是缺乏这些的。从小缺爱的孩子,是无法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人生的。

自己不健全,又怎能有能力应对这个世界!其二就是恋爱情感问题。怀春的少女多普遍。

从小有足足爱长大的女孩,她的心里装满了爱,不需要找个人来填充。那些急急就品尝恋爱的女生,就是从小缺爱的孩子。

如果有个男孩对她嘘寒问暖,马上就开启恋爱模式,身心都托付对方。

想想,一旦分手,她能理性地给自己疗伤吗?小则,成绩一落千丈,再也无心向学。重则付出生命为代价

第三,是学习压力太大的问题。这些压力是她们给自己的,也是父母给她们的。

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即使新世纪的今天,依然严重,二三线城市里重男轻女思想尤其严重。女孩从小被家庭看轻,想努力证明给他们看。

还有的就是父母的高期望。造致她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压力越大,学习期望越高,效果就越低。不断的循环,她们无法消解,心理问题就出现了。在她们最需要妈妈的温柔抚慰时,得到的却冰冷,不出问题才怪。

这三方面归结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孩子该享受母亲的爱时却没有得到,她们缺爱。长期缺爱,心里就会生病。有病没有得到及时医治,长大了就会变成了“心理癌症”。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发作。很多是不可以医治的。  

人小时候哪块容貌长不好,长大后可以通过食膳、护理,甚至是使用技术修补,使之端正亮丽。凡是身体容颜长得不太“健康”,都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补,使之有改善。

要是,小时候心灵“长歪”了,不及时修正,长大后,就会有心理缺陷。心理问题一旦形成,变成“癌症”,难治矣。


我有乐乐后,一开始,养育上出现种种问题时,我就会暴躁,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就会冲着乐乐发火,我发现那时的我真糟糕。

看了不少育儿文章,我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我觉得现在变好了。今天我问乐乐,是不是觉得妈妈表现得不错了?他说“是的”。我很高兴,说:“那我努力做个妈妈,你也努力做个好儿子。”他听了响亮地答:“好!”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有问题了,说明父母是有问题的。而母亲是孩子的医生。

她既要为孩子的身体发育负责,也要为孩子的心理成长负责。一个情商高的母亲,就能懂得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给足他们爱,让他们长成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

作者简介:杨晓玲,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一个孩子的妈妈,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有着敏感而又细腻的心,喜欢写生活感受。常常在生活中发现美与丑,却坚信美好长存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