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车为什么卖不过外国品牌,原因竟然是...

 yfpy1234 2016-09-14

 开车一族

来源:开车一族(id:kcyizu),开车族都关注的公众号

作者:拉手刹;转载请带上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每个国家的汽车品牌在本土都称为国产车,美国德国日本以他们的国产车能卖到全世界为骄傲,为什么回到中国,国产车这三个字就变味了呢? 


虽然现在国内自主品牌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会选择口碑好、做工精良的国产车型,但是如果买车的预算刚好重合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区域,依然是有很多消费者趋向于后者,原因是什么?现在由刹爷我给大家说说看我自己的观点。



对自主品牌信心不足


在众多中国消费者眼里,都有一个观念: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国外的总是要比国产好。甚至矿泉水都会有人购买进口产品,都愿意让自己、让孩子用得贵一点,感觉就放心一些。更别说汽车这样的高价产品,大多数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国外品牌的轿车,也不愿意花少一点的钱去买物美价廉的国内自主品牌的轿车。




对于国内民族工业,我们缺乏的自信不是一星半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轿车更是如此,一旦信心没了,自然打心底就会排斥,所以很多人在购车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自主品牌。


多数自主品牌没有自主意识、质量不过关


刹爷认为“自主品牌”这个词包含了自主的质量以及自主的设计,缺一不可。但是某些少数的国内汽车厂商,并没有让众多的消费者看到产品的设计有大刀阔斧的创新精神,更没有让大家看到厂商对技术上、用料上的改善和进步。




无视专利法,急功近利,可谓为投机取巧者。今天你抄袭保时捷,明天我山寨路虎,无视行业的道德甚至乎法规,让外资品牌不屑甚至乎鄙视。对于现在国内某汽车厂商“借鉴”德国某汽车厂商旗下热门车型的外观设计,而推出的一款“自主”车型,德国厂商给到的官方说法是:“对这种做法持谴责态度”。




先不管之前两方闹得沸沸扬扬那一场官司会不会在未来打起来,更不要想到底打官司德国厂商能不能胜诉,我觉得人家老外官方说出这么简洁的一句话,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丢脸的,人家已经把你当做跳梁小丑不屑一顾了,压根看不起你。



汽车在西方大多承载的是人和货,是代步工具;在中国更多承载的是个人的身份地位个性的需求,所以外观好看大气与否,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可是上面所说的国内自主品牌鼠目寸光,为了赚取眼前的利益而去迎合大众的审美:消费者喜欢什么样子,马上拷贝过来。




另外一方面,众多国家多年投资建设的国企,本应该作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可是目前这些大国企多数与跨国公司合资,以组装为主去生产产品,依赖国家政策保护导致裹足不前,没有看到市场上压力的所在。




技术的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并不是所谓花钱能买回来的。看回各大汽车厂商,由于受限于外资企业掌控,自主创新、改善技术的能力都只留在了纸面上,每个厂商几乎都有着自己的研究发展中心,但是真正做出成绩的厂商可谓屈指可数。




也不是没有值得我们骄傲的例子,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典型的战略性并购,其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吉利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好的技术。2013年9月,吉利在瑞典与沃尔沃联合成立了研发中心,合作打造紧凑型模块化架构;吉利旗下的博瑞车型,作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推出的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车型,在设计安全标准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技术取得了很大突破。吉利可以称得上是眼界宽广的自主品牌了,但是千万别忘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上屡屡突破瓶颈,还有传祺和观致这两个在外观设计上很有骨气的自主品牌。


 


国内的检测机构太宽松


作为国内唯一的碰撞测试第三方机构—C-NCAP这几年的测试结果,C-NCAP已经成为了“五星批发专业户”(满分五星),对比到美国道路安全协会(IIHS),绝大多数车型都能获得五星评价显然是荒谬的,所以对于C-NCAP的疑问越来越多。




据我了解,在美国市场各品牌车型在安全性日益提高的原因,美国道路安全协会占了很大一份功劳,由于其测试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厂商们不得不在安全性能上提高技术,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图为C-NCAP测试设备】


比方说在拉丁美洲的碰撞测试机构测试的比亚迪F0,直接打了个零分...原因是:安全装置措施严重不足。而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比亚迪F0居然能拿到3星。



【图为比亚迪F0在拉丁美洲碰撞机构现场图】




我个人认为,若果中国的C-NCAP能够学习外国机构的做法,达到最大程度的客观、中立。首先将事实摆在台面上给到消费者去了解;其次也可以使某些的确在偷工减料的国内汽车厂商被迫(即使这是他们本应该做的)去改善、改良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能对国产品牌的汽车越来越有信心。




国内自主品牌到底比不比得上外国品牌,说句公道话,给到我们中国品牌的时间的确是太少了,但最主要的,我觉得是消费者对待“国产”二字的态度需要转变,以及每个厂商都能真真正正脚踏实地,做出一些让消费者看起来顺心、用起来放心的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