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我读《纳兰词》的第八年。

 我的小夜曲 2016-09-14

大二那年,我选修了文学院的清代词人选讲,第一堂课去的时候,发现周围一大票全是女生。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特幽默,她开玩笑说到:“提到清代词人,纳兰称第二,无人敢自称第一。和各位女同胞一样,我也是为纳兰公子来的。”


说完众女生哄然一笑,偶尔夹在女生中间的几个男生,无奈摇头抿嘴憋笑。

那一学期,上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纳兰的《饮水词》。

纳兰的词用典考究,词意深刻,言词精准,说是清代第一词人,并不过分。

尤其是纳兰对于词里感情的表诉和处理,细腻婉转,动人心魄,继承自花间词派,但又比花间词派多了一份坚韧。

他善写爱情诗,尤其喜欢写花好月难圆的凄惨爱情,和绵延不绝的刻骨相思。

这不能怪纳兰,一方面是他的感情世界本就是千疮百孔,结发夫妻卢氏难产而死,留他一人独自想念。红颜知己沈婉因为汉人身份,无法和他恩爱百年,只得离他而去远去江南。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词人来说,他的创作灵感在感情低沉的时候往往会多于一帆风顺的时候。


就我个人而言,纳兰写爱情的词里,最喜欢的是他那首《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首小词大概高中时接触的,第一次读只觉得美,哪里美?说不出来。

后来冬天的时候下大雪,和家里人围在一起烤火取暖,突然一阵风从门缝里吹进来,夹杂着片片雪花,当时脑海里立马闪现纳兰的那一句“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才明白我一直觉得美,是这首小词的画面和意境美。

高中作文最讲究有没有“点金句”,如果能在八百字内写上那么一两句让老师眼前一亮的句子,那么这篇作文分数绝对低不了。

我那时候就喜欢用纳兰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用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美,暗自觉得不知道比其他同学高到哪里去了。

有一次老师问我,你这么喜欢这首词,可知道这后面代表什么?

......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懂这背后代表什么,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只懂了这里面代表的一点东西。

当我的好朋友在异国他乡失去生命时候,回来我去给他扫墓,忽觉年华暗换,把我抛得好远。

彷徨,无奈,哀愁,后悔一股脑全涌上心头,方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多可贵,多难得的祈求。



纳兰不仅善写感情词,他的悼亡词也是一绝,甚至可以说是悼亡词的集大成者。

纳兰喜欢写悼亡词,写的多,看他的悼亡词是一种极大的情感满足和享受。

他的悲,他的喜,他的泪,他的点点滴滴全都在词里。

不管是《临江仙·寒柳》这样借杨柳来悼念亡妻的: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还是《画堂春》这样被后世极为推崇的: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都可以看出纳兰在处理感情方面很到位,不拖沓不矫情,悲则悲也,但绝不烂悲,点到为止,让人品尝一下即可。

关于《画堂春》这首词,很多人不屑于纳兰,因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原句,是出自骆冰王之口。

很多人说纳兰那不叫借用,叫套用,是赤裸裸的抄袭。说一句插科打诨的话,文人之间的事能用偷来形容吗?

不管怎么样,纳兰的《画堂春》让那句话火了不是,况且就算没有那句话,纳兰就留不下这身前身后名?


和纳兰的悼亡词旗鼓相当的,是他的边塞词。

纳兰是康熙的御前侍卫,和康熙多次出巡,他见识过江南的水乡温柔,也见识过漠北的大漠孤烟。

他写的边塞词,悲壮里带点温情,温情里又透着苍凉,是清朝极有特色的边塞词人。

比如大家熟识《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上下两阙的结句,实乃神来之笔,尤其是那一句“夜深千帐灯”,简简单单五个字,将边塞夜晚的寂寥,悲怆全都赋予笔尖,力透纸背。

“故园无此声”作为全词收尾,有人嫌不够大气,像小女生一般忸怩的心态。其实不然,边塞词不一定要全是辛才子那样愤世嫉俗,踏马杀敌才好。

纳兰絮絮叨叨的温情脉脉,同样让人心里悄然。“将军百战身名裂”是好句,“故园无此声”也不差。

还比如很有纳兰特点的《清平乐·塞鸿去矣》:

“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浅梦,妻凉毕竟因谁。”

去漠北行军出塞,欢乐好似他人的,而纳兰只独有思念。思念自己的家,思念在家里的妻子。

如果说纳兰是单纯的念家人,我不相信。不然他不会写出“德也狂生耳”这样的词句。

他想念的或许是心里那个可以给自己慰藉的家,可以理解自己抱负的妻子。

御前带刀侍卫,皇上的“朋友”,纳兰明珠的长子,名震天下的才子,他的每一项身份都亮光闪闪,但有多少人能够理解那些身份之下带来的仕途不顺和重重压迫。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这是《饮水词》序言里的第一句话,看过不下十遍了,也算的上是纳兰的忠实粉了。

光明正大的谈起自己的爱豆,心里还是有点点激动和丝丝胆怯,怕说的不够多,怕说的不够好。

本来也想搞一个excited的结尾,写一句极好的诗词,但才华有限肚内羞涩,就不班门弄斧了,只说一句,《纳兰词》会一直读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