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一次,这个中秋节只为看那壮观的钱塘大潮!

 枫林小草 2016-09-14

名胜古迹

「介绍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让你每次旅游都是一次历史征途」

历史遗迹 | 名城古都|  各地习俗| 世界风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烟雨,西湖断桥,这是江南最美丽的风景。可是对于千年前的白居易来说,江南的最美回忆却是月下桂子,钱塘大潮。







江南忆,忆江南,最忆是那中秋时节,钱塘潮水汹涌奔波的场面。





在每年的阴历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潮受大海潮汐影响,会出现海啸般的大浪翻卷奔腾,腾起数米,名曰“齐头潮”,成为世界最壮观的河流潮水。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金庸《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那波澜壮阔的钱塘江之景,浩浩江水,日夜流淌,流出了一段段美丽的风景,也流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登上六和塔,凭窗远眺,钱塘江势尽收眼底。平日里看似波澜不惊、唯美壮观的钱塘江,一到八月,便会出现了气势如虹,潮水翻滚的壮阔之景。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钱塘江钱塘潮》



这首诗便是古人“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伍子胥的生日,故潮峰最高。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


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





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较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


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






涌潮的观赏不仅在于形,又在于声,也在于势。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高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一线潮

海宁市盐官镇的一段海塘    


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







交叉潮

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    


这里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南北两岸地势不同,潮头被分为两段。两潮相撞,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








回头潮

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  


这里可以观赏到“返(回)头潮”。潮水至此,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此处的丁字坝头时,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转,返窜向塘岸,让人措手不及。








半夜潮

天风海涛亭一带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







观夜潮的最佳之处是在天风海涛亭一带,为“天风赏月”之景。北宋诗人苏东坡还为此写下了这样一首诗篇:“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留得夜潮月中看”以表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