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5 热力环流(微课)

 犁地龙 2016-09-15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的形成”教学设计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鲁爱华  066006

 

教材分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但却是理解风、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知识的基础,在教材中既是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在理解热力环流知识时,普遍感觉到困难。究其原因是生活中不注意观察和联系,因此从日常实例入手,有利于直观理解,形成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分析过程;能力目标,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风、山谷风的形成以及谷地多夜雨的原因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结合起合,让有用的地理走近生活,爱地理、爱思考、爱生活。

 

设计思路及意图依托小实验将难点问题直观化;通过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引发深度思考。如,作者利用孔明灯升空原理说明气体受热膨胀会上升,从而与近地受热,气体膨胀上升建立联系;用冰块降温演示气体冷却会收缩下沉,并由此推导气压的变化,使问题进一步深入;通过边观察,边思考,边绘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热力环流的认识。通过总结,深化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通过作业题再次引发思考,课结束了,但思考还在继续。

 

微课使用建议:本微课适用于高一学生新授课的课前预习,属于问题导学课堂,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学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