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万字!穿沟壑,睡窑洞,历时三个寒暑假 | 一位“95后”清华学子“脚下”的三农问题

 夏家书屋 2016-09-15
五爷按:


年轻新闻学子为何会将目光聚焦黄土高坡?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他又是如何突破困难,寻求机遇,坚守到最后的?五爷特邀肖亚洲,讲述他与“三农”、黄土高原的不解情缘。

文 | 肖亚洲



始终觉得,不只是人与人之间,一个人与一个地方,也是存在缘分的。
 
对于黄土高原,我一直有种剪不断的情愫。大抵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子孙,骨子里有着平凡甚至贫贱的基因,也受到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影响。
 
这两部诠释了平凡和苦难的名篇和巨著,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镜像,鲜活地保存下来。《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在高三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为寻求一种精神力量,我又重读一遍。如果说今天的自己还没有过于浮躁和物质化,一定程度上是受这部巨著的熏染。
 
清华新闻学院,有注重社会调查的传统,更有浓厚的“三农”情结。前院长范敬宜先生生前“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箴言,鞭策着一茬又一茬新闻学子。此前,我的几个学长积极践行,如沙垚写了《土门日记》,李强写了《乡村八记》,曾维康写了《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都跟农村有关,曾产生过相当的社会影响。
 
这对我产生一种正向激励,希望自己成为农村问题调查实践的接力者。

影响几代人的《平凡的世界》

进入大学后,我一直在思考:以《平凡的世界》为起点,回头审视这3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昔日的高加林、孙少安们,有着怎样的欣喜与痛感?为时代大潮所裹胁的乡村,又将去往何处?
 
我觉得应该写点跟农村有关的文字。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从大二寒假开始,我先后利用三个寒暑假,一头扎进晋西石楼县农村。
 
调查首选地锁定路遥的家乡陕西省清涧县。尽管《平凡的世界》里的双水村属于虚构,但我深信,在清涧县,在黄土高原,一定能找到很多个“双水村”。我去了路遥的出生地——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路遥故居是一个典型的陕北院落,四孔窑洞,院内有三棵枣树,院门紧锁。
 
在门前踟蹰良久,我思忖着是否以此地为调研点,写一点描画转型期乡村变迁的文字。
 
村民社会用费孝通的话来说是个熟人社会,有着亲疏远近和诸多忌讳与防范,只有凭借亲友关系才能进入预定的调查现场。清涧县对于我而言,人地两疏。想了一些办法,终感难以进入。陕西清涧县与山西石楼县,中间仅隔一条黄河,清涧在河西,石楼在河东。于是我将目光投向石楼县。
 
石楼与清涧尽管分属两省,但都是黄土高原地貌,同属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板块,有着太多的相近之处,包括羊肚子手巾、信天游和窑洞。尽管分属两省,两地的根却是连着的。
 
通过父亲在石楼县的一个忘年交——张老师,利用他延伸到村落的亲友关系网络而进入调查现场,我得以从一个黄土高原的凝望者,走出固定的小圈子,走出知识结构相近、认知话题相同的单一“气场”,置身于厚重的土地,触摸那片土地上人们的心灵。
远离翠色与柔美的黄土高原

在繁华与浮躁充斥的今天,石楼似有世外桃园般的安详与静谧。置身此地,我关注着与都市和都市的红男绿女毫不相关的另一重风景——一片远离了翠色与柔美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宿命的黄土堆积成了宿命的高原,宿命的高原上活着一群宿命的人。
 
水土严重流失的沟壑,日渐清冷却暖意犹在的窑洞,陷入困境的红枣产业,游离于城乡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拼死逃婚的农村女青年,试图改变贫苦命运的青年女羊倌,渴盼电商脱贫致富的作坊主,困顿无望的留守儿童,村支书也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村,集资复建村小学的村民,借高利贷纳彩礼的农民,一年吃不上三斤肉的困顿农户,以及流于形式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失灵的退耕还林……
 
他们从乡土社会走来,在城市化浪潮下,在未知却注定艰难的命运中寻找出路,努力活出人的尊严。无论我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都无法想象出那样一个现实底层。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为什么在边远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处境还这般艰难?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缺少现成的答案,但这些往往与切身体验相去甚远。
 
置身那样一方偏僻、闭塞的天地,你或许会发现,我们在书斋里所谈论的底层,很可能只是一个文本化的底层。面对这片土地上的沉重、苦难、困顿和无奈,所有乌托邦式的想象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尽管生存于那样苦难的环境,黄土地上的人们从未丢弃坚强、执着、淳朴、宽厚和善良。这些可贵的品质,不一定是那些习惯于俯视底层群体的精英们都具备的。黄土高原上的痛和悲,总是带着温暖与坚韧,沉重却不乏希望。
 

我所能做的,是尽量以包容、客观的立场和眼光,发现和呈现一个“远未实现现代化却漫溢着现代性”的转型期乡村社会生态,解开被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的真实境况。


肖亚洲


调查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作为一个突然闯入的外来者,如何尽可能抵近被调查者的精神层面。捷径是放下身段,目光与调查对象平视。我没能真正做到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与书中记述的不少人物有过参与式接触,一起体味稼穑的艰难、谋生的不易。

 端起脸盆追肥时,才知道尿素也能在手上灼出水泡;一大早坐着满载大葱的农用车翻山越岭,随农民到县城集市销售,才知道山区人起早贪黑赚一两百块钱要付出多少艰辛;骑车跟随乡村教师翻越一道道梁峁,才知道农村教育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从内心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就能消弭生疏与隔阂。 

一开始不大能听懂方言,睡不惯硬邦邦的土炕,咽不下粗粝的杂粮,挺不住九曲十八弯山路的颠簸,抗不过夜晚频频光顾的孤寂感,但慢慢就好多了。我时刻提醒自己:你不是来旅游、来做客、来视察的,你就是来吃苦的,要成为黄土高原农民历来自称的“受苦人”,除此,别无选择。调查结束后,我粗略一统计,共在农家窑洞借宿31次。 

我深知写下的二十余万字,算不上学术著作,严格说来只能算非虚构写作,充其量只是一个西部县域局部微观层面的现状纪实,试图回答乡村在今天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它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与发展问题?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性困境,实质是发展问题,表现为发展的困境,最根本的表现在于乡村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对农村现实了解越具体、越深入,会越感惶恐:现实的乡村,远不是我们坐在象牙塔里想象和谈论的那样光明或暗淡。 

黄土高原之行,令我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我视之为一种厚重的积累,以及精神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它成为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决定了我的世界观中或将多些不一样的成分。 

这便是晋西黄土高原农村赋予我的财富,将终生受用。



(编辑: 阿城)


小五爷园
清华园内专职深度观察
篇篇都是原创,天天都是独家。
我们的主张是:“发出清华园内自己的声音,靠谱地热爱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