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文是技术分析系列文章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如有不明白之处,可以在前面的文章找到答案。本系列文章是当前市面上少见的系统性技术分析教学资料,非拼凑、非复制粘贴,是本人对十多年交易生涯的系统性感悟和升华。本人对本系列所有文章拥有无可争议的绝对版权,任何转载请注明“浪波万出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时间周期角度看K图,会看到不同的效果。对整体K图的分析有两种视觉方式:组合方式和分解方式。 组合方式选择低级别为起点,由低级别段组合为形态,再由形态组合成更大的形态,从小到大层层扩张。相关理论可参阅缠论、混沌分形等。 分解方式选择高级别为起点,由整体K图分类为形态组合,再对具体形态进行细分为N个段,再进一步细分段的内部结构为更小的段,从大到小层层推进,如抽丝拨茧、庖丁解牛。完全采用分解方式的理论基本没有,因为分解方式是站在历史角度分解已经完成的趋势,被很多人认为是马后炮理论,完全无用。 在本人的分析方法中,采用分解方式、组合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分解方式用于结构定位、交易策略,组合方式用于趋势追踪、风险控制。 虽然组合方式、分解方式都可以将K图结构整理为N个层级,但并不是每个层级都具备交易参考价值。 一定存在某个层级的K图价格形态(主要是趋势),相对其他层级规律性很强,交易信号很准确;而低于该层级的情况下,层级越低价格形态的规律性越弱,交易信号的准确率越低;高于该层级的情况下,层级越高价格形态的规律性虽然存在但交易信号的迟钝现象严重。 因此,在多个层级之间比较之后,产生了结构K图的最优层级。这个最优层级是在K图的变化过程中逐步跟踪找到的,而非分析者固定的自我设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交易品种、指数,其趋势形态具备自己独特的最佳层级,需要我们去发掘、去适应,这是技术分析的魅力所在。 ----------------------------------------------浪波万出品,2016年8月于万州。 |
|
来自: 浪波万 > 《浪波万技术分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