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刘白杨诗词的接地气性

 杏坛归客 2016-09-15

 

读完刘白杨的诗词,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接地气,有“元白”之风,虽不知文学为何物的老妪老叟听了也不难理解。因此在我在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接地气”是刘白杨诗词中最重要的特性。因此,在这里就刘白杨诗词的“接地气”性做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接地气”,乃一民间用语,意为大地富有无限生机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地气”,辞海有解:曰“地中之气”。其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升腾”。树木“接地气”,枝壮叶茂,参天挺拔;花草“接地气”,葱翠欲滴,争相吐艳;庄稼“接地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接地气,就是接触大地的力量、大地的气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所以,接地气的人,会很亲切,很自然,很随和。接地气的诗,是富有力量,富有生机,不晦涩,不做作,平易恬淡,自然而然。晁补之曾称赞张耒的诗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我于刘白杨老师的诗词亦作如是观。《庄子·刻意》篇云 :“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 :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恬淡无为是天地、道德之质,这正是接天地之气的本真状态。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刘白杨诗词的接地气性做一个挖掘:

一、题材接地气

《尚书·尧典》中有语“诗言志,歌永言”,诗是抒发心志的,并非凭空而出。清·薛雪《一瓢诗话》中也说:“诗不可无为而作,试看古人好诗,岂有无为而作者?无为而作者,必不是好诗”。因此,诗是有主题的,宋·阮阅《诗话总龟》说:“诗不着题,如隔靴搔痒”。因此,诗歌作为一种抒发性情,表达心意的文学体裁,其是需要有主题的,主题的内容就形成了诗的“题材”。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正因诗有如许多的作用,才使得诗歌的题材更加多样化。刘白杨的诗词题材之宏富,种类之繁多,非常人所能比拟。

在这些宏富的题材中,所咏所抒发的并非是离生活很远的事物,而是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如我们平常虽常喝却未见诸题材的胡辣汤,刘白杨就能将其“喝”成“汤里依稀余旧影,犹为丰稔照流光”的怀念。还有国家重新设定的法定假期,也是几乎无人入诗的,而刘白杨却能为这个新规叫好,写成《五绝·赋得“为新法定假日叫好”限韵》诗。对于驴,我们向来不像对于马、牛等家畜一样有所偏好,马有奔跑之力,古代各种骏马如“骅骝”、“的卢”等为后代文人所喜爱,因而吟咏者特多;牛有勤劳、谦逊的美德,以及常与童子相伴而为文人所唱颂,但是驴却是很尴尬,其多为骂人时的常用语而出现,因此虽为我们熟悉的动物,却吟咏寥寥,但刘白杨却能咏出“人间小路悠悠走,一任风中说毁誉”的美德。还有其女儿学步时跌跤,也让其父爱大发,不禁写成“人生哪有不摔跤?但教记得今天事,再看明朝步步高”的人生哲思。而现在我们每人手中都使用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们中有多少人为它写过诗呢?刘白杨却有这个心思,他在《十样花·手机屏保》中说“电去笑容绽,来电显,明眸睐。”

而对于当年旭日阳刚因为翻唱《春天里》这首歌而走红,也引起了刘白杨对民工的特别关注,他用《钗头凤》填了一首《代民工语》,因为诗用情真挚感人,下面全部录下:

春天里,春天里,几多回忆都勾起。家乡路,怎归去?车流无绪,向谁低诉?误!误!误!  歌声已,歌声已,歌声尽处仍寻你。前途阻,托风语:中庭慈母,荒坟先父。恕!恕!恕!

民工题材,古时因为没有民工,所以不曾涉及。而近些年诗坛也涌现出了专门写民工题材的诗歌。刘白杨本人并非专门写民工题材,但这首词,却将民工的心境刻画的催人泪下。在民工题材里绝对是难得的佳作。作者首先写春天里,这既是“春天里”这首歌,又是春节这个时令的描写。然后引出民工返乡这件事,由于春节春运,车多人多,又有大雪冰霜等未知因素,不能回,或被耽搁回家过节的事时常发生,而民工却无处诉说。作者用简单凝练的笔触描绘这一场景。当《春天里》这首歌唱完的时候,又回到现实,去寻找亲人而不能得。因此只能托春风向家中的母亲,和已经埋入黄土的父亲说声“原谅你的儿吧”。

本诗在语言的表达上紧扣民工的语气,在内容的选择上则紧扣民工过年回家的这件事,对民工的心情进行了巧妙刻画,使得这首词在回环的吟咏中触动人们的内心,怎能不接地气?

除了上面举出来的这些题材,还有很多题材都深接地气。如《七绝·答客诮》、《解红·发廊女速写》、《醉公子·埙与夜游神》、《情人节罗纳尔多退役》、《邀友注册长安诗词论坛有赠》、《有客食袋鼠随感》、《应世园会保洁员慰问联欢会题》、《一剪梅·英国威廉王子婚礼观感》、《忆汉月·纯翠小区如期收房》、《醉花间·研讨会后教授画像》、《诺诺暑假素描》、《更换手机铃声》、《点绛唇·张柏芝》、《寿阳曲·村选》、《醉花间·戏说525路公交点》、《题全国政协会上巩俐张艺谋前后排照》、《纱窗恨·网络游戏测试前生为诗人,为赋》、《一落索·河南人说》、《为保钓义士题》、《哀芦山地震》、《科二考训场即景》、《诺诺山下见小猪,语余有记》、《调笑令·耍钱场》、《平安夜致女儿》、《次韵刘泽宇兄》、《会交大博导金中诗友》、《三十八岁生日得新房贷获批通过,赋得本意》等等,无不是与时偕行、随感而发,深接地气。

刘白杨诗词题材的接地气性,正是“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谢榛《四溟诗话》)的英雄气象的体现,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敢、不会、不能去写上面的这些题材的,但刘白杨却俯拾即是,这正是其诗词中重要的风格特色。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也说“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而后为我之诗。”以此观刘白杨的诗词,其在题材上已经胜之一筹。

二、用语接地气

《礼记·乐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发言、道志,所指向的就是用语。用语,指的是诗作的总体语言特色,是一首诗气质的体现。纵观刘白杨诗词,其几乎所有诗作的气质都是相通的,即接地气。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说“诗品出人品”。孟子《万章下》中特别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在知人论世的同时,其认为诗要“以意逆志”,即从诗作中揣摩感受作者的心思情志。从刘白杨诗词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作者的情志和气质,尚平淡,法自然。而这种平淡、自然,正是一种接地气性,不接地气,就很难出乎自然,止于平淡的。这与当下很多诗词作者崇尚艰深晦涩、引经据典,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能够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从这一点来说“元白”之风更浓。如《减兰·诺诺夜哭思母语录》一首:

拨通电话,有大灰狼都不怕。我要妈妈,小蒜清晨已发芽。  叫声诺诺,到底今天还是昨?赶紧回来,我就成为好小孩。

词中四句话,是对生活话语的描述,可以说就是作者对女儿诺诺原封话语的搬用,毫无斧凿痕迹。但却把诺诺想念妈妈的模样形象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读之不禁对诺诺产生了无比的爱怜之情。这首诗用语平白如话,四句气质贯通,并无跳跃断裂之感,可以说是接地气的代表之作。与诺诺有关的另一首词《一剪梅·为诺诺还愿》则特显父爱的伟大:

菩萨观音且听真:愿未偿还,错有原因。年来生计数斤斤,二两繁忙,八两艰辛。  生小娇儿苦几分。虽说平常,毕竟伤神。还祈魔病认清人,所有灾殃,都降吾身。

整首词,就是向观音菩萨解释为什么没有还愿的原因,依然是用口语话的语言来表达,平淡而亲切却不失真挚。在寻常口语的铺陈诉说中却是满满的心酸,最后祈愿让所有灾难降到自己身上,则十分凸显了父爱的真挚伟大。同题材的还有《宫中调笑·哄诺诺入睡口语》:“乖宝,乖宝,夜晚甜甜梦好。河边几只绵羊,心中数到课堂。堂课,堂课,那里还来几个。

除了口语性的单独表达外,刘白杨的诗词还引入了对话这种接地气的形式。形式与语言结合起来,则更能凸显其诗词的接地气性。如《醉公子·埙与夜游神》:

“心上百千孔,歌里谁人懂?”路上问行人。“夜游一位神。”  “长夜多几个?只剩君知我。”“我有一枚心,何方可寄存?”

埙在诉说抱怨没人懂他,他问路上的行人是谁,却原来是夜游神。埙叹道:只有你懂我啊。听了埙的话,夜游神却也自我哀怜起来:我懂你了,我这颗心却要向哪里寄存呢?这种神游般的对话使得这首词妙趣横生,却又发人深省,每个人都有一段寂寞,神也不例外。作者仅仅是将口语精简了一下,就成了一首富有哲思,饶有趣味的词了。

而在写《天葬台》这首时,其用了一个象声词,来表示一种画面感,可以说不仅形象生动且构思别致。其云:

郎木寺头天葬台,灵魂归去待轮回。

游人只管寻图画,咔嚓声中秃鹫来。

咔嚓二字,很是接地气,将游人与秃鹫,生与死瞬时联系了起来。非有妙思不能得,非有奇想不能来。

当然,刘白杨的诗词不仅仅只有在写生活中的事或物时,用语才接地气。而是说其无论写什么,这种接地气性就像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字里行间,这就是其诗词的天然特性。如以下几首:

浣溪沙·感怀

蝶梦无端懒问庄,醒来只有鬓如霜。于无声处听流光。  肝胆人间输底事?江山纸上画阿房。一行青碧惹垂杨。

七绝·解睡

往来天地大阿房,行到云间便是床。

哭笑今生谁替得?一抛明日到身旁。

浣溪沙·写意春天

归路东君入眼迷,春风词笔惜红衣。一痕山色一痕溪。  已被晴光分远近,还由眉黛认高低。女儿笑语是依稀。

我以为这几首诗词不仅深得自然平淡之趣味,而且不失典雅中正之情性。典雅恬淡相互衬托,使得诗词的气韵流畅又悠长,用语从容有节,不浓不淡,很是相宜。其中心性,很有北宋理学奠基人物程颢的风范。我们对比一下程颢的诗:

秋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作少年。

在立意上,刘白杨的《浣溪沙·感怀》和《七绝·解睡》二首与程颢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表现的都是闲淡的生活。在用语上,刘白杨的这两首诗和程颢的诗乱在一起,几乎是雌雄难辨。二者所差,唯在境界上,刘白杨虽不是理学中人,写到“一抛明日到身旁”的境界,已足堪钦服。而程颢作为理学的开创性人物,其人生哲学就是“观天地生物气象”,他常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正是其接地气的表现,刘白杨的诗词中正有程颢的“生物气象”,是一种出乎天地的生意,趣味独具。

其他类似用语的诗还有很多,譬如:

七绝·说史

天下已无刘与曹,青梅空老醉翁操。

哓哓只有闲人嘴,笑共东风说虎牢。

七绝

十里春风诗满街,画图今始为君开。

人间天上能忘我,明日携将云锦来。

三、修辞手法的接地气性

宋·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这种活就是接地气,接地气才能活,要想诗词“活”起来,就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认为:“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里所说的“立”,其实就是要求诗歌语言是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的,而不是抽象无活力的。修辞手法就是为了让诗中的字“立”在纸上,立在纸上才能接地气。那我们看看刘白杨是怎样让诗词中的字“立”在纸上呢?

刘白杨的诗词中各种各种修辞手法都有,其经常使用的但是能让其诗词读起来接地气的却是以下几种:

首先,是反复。诗歌中重复某些句子,以加强语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反复。反复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情景与气氛,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读完刘白杨诗词,你会发现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可能并非其刻意而为,是一种不自觉的写法。其中大量诗篇运用反复的咏叹来表达,使人印象深刻。如:

秋风月·自我打趣

本想作枝花,却是从前我。又想化阵风,恐也非为我。  只好到诗坛,寻觅原来我。花月雪风中,个个都如我。

这首《自我打趣》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反复强调“我”,我的四个心态变化,在否定了自己之后,转而投奔论坛看诗友是如何,却发现他们个个都是像原来的我一样。言为心声,这对“我”的反复形容,使得我在时空上有了穿越,将往昔的我和当下的我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对自己的打趣,这也让本诗读起来饶有趣味,似感同身受。还有一首是写情的,而且是紧跟时尚潮流的情,即年轻人特别注重的“1314”这样谐音“一生一世”的日子。

减兰·20132014跨年感兴

一三一四,只有今生今一次。一四一三,明日都成昨日函。  一生一世,可得人间留一字?一世一生,撩拨心弦唯有情。

这里作者对“一三一四”和“一生一世”分为上下两阕,进行描写上阕紧扣时间,下阕紧扣爱情,将“一生一世”这种对爱情的美好期愿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中反复,使诗词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也突出了“情”这个中心思想。这种语言的反复具有与旋律类似的美感,是符合人们的认知特性,因而使得诗歌读起来很亲切随和、接地气。

使刘白杨诗词接地气的另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法是反问。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这种修辞刘白杨运用的甚至比反复还要多,还要精到。不信你看:

卜算子·心情

荒野长心情,零落无人捡。望眼迷茫向远方,有无中,诗片片。  何处是来时?何处能看见?何处前程更向前?只有风翻卷。

本诗下阕连用三个反问,外加反复,将迷茫的心境呈现在眼前,是李白“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温柔写照。而与此类似的是:

如梦令·花湖即景

谁是谁之倒影?谁是谁之风景?行走在何方?如真如幻如梦。情境,情境,沉醉几时能醒?

这首小令总共六个短句,作者运用了四个反问,把身临花湖的情境描绘的如梦如幻。我们没有看到作者描绘花湖的一草一木,但我们能分明感受到花湖景美。为何?因为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外加反复的修辞手法,使得我们在作者的回环中不自觉的被带入那个情境。这正是作者修辞手法接地气的地方。

与上面这两首相比,将反问运的得更淋漓尽致的,可以说是反问修辞代表作的应该是下面这首词:

遇仙楂·悼友人孙德志

可是此人间,污浊不堪受?可是彼灵台,又缺忠和厚?  不是两心通,怎会这时候?唯有电波传,还问能知否?

通篇反问,却是通篇的沉痛。一问一悲伤,一咏一沉痛。作者对友人骤逝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真的不须回答,便痛在其中。这就是刘白杨运用反问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是真接到了地气,不然怎会让读者为之黯然。

再一个比较凸显的接地气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拟人即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这种修辞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同时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拟人就是将外物与人的情态思想等相嫁接,使所表达之事物形象生动的呈现在眼前。这自然能使诗词读起来接地气。刘白杨的诗词中,这样的修辞手法亦可以俯拾。如:

七律·老皂荚树

无语佝偻立百年,讵知长命只因残。

低头曾避清家斧,裂肺能销民国烟。

起落半街来眼底,苍黄几度到心间。

当时皂荚无寻处,都入村书第一篇。

这首虽然是描绘皂荚树的,但开篇就直接“无语佝偻”,引入一个老者的形象,把皂荚树的年代和形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然后用“低头”、“裂肺”来说明避过了不少灾祸。然后又写了街景尽收“眼底”,世事的变化又几度印到“心间”从反面描摹了皂荚树的历史。最后写了皂荚树的用途。全诗除了最后一句,前面六句都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皂荚树的,将皂荚树的年龄、历史、还有为何“长命”等原因,都勾勒出来了。就像了解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样,因而感觉到亲切随和,这正是此诗的魅力所在。类似的还有《天仙子·梅花》:

悄立崖头听雪语,我心已向风中许。谁将情节作传奇?陈陈事,留说与,五万年前曾记取……

作者将梅花比拟为“我”,“我”是悄立在悬崖边上,听着风霜雨雪。而这样的情态,且被诗人写入传奇。这里很显然是化用了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里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句子。本来立意已经相当不多了,但作者更绝妙的是,接下来写“我”觉得这样的事,在五万年前都已经这样了,你现在才写。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这不正是陆机《文赋》中所言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纵使作者“心游万仞”,但仍扎根于地气,从而将梅花描摹的独具匠心。作者将梅花比拟为“我”,思通千载的刻画了悬崖上的梅花。这对事物的精准把握,正是一颗敏感的诗心,做到这些,就需要达到龚自珍所说的“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的境界。人诗合一,不知何者为人,何者为诗,也正是诗词接地气的一大因素。

还有一些拟人的诗词,如前文提到的《一剪梅·为诺诺还愿》中有“二两繁忙,八两艰辛”一句,就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来突出繁忙和艰辛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其他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重叠等也在刘白杨诗词中多有涉及,像《西江月·回首长安》中就用瑰丽大胆夸张的想象勾勒了一个心中的盛世长安:

拂去咸阳尘色,穿过灞柳风烟。蓦然回首已千年,记得海枯石烂。  借我三生肝胆,还君一个长安。天荒地老有奇传,化作歌声飘远。

以及《雪花飞·街景素描》中运用重叠的手法,将街景中拥挤的人群刻画了出来:

站站挨挨挤挤,裙裙玉立亭亭。颗颗棉球滚滚,种种心情。  二三称超市,一行冷舞厅。小巷门前摊位,热气正腾腾。

但总的来说,能使刘白杨诗词读起来具有接地气之感的是反复、反问、拟人这三个是其修辞手法。


   
四、总结: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诗要避俗,更要避熟”。意思是是别人嚼过的话题、用过的意向、说烂的词句,我尽量不用,要找一些新奇的不常用的来写,即标新立异,这样才容易写好。

但反观刘白杨的诗词,却打破了这种“避俗避熟”的定律。第一,刘白杨诗词的用语简单平易、通俗易懂,有些甚至口语入诗,就“避俗”这点,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正因平易才接地气。第二,刘白杨诗词的题材众多,可以说是不“避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某些诗是因为不“避熟”而读之寡味,但相当一部分的是是具有可读性的。另外,其用语皆是平常之语,一点儿都不生。第三,分析刘白杨诗词为何能在不“避俗”,不“避熟”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可读性呢?原来是在构思上,其的确做到了“避俗避熟”。因为构思的巧妙奇屈,使得原本通俗的文字,熟悉的词语,焕发了新的生机。这就是其接地气却不落俗套的根源所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所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刘白杨的诗词正是通过精心巧妙构思而“得前人所未道者”,使得诗词在通俗中显出异样,在平常中看见奇屈,在平淡中陷入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