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画了一幅《皓月当空》,给大家赏月助兴!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9-15

 今天中秋我亲手画了幅画名叫《皓月当空》,配上科比演奏的《月光曲》,送给大家为大家赏月助兴!公众号未来也会在音乐与其他艺术,比如绘画、建筑的沟通上加强学习,与大家一起进步,下面请大家欣赏《皓月当空》:

《皓月当空》

以下是一位美术鉴赏家对我的这幅作品的评析:

“看到这幅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它充分利用广袤无垠的空间与体积有限的月亮之间巨大的反差营造出了一种让人窒息的虚无感表现了作者对宇宙时空的深深思索。这无疑会启发欣赏者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渺小的个人在无穷宇宙中的地位。作者开创性地使用了西方式极简主义与东方式留白相结合的画风线条简单明快结构看似无所用心却暗地里符合黄金分割的审美原则。寓繁于简余味无穷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堪称二十一世纪第一名画!”

——谨以此画作祝关注、转发和阅读公众号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谈绘画与音乐的联系的文章。过节伴着具有学习成长性的休闲娱乐,再好不过了。

科比弹奏《月光曲》

《神奈川冲浪里》谈绘画与音乐的联系

人们常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音乐与美术这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虽然各有自己的领地,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能共同陶冶人们的情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人们热爱美、热爱艺术、热爱生命的热情,并不断使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古今中外的名画名曲,每一个创作它都不是单纯的在其自己的领域内存在的,画中流露着律动美,曲中洒脱着色彩曲线,才能称其为好的作品,这也就充分说明了两门艺术的融合,渗透的发展。

纵观今天绘画,音乐界的名曲名画,欣赏者研究理解的内容已不单单只是作品或者绘画音乐本身,懂行的人能从艺术的大层次解读作品,画中的节奏律动美,音乐中的线条色彩美,都在作品中显露无疑。现今的画家音乐家写作,也都越来越注意到两者的交融创作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才是作为“同门中人”的和睦,欣欣向荣的大好发展趋势。

(一)绘画中的音乐表现;音乐中的视觉效果。

音乐与绘画被称为姐妹艺术,音乐只能称为绘画的妹妹,因为它依赖于次于视觉的听觉,而绘画凌驾于音乐之上,因为它不会方生即死,像音乐一般相反,它经久不变,虽然事实上受限在一个平面上,但却栩栩如生。即使是昙花一现的美,也能被生动地保存。音乐能表现万物的形象及精神。绘画也同样能充分地表现出万物的真善美。诗人说:“音乐是流动的诗,而绘面是可读的更能发挥个人想像的和更能拓展空间思维艺术的更美的诗篇。”

“色彩是琴键,眼晴是琴锤。灵魂是紧绷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只要敲下一个个的琴键,就会触动心灵最深处的悸动。”

这是抽象派艺术大师康定斯基所一著《论艺术里的精神》中的一段文字。在这里,康定斯基用极其生动的比喻,以音乐为契机,描绘出画家在创作时的心灵感受,表明真正的艺术,不是以简单描摹自然美感为日的,而是以强烈地抒发和言泄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与激情,尤其是艺术家“心灵最深处的悸动”为出发点,传达出画家的内心情愫和对自然的真情实感。音乐创作如此,绘画创作亦然。

  

《艺术中的精神》是康定斯基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这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绘画与音乐从理论上讲,似乎是两门不同的艺术门类。前者是通过富有魅力的线条与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而后者则是通过音乐优美的节奏与旋律给人们的听觉感官以刺激。但人们在评论绘画作品时,又经常喜欢用“节奏感”、“韵律美”这样的词句,诸如“观赏这幅画竟然像欣赏一首乐曲那样令人心醉”“这张画节奏感很强”等等。生活中,人们欣赏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仿佛置身在深邃幽远的蓝色月夜,从莫扎特明快的乐曲中感受到生机盎然的绿色春天;梵高在他完成的一幅秋天景色的油画中,设想演奏出一部黄色交响曲;蒙德里安从音乐的感受中联想生发,创作出一著名的绘画作品《百老汇的热门音乐》;保罗·克利则把音乐注入绘画,使他成为杰出的天才画家和音乐家……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 》

  

可见,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一幅流动的优美的画。而这幅画则是用音符当色彩、旋律当线条所描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感悟观赏的心灵之画;同样,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又是一部凝固的乐章,心有灵犀的观众会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强烈的韵律与节奏,使人产生无限丰富的联想。而这种绘画中的音乐感表现的是无数画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和追求的理想境界,因而,这一点也是绘画艺术打动观众、慑人心魄的奥秘所在。

康定斯基《和缓的跃动》

  

(二)绘画与音乐的对应性

绘画与音乐在整体结构和外部形态上有一定的对应性。美术作品的构图与音乐作品的曲式、节奏等结构形式对应;美术作品的线条、造型和音乐作品的旋律相对应。而音乐与色彩的对应关系就更加密切,物理学家牛顿就认为,音乐中的C, D, E,F, G, A, B这7个音的音高,分别相当于“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在音乐中和声和音色可以渲染色彩,而和声、织体、调性的变化可以造成明暗、深浅、疏密、浓淡的色彩变化。现代音乐体系包括约100多种按长短、高低、音色和强弱来确定的音调,这些音乐符号的组成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是“富于音乐性的声音构图。”

 

法国作曲家梅西安曾说过:“要理解我的音乐中的音色和声及声音的组合,你就必须热爱色彩,对色彩敏感,懂得音乐和色彩的联系。”“音乐的过程就是声音和色彩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音乐和美术之间有一座互相贯通、联系的桥梁。

(三)绘画与音乐的本质联系:

   

绘画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艺术形式,音乐在其表达效果方面,对于欣赏者来说更容易与绘画联系起来,故而有音乐中具有绘画性内容之说。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刻意追求视觉上的效果,音乐体裁中的交响音画、交响素描等形式显然是受绘画创作的影响,例如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三首交响素描,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的交响音画,还有贝多芬创作的第六交响乐《田园》等,都用优美动听的旋律、生动形象的音乐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景象。欣赏这些作品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根据古曲《夕阳萧鼓》改编的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富多彩的情景组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近与远、景与情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和诗情画意,引人人胜。同样,我们也可以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名画中用眼睛“听”出美妙的乐章。宋代画家李迪的《雪树寒禽》里没有风声,也没有鸟鸣,只有雪花在溟溟空际飞舞,显得闲适而安静,然而那节奏鲜明、富有弹性的树枝的摇动,由根至梢曲转回环,恰似瑶筝弹出的一串音响飘向天空,充满诗意和音韵。

李迪《雪树寒禽》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绘画与音乐的紧密联系,在艺术这一大家庭中互相影响,互相汲取精华,繁荣的发展进行着。我相信,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他们会携手走的更远,更美丽。(转自扭曲的机器的博客)

《聆听音乐》之“印象派音乐和异国情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