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到了唐朝,中秋就成为了固定的节日,一直盛行到现在。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很多人都听过了,而我们的顾问刘家骅老师讲,他小时候听父辈们讲过一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啵。到底是什么咧?马上来听他摆一摆。 故事发生在元朝,当时我们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 [《摆古》顾问 刘家骅:他对我们汉族的统治,要求很残酷,家里面不准有铁器,每十家才用一把刀,只要有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讲话,他就认为你图谋造反,就把你抓起来,有点还要杀头。所以中原汉族人非常反感,总有人纷纷起义,要推翻元朝残酷的统治。] 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他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索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刘家骅:谋士刘伯温就给他出了一个计策,就喊他们的下属做了很多饼子,这个饼子的里面就夹一张字条,字条上面就写了“八月十五夜起义。”因为当时可以送饼子到各个家庭去。] 就这样,内有玄机的月饼被送到了各个义士手中,大家各自做好准备。 [刘家骅:到了八月十五的晚上,这些义士和各个家庭就对统治他们的外来的民族进行厮打,赶走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将月饼作为赏赐分发给所有人,全体将士与民同乐。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不过咧,不同地区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说法。 [刘家骅:我到过厦门,厦门又有他们的讲法,他们认为八月十五是郑成功带兵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所以他们就庆祝这个节日,所以厦门那边他们是从部队里面传出来的,有一种叫做“博饼”游戏。] “博饼”是闽南地区庆祝中秋节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颗骰子投掷的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们未来一年的运势,如今,“博饼”也成为了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呵呵,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不管是什么样的传说,在现在的人看来,中秋节都是个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让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享受这一刻的温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