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是战争之神。而重型榴弹炮更是其中的王中王。大口径重炮威力大,是敌人的噩梦。而战斗民族的炮兵更是傲视全球。其在全球散步最广的重炮非D20 152毫米重型榴弹炮莫属。 提到D20,你可能不太了解。其实中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广泛的66式152毫米重型榴弹炮,就是D20榴弹炮的仿制品。D20是整个冷战期间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重型榴弹炮。 二战期间,苏军的主力重型榴弹炮是ML20式152毫米榴弹炮,也就是SU152自行火炮的主炮。其巨大的威力让德军损失惨重。苏军一般将ML20配属到集团军下属的炮兵部队中,或是独立的炮兵团、旅和炮兵师,在战役中集中使用,用密集的弹雨把德军阵地彻底摧毁。但战争结束后,随着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ML20因为身管较短,射程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其重量重,机动不便,也是一个不利的地方。苏俄位于斯维尔德洛夫的彼得罗夫第9炮兵设计局开始设计新式的152毫米重炮。最终,D20式152毫米重炮横空出世。 D20可谓是对ML20的完全升级版本,从炮管和炮架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其身管加长,射程达19公里,算是当时152级别重炮中的佼佼者。至于威力,这里更需要详细说说。 一发152榴弹有多重?答案是40多千克,也就是90多斤,这已经相当于一个略廋一些的人的重量了。这还只是弹头,152毫米炮采用分装弹药,容纳发射药的发射筒还要另外装填。这样算进去,整枚152毫米炮弹已经相当于一个强壮的士兵的重量。如此巨大的炮弹被打出去以后,炸出的弹坑直径根据测算为34米之巨!以炸点为圆心,50米半径内持站姿冲锋状态的步兵都将遭到冲击波和弹片的惨重杀伤。这个数字很夸张?举个例子,炮火支援一般能跟随己方冲锋的一线部队延伸是最好的,苏军冷战期间的作战规范明确规定,步兵战车都必须离152炮覆盖的炸点300米外才能保证不误伤,步兵最好要离开炸点500米才能绝对安全。 D20在炮架上配备旋转用的圆盘,脚架上有轮子,在战时,可以把火炮撑起来,以圆盘和轮子实现360度环射。其配备有直射瞄准具,在危急情况下还可以用来打坦克!被一发152毫米炮弹命中的坦克,基本就被炸成零件状态了。 D20 152毫米榴弹炮全重不到6吨,一般采用克拉斯式重型牵引车牵引。按照70-80年代的苏军编制,每一个步兵师中都配备一个营也就是18门的D20榴弹炮。坦克师中则配置2S3式自行火炮:也就是D20装载到了通用履带底盘上。独立的炮兵师、团的装备数量则更大。 D20在冷战期间被苏俄广泛援助和出售给友好国家。整个东欧阵营的国家都将其当做制式装备,很多国家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中国在50年代末获得了D20的技术,仿制出了著名的66式榴弹炮,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扬威。直到今天,66式榴弹炮仍然广泛装备解放军的牵引炮兵,在各种镜头中亮相频繁。在中东地区,D20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 比起具有贵族气息的美国火炮,苏俄火炮可能没那么精密,但价格合适,朴实耐用,而且威力强大。俄国的武器制造哲学也是如此: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保证最重要的性能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