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夫兰演奏的巴赫《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西纳 2016-09-16
search

历史的淘洗是无情的。在浪漫主义已成滥调的今天,如沙弗兰这样的大提琴诗人,已是难觅 

这位严谨的大提琴家,甚至练琴也不忘换上礼服,他有着俄罗斯诗人特有的气质,他用大提琴所呈现给世人的巴赫,苍凉凄丽,但却丝毫不见矫揉造作之意,整体弥漫着一股俄罗斯诗人方有的情怀。这种俄罗斯所特有的诗人气质,绝不是沙弗兰的特有之物,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是如何孕育了这么多高度自由的灵魂,他们一旦体验到历史与个人的苦难、悲情,就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即使音乐,也总会以非常个性的方式潺潺而流。

今日重听其在六十年代的录音,仍属精品。他将浪漫主义的情思发挥得淋漓尽致,欲说还休的高尚之道,让人总想知道,他到底在倾诉什么。而用他自己的话说,对我而言,音乐内部的热情,以及它特有的戏剧性、乃至于悲剧性,理解了,就可借此来完整的表达自己。” 
他没有索尔仁尼琴的反叛精神,也没有条件像罗斯特洛波维奇挟海外隆誉荣归故里的辉煌。但是,对于沙弗兰这位大提琴诗人而言,这些注定只是个人音乐世界的自我体验,他在1993年的告别演奏会,没有任何媒体进行宣传,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演奏厅座位,只不过坐满了五成而已。 沙弗兰晚年无限落寞,在落寞之中精力仍然不减,练习仍然频繁,身上所拥有的那种难于企及的热情,在身后,仍然让他成为闪耀在天际的一颗明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