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待一切事物的时候,往往带上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还坚定地相信那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只会让自己内心不安,只会让我们被烦恼所缠绕。
烦恼常常影响我们的内心。当烦恼生起时,我们便失去了控制能力,心神散乱,行为失控。一切烦恼从根本上说,是我们的贪嗔痴所引起的。
当欲念、怨恨、嫉妒等烦恼紧紧缠绕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伤害最亲的人,比如父母妻儿,甚至伤害自己。

因此,当别人发脾气攻击我们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实是烦恼控制了这个人,成为情绪的奴隶。这时候,我们应该有同情悲悯心,并使自己生起忍耐心。
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一天,佛陀路过一个小村庄,一些人对他口出秽言。佛陀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说:“谢谢你们,但我今天还要赶去下一个村庄。”其中一人觉得不可思议,说:“难道你没有听见我们骂你吗?”

佛陀说:“我不会被别人的嘴巴所控制,也不会对别人的情绪做出反应。我是情绪的主人,不是情绪的奴隶!”
我们清净心被烦恼之垢所染污,会出现情绪冲动与愤怒。通俗的说,就是无明,没有智慧,人在发怒是,智商接近于零。
我们应当用智慧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修习忍辱并不是接受别人说的任何东西,而是要有慈悲心,同情心,理解别人在那时候的困顿,令自己心胸变得更开阔。 
每个人都有本足具清净的自性,只是被贪嗔痴三毒所害。我们应该对所有的众生生起善心和慈悲心,尊重每一个人,对待每一个人充满爱心和宽容。不分亲疏,没有分别,一视同仁,这就是佛陀传授我们的平等慈悲心。
我们不论遇到多么恶劣的境遇,心里都要明白,即便焦虑万千也无济于事。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遇到不好的境遇时应该这样想:
对不好的境遇,自己能够改变也罢,不能够改变也罢,最终的结果仅仅是这两个。假如自己能够改变的话,就不要焦虑;假如自己想改变它,却又无能为力,焦虑又能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