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情绪的奴隶”变成“情绪的主人”(二)

 思明居士 2022-04-03

“沟通问题”,一向是网络搜索的高频词。《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主张——我们要通过客观的观察(而非主观的评判),感受对方的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想法或需要,并以清晰的行动或语言提出请求,实现成功的沟通,进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释放真我,走向情绪自由

在生命的旅程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旧有模式束缚下的无奈和无力。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从他人或社会上习得一些实际上限制了生命的教导。我们大多数人,是在贴标签、做比较、要求和评判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鲜少被鼓励去觉察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这样的教育,让我们时常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心存疑虑,甚至早早学会了与真实的内心隔绝。同时,疏离生命的语言也源于社会等级或霸权。人们越是被教育用道德评判来区分对错、好坏,就越是习惯于向外部、向权威寻求判断标准。于是,少数个体便利用这种习惯来控制社会上的大部分人,为自己牟利。

我们没有学过和“需要”相关的知识,传统文化也不鼓励我们觉察自己的需要,而是把“需要”看作消极的、有害的。当人们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很容易被贴上“自私”“索取太多”的标签。尤其是大多数女性,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往往把照顾他人视为自己的最高职责,因而比男性更加无视自身的需要。实际上,女性如果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更有可能会得到积极的回应。

为了活出人生的真义,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我们必须把对生命有害的习惯转化为有益的认知和行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逐步抵达“情绪自由之国”。

第一阶段,是“情绪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感受负责,而且必须不断努力让所有人都开心;如果别人不开心了,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认为自己有责任为此采取行动,让别人开心起来。这种想法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如果一个人长时间这样想,很可能会成为“情绪的奴隶”,进而把身边的人看作负担。“情绪的奴隶”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是通过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对方的需要;但如果对方没有如等价交换一般也放弃其自身的需要,他们便会责怪对方破坏了关系。但是,在亲密关系中,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坦诚相待。我们可以同理对方,但根本用不着亲身承担对方的感受,或者为此负责,因为那本来就是该由对方自己来承担和负责的。

第二阶段,是“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感受负责,牺牲自己,成全对方,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想到自己在关系中压抑了数不胜数的需要,极少按照内心的呼唤来行事,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和不值。此时,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需要为他人的感受负责,却还没学会如何用一种不被情绪奴役的方式与他人互动。我们意识到自己心里有需要,却仍对这种需要的存在心怀恐惧和羞愧。所以,在表达需要时,我们往往会使用一些听上去硬邦邦的、不通人情的表达方式,结果招至误解,导致沟通失败。

第三阶段,是“情绪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再因恐惧、羞愧或内疚的作祟而强迫自己回应他人的需要,而是出于发自内心的慈悲和爱来与他人互动。我们不再为别人的感受承担责任,而只为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责。我们终于明白,如果只是牺牲自己,放弃自己的需要,我们就永远也无法真正满足自己的内心。

要实现生命的转变,成就情绪自由的“真我”,我们需要投入巨大的努力和觉知,学会与自己的内心联结。同样,我们也要学会与他人的内心联结。使用非暴力沟通,构建健康的沟通方式,搭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你就会发现,世界从此变得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