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根错节的印度人种、民族和语言

 海沤 2016-09-16

      印度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是一个人种、民族、语言的大拼盘,人种繁多,民族混杂,语言纷乱,人口庞大,盘根错节,蔚为奇观。在印度,可以找到世界上各种肤色、发色、长相、身材、体型的人种,有的酷似欧洲白人,有的宛如非洲黑人,有的仿若亚洲黄人,有的头发金黄,有的头发乌黑,有的身材高大,有的个子矮小,有的高鼻梁,有的塌鼻子。在印度,可以看到世界上罕见的众多民族,有十几个大民族,一百多个小民族,四百多个部族。在印度,可以领略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有四种语系,十五种官方语言,一千六百多种母语。盘根错节的人种、民族和语言,使印度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独具韵味,但同时也使印度人陷入了斩不断理还乱的民族和语言纠纷之中。

      一、人种混杂

      人种与民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种主要是从体貌特征上界定的,而民族则主要强调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征。印度的人种与民族可谓渊源多样,血统混杂。
      印度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因此印度人种复杂繁多,混合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种族在印度都能找到代表,因此外国人在印度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印度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对洋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种特征:从西往东,人们的头型逐渐变小,由宽头型到长头型;从西往东,从北往南,人们的身材逐渐变矮,北方人的平均身高为168.4公分,南方人的平均身高为163.74公分,而安达曼人的平均身高为148公分;从北往南,人们的肤色逐渐变深,北方克什米尔人的皮肤有白色、米黄色、黄色、棕色、红色及其混合色,南方达罗毗荼人的皮肤黑而带光泽,而安达曼人的皮肤是纯黑色。在印度,不同人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混合了。
      那么,印度到底有几种人,印度人种是如何起源的,对此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按照印度人种起源的时间顺序,印度有以下几个人种:

      尼格利陀人(Negrito):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属于尼格罗型。尼格利陀人与达罗毗荼人有血缘关系,很可能是达罗毗荼人的祖先,有的学者断定,达罗毗荼人是尼格利陀人和欧罗巴人种混合的产物。这一人种最初是在南亚次大陆形成的还是在非洲形成的,如果是在非洲形成的,他们又怎么到印度来的,这些还是疑案。有人认为,他们是从马来西亚绕孟加拉湾到达喜马拉雅山脚,而后分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尼格利陀人的特征是:身材矮小,皮肤深褐,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发卷臂长,胡须和体毛不多。今天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乌拉利人、帕尼扬人、穆图万人、卡尼卡尔人,阿萨姆邦的安加米那加人,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人,比哈尔邦东部山区的部落民等,均为他们的后代。他们至今绝大多数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等原始形式的经济活动,崇拜榕树和弓的使用很可能源于他们。

      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raloid):原始澳大利亚人因与澳大利亚的土著身体特征非常相似而得名,由于他们早于达罗毗荼人进入印度,所以也称“前达罗毗荼人”,他们后来逐渐同化于尼格利陀人和蒙古人,成为混血人种,但仍保持着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他们起初居住在巴勒斯坦,他们是何时经由什么路线从西向东迁移的,目前尚不清楚。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是:长头卷发,身材矮小,肤色深褐,嘴唇外翘。这些混血人种散居于西起克什米尔东至孟加拉湾沿岸的广大地区,喜马拉雅山地、中印度和南印度的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以及斯里兰卡的维达人等,均属于这一人种。这种类型的人在部落民和低级种姓中居多,部族内部存在村社制度,集体狩猎共同享用,崇拜各自的树神,实施特殊法规,轻罪处以宴请部族居民,重罪则驱逐出部落。

      地中海高加索人(Mediterranean):也称达罗毗荼人,分几支从不同时期进入印度。关于他们的来历,其说不一,有人认为他们是当地原始土著居民,有人则断定他们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有直接关系。地中海高加索人或达罗毗荼人的特征是:长头窄脸,大眼薄唇,肤色浅黑,中等身材,体型修长。他们分为三支:第一支是地中海高加索人,是其中最古的,分布于泰米尔语、马拉雅兰语、泰卢固语地区,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婆罗门种姓阶层是其代表;第二支是雅利安-达罗毗荼人,分布于旁遮普和恒河上游地区,多属较低级种姓,一般从事农业;第三支是地中海东方型,分布于北方邦、旁遮普、信德、拉贾斯坦地区以及北方邦的西部。

      雅利安人(Aryans):与欧洲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了和欧洲雅利安人相区别,所以又叫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原为白种人,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腿长脸长,金发碧眼,鼻梁细高,额宽须浓,肤色白皙,头发呈波浪形,但进入印度后,因混血与气候关系,大多皮肤变为淡褐色,头发和眼睛变成黑色。雅利安人后裔及其混血人种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克什米尔人、拉贾斯坦人、旁遮普人、马拉提人、古吉拉特人的血统较纯。
      蒙古人(Mongoloid):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亚洲内陆相连,蒙古人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进入印度,开始在印度定居、繁衍、生息,形成蒙古人种成分。他们在不同时期或经由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南下抵达印度北部,或沿湄公河、萨尔温江河和伊洛瓦底江经缅甸抵达印度东北部。蒙古人的特征是:中等偏低身材,颧骨突出,鼻宽脸平,肩宽唇厚,肤色棕黄,胡须和体毛少。蒙古人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有那伽人、阿萨姆人、孟加拉人、尼克巴人等。他们大多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与外界交往不便,文化发展缓慢,生产技术低下,至今仍保留许多原始部落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以上是印度的主要人种,此外,印度后来还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和征服,如波斯人、希腊大夏人、塞种人、贵霜大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莫卧儿人、阿拉伯人、英国人等,造成种族与民族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印度政府在20世纪初普查人口时,将印度人分为7个种族:印度-雅利安人(占总人口的75%),达罗毗荼人(占总人口的20%),蒙古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蒙古-达罗毗荼人,西叙亚-达罗毗荼人,突厥-伊朗人。此外,还有几十万英-印混血人。

      二、民族繁多

      印度究竟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关系如何,向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各执一方,莫衷一是。

      第一种是印度官方的观点,认为印度全体居民在长期历史发展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已经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之间只有种族、宗教信仰和语言的差异,没有明显的民族界限和区别。第二种是大多数外国学者和一部分印度学者的观点,认为印度无论独立前还是独立后都存在为数众多的民族,存在民族差异和矛盾,存在民族压迫。第三种是大多数印度学者的观点,持中间立场,认为印度虽然存在民族差别,但强调各民族的均衡发展,因而不存在民族压迫和剥削问题。

      事实上,印度人经过数千年的迁徙、融合、同化和交流的漫长岁月,形成了当今印度复杂多元的社会民族构成格局。印度人的民族构成远比中国复杂得多,中国总共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90%以上,而印度的情况远非这么简单。印度到底有多少个民族,难以确说,一般认为不下数百个,而无论哪一个民族都不占多数。在印度众多的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主要民族有:

      印度斯坦族:是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国人口的28.2%,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如中央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的部分地区以及全国各大城市。这个民族的肤色从浅褐色到黑色,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多数人操乌尔都语,少数人操印地语。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甘蔗等,擅长棉毛纺织、刺绣、金属制品等手工业。他们保留了较典型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特征,妇女地位低下,婚姻包办,寡妇改嫁困难。节日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例如胜利节、洒红节等,每逢节日,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唱歌跳舞,纵情欢乐。

      孟加拉族:人口在各民族中居第二位,主要聚居于西孟加拉邦,少数散布于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原盛行佛教,后皈依印度教,流行种姓制度,但不甚严格。孟加拉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学、绘画、音乐都很繁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稻米、黄麻等。他们主食大米,嗜好吃鱼,鱼的种类很多,多达数百种,喜吃甜食,有一种叫“拉斯古拉”的甜食不仅驰名印度,而且畅销世界。孟加拉人的节日很多,一年12个月中有14个节日。

      泰卢固族:又称安得拉人,占全国人口的8.5%,主要聚居于印度东南部的安得拉邦,部分散布于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泰卢固人身材魁梧,强壮结实,肤色多种多样,从浅灰到深黑,除土著保留着原来的纯血统外,其余都是混血人种,兼备南北各人种的特点。他们喜欢吃奶酪,喜欢喝茶,喜欢烟草,尤其嗜好辣椒,不喜欢吃甜食和糖。他们原信奉佛教和耆那教,后来大多数人改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种植水稻和烟草,少数人为城市工人。

      马拉提族:占全国人口的8%,主要居住在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部分居住在中央邦和古吉拉特邦。马拉提人是印度-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古希腊人的混合,肤色黄褐,身材矮小结实,鼻子小眼睛大,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少部分信奉耆那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马拉提人擅长体育运动,在摔交、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等方面有特长,他们的节日同样名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和棉花,也从事手工业,近期城市工人在人口中增加较快。

      泰米尔族:主要聚居在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部分居住在相邻的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此外,在印度以外的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斐济、毛里求斯、南非等国家,泰米尔人也为数不少。泰米尔人个子较小,结实有力,肤色较黑,鼻子扁平,嘴唇较厚,头发黑浓。他们擅长诗歌、建筑和青铜雕塑,古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发达。他们原来信奉耆那教,后改信印度教但与北印度教徒属于不同的教派。他们大部分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少部分从事畜牧业和渔业。

      古吉拉特族:主要分布于古吉拉特邦,另有少数分布于邻近地区,如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塞种人的混合,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耆那教。古吉拉特人大多素食,喜欢辣椒等调料,对奶油、豆粉、甜食和脆饼很感兴趣,城市居民以面饼、米饭和油煎饼为主,农村居民以高粱为主。古吉拉特人节日很多,最大的节日是灯节,过节时,万家灯火,一片辉煌。古吉拉特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和棉花等,有些人善于经商,工商业和各种手工业比较发达,印度大工商业家和金融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个民族成员。

      马拉雅拉姆族:主要聚居于喀拉拉邦,少数分布于邻近各邦。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马拉雅拉姆人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多数人属于低级种姓和贱民,社会生活中保存有较多的母系氏族制残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椰子、芒果、槟榔等,部分人从事渔业。

      卡纳达族:主要分布于卡纳塔克邦,少数分布于邻近地区。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咖啡,少数人从事纺织等手工业。

      奥里雅族:主要分布于奥里萨邦。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保留比较典型的印度教传统和习俗,低级种姓较多,小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高粱、油菜、甘蔗、黄麻等,主食大米,喜食鱼虾、豆制品、各种蔬菜,爱好喝酒。奥里雅人性格直率,勤劳本分,接人待物彬彬有礼,素以天真无邪著称,男人衣着简单朴素,穷人几乎半裸体,女人喜欢首饰。

      阿萨姆族:聚居于阿萨姆邦。阿萨姆人的身体中,至今还流淌着原始澳大利亚人、柬埔寨人、尼科巴岛人、上缅甸人、西藏人、达罗毗荼人的血液。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少数人受雇于茶园和其他种植园,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绝大多数人深受压迫和剥削,沦为无地农民和雇工。

      拉贾斯坦族:主要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其次在中央邦、安得拉邦等也有分布。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但也擅长纺织业、制陶业和各种金属制品,手工业较为发达。拉贾斯坦民间舞蹈著名,妇女酷爱装饰品,喜欢戴项链、项圈、耳环、鼻环、手镯、脚镯和脚铃,花枝招展,美丽动人,男人注重留胡须,以留须为荣。

      锡克族:主要聚居于旁遮普邦,另有少数人分布于邻近地区。锡克人的民族属性与宗教信仰是同一的,信仰锡克教。锡克人身材魁梧,胸部宽阔,肤色白中带褐,性格豪爽开放,活泼乐观,能歌善舞,民间舞蹈享有盛名。锡克人文化水平较高,经济富裕,多数从事农业,相当一部分人服役于军队和警察,少数人以放牧为生,有的则从事纺织、制陶、地毯和木雕等业,海外锡克人也不少。

      如果将种族和民族结合起来,按地缘因素来考察的话,当今印度大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1)中部、北部和西部地区,包括中央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是雅利安人的家园。渊源于这个种族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锡克族、奥里雅族、古吉拉特族、马拉提族、孟加拉族等。(2)南部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是达罗毗荼人的家园。渊源于这个种族的主要民族有:泰米尔族、卡纳达族、泰卢固族、马拉雅拉姆族等。(3)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那伽兰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是雅利安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汇合点。阿萨姆族基本上属于雅利安人血统,但又具有蒙古人种的成分,其他民族则是蒙古人种占优势。

      吉卜赛人

      世界流浪者吉卜赛人起源于印度。吉卜赛人是迄今唯一没有建立国家的民族,在世界许多国家,都能看见吉卜赛女郎的美丽身影。世界各国对吉卜赛人有不同的称呼: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茨冈人或佛拉芒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土耳其人称他们为茨冈人;荷兰人称他们为多神教徙、茨冈人;匈牙利人称他们为茨冈人或法老的部落;芬兰人称他们为黑人、茨冈人;波斯人称他们为罗哩;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或阿钦加诺人等等。这些名称都是他们流浪到该国后加的,久而久之,也就被该国吉卜赛人所承认。但吉卜赛人自称为多姆人(Rom)(亦译罗姆人、洛姆人)。现在,联合国统一采用的名称为吉卜赛人。

      “吉卜赛人”(Gypsies)一词是从“埃及人”(Egyptians)一词演变而来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人误认为吉卜赛人来源于埃及。据考证,大约在10世纪以后,迫于战乱和灾荒,吉卜赛人开始离开印度成群结队地向外迁徙。从13世纪起,欧洲大陆便出现了一群群以歌舞卖艺为生的流浪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家园,牲口拉的大篷车,既是他们流浪的工具,又是他们的住房。他们就是这样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在一个个村镇之间游荡。许多世纪过去了,现在他们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南亚、西南亚、北美、北非、南美、澳洲各国。艰幸的流浪生活迫使他们团结起来,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

      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不但澄清了吉卜赛人来自埃及的误解,而且得出科学的结论:吉卜赛人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游荡部落。古代印度教把人分为4个种姓:即婆罗门(僧侣集团)、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和首陀罗(指被征服或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吉卜赛人在古代印度属低级种姓(首陀罗)的民族,处于受歧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处境艰难,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出走流浪。

      另据突厥史和印度史记载,公元10世纪后,阿富汗伽色尼王朝不断派军队入侵北印度。阿富军队在印度境内大肆烧杀劫掠,给印度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受劫难最深重的莫过于多姆人。多姆人被迫离乡背井,流浪到异国他乡,形成为今天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

      此外,在吉卜赛人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一个体格健壮俊美、能歌善舞的部落,不知什么原因,触怒了天神,天神施展魔法,在他们背后刮起一阵狂风,狂风把他们连人带马吹到了异国他乡。这个神话虽不可信,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吉卜赛人的民族特点和历史经历。吉卜赛人擅长音乐,酷爱歌舞,吉卜赛吉他琴手马尼蒂斯、音乐家雷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吉卜赛人为匈牙利、西班牙的音乐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吉卜赛人不事农桑,喜欢过流浪生活,从事传统职业。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修理器具和充当乐师为主,他们酷爱马,见到好马,全身热血就会沸腾起来。妇女则以编织、卜卦、卖药、行乞和卖艺等谋生,卖艺主要指表演歌舞。大篷车每到一地,吉卜赛妇女就拉开场子,敲起铃鼓,弹起吉他,跳起欢快的舞蹈。跳舞的吉卜赛女郎,面容美丽、舞姿动人、性格热情、歌声浪漫,人们把她们视为美的象征,因此,吉卜赛歌舞成了世界闻名的歌舞。他们入乡不随俗,因此这种传统的职业习俗和生活方式一直保留到今天。目前,世界上仍有四分之一的吉卜赛人四处漂泊,四分之三的吉卜赛人开始定居下来,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安置。
      吉卜赛人非常迷信。他们喜食猫肉和刺猬肉,但不吃马肉、狗肉和各种野味,严禁捕猎。男人穿肥大的灯笼裤、皮靴、背心、短外衣、宽皮带或彩色丝腰带,喜欢饰银钮扣,在手杖上安装银质饰物。妇女喜欢鲜艳的色彩,尤其是红黄绿三色,穿花花绿绿的长褶裙,戴花头巾,特别爱戴金银首饰,大多戴项链、戒指和大耳环。实行早婚,不重视文化教育。

      吉卜赛人自移居欧洲以来,倍尝艰辛。他们每到一个国家,几乎都被看作小偷、纵火犯、巫婆,经常受到歧视和迫害。作为外来的流浪民族,吉卜赛人在传统观念、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与所在国截然不同。因此各国都曾禁止他们入境流动,甚至蛮横地加以驱逐。

      1499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曾下令,禁止吉卜赛人继续流浪,否则予以严惩。法令规定,所有吉卜赛人必须有固定住所,否则要在广场上当众鞭笞,鞭笞以后仍没有住处,就要被割掉两只耳朵,然后驱逐出境。1725年普鲁士国王费雷德里克·威廉一世竟下令,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吉卜赛人不分男女一律处以绞刑。1782年匈牙利当局以吉卜赛人有“食人肉”陋俗为由,一次屠杀45名吉卜赛人。从1499年至1783年,西班牙统治者竟陆续颁发了一百多项迫害吉卜赛人的法律,对吉卜赛人严加处罚,使他们深受残害,无所适从。西班牙迫害吉卜赛人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才有所收敛。

      19世纪,英国曾把吉卜赛人强迫送往苏格兰煤矿去采煤。英国、法国、西班牙都曾经流放过吉卜赛人,并把吉卜赛人遣送到南北美洲。对吉卜赛人的迫害,在中世纪甚至近代欧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些地区,吉卜赛人的奴隶身份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1845年罗马尼亚的一位贵族还在布加勒斯特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出售他的200户吉卜赛人。

      20世纪,德国纳粹在虐杀犹太人的同时,也疯狂地杀害吉卜赛人。1937年冬至1938年德国曾大规模地逮捕吉卜赛人,把他们关押在集中营,绝大多数吉卜赛人都惨死在集中营中。德国当时对吉卜赛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政策,即制止出生、驱逐出境和进行屠杀。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50万吉卜赛人被屠杀。
      长期以来,吉卜赛人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民族的解放,曾进行过不懈的斗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吉卜赛人受迫害的历史才有所改变。目前,吉卜赛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前苏联地区和美国,各有50万人,共计约300万人,占吉卜赛人总数的3/4。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开始有所改善。近年来,各国政府为了消除种族隔阂,增加相互信任,减少社会矛盾,制定了一些具体政策,使吉卜赛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迄今吉卜赛人的境况未能得到最终解决。

      三、特殊群体

      印度各地分布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土著部落民,他们可能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群体,也是印度人中的特殊群体。

      土著部族民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他们为森林部族,有人称他们为山区部族,有人称他们为原始部族,有人称他们为落后部落,有人称他们为万物有灵部落,有人称他们为土著居民,有人称他们为原始居民,有人称他们为少数民族,印度宪法则称他们为表列部族。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可谓“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利益受到特殊保护,宪法把他们与一些落后的种姓集团用表列出来,在教育、选举、公共机构就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实行特别保护政策。

      印度土著部族不同程度上还保持着原始文明,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风俗千奇百怪,对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因此自18世纪中叶以来,印度的土著部落一直受到印度和国外人类学家的重视。

      印度的土著部族数目繁多,是亚洲部族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到底有多少部族,各种文件和研究调查报告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共有413个部族,有的认为共有427个,有的认为共有550个,有的认为比这更多,部族人口在5380万以上。他们信仰各种宗教,印度教徒占89.4%,基督教徒占5.5%,佛教徒占0.34%,穆斯林占0.2%,其他教徒占4.53%。
      相对印度众多民族而言,土著部族人数少,各个部族人数差别极其悬殊。有的部族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而且在日益减少,有的部族人口多达几百万,并在继续增长。据1971年统计,人口超过100万的部族有6个,分别为比尔人(占部族总人口的13.65%)、贡德人(占12.65%)、桑塔尔人(占9.56%)、奥朗人(占4.48%)、米纳人(占4.03%)、蒙达人(占3.06%),这6个部族人口合计占部族总人口的47.43%。
      印度土著部族分布很广,除旁遮普、哈里亚纳、德里和本地治理等地区外,其他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均星罗棋布地居住着各种不同的部族。其中,部族人口超过100万的邦有9个:中央邦,有834.7万,占该邦人口的20.4%和全国部落总人口的21.96%;奥里萨邦,有507.2万,占该邦人口的23.11%和全国部落总人口的13.34%;比哈尔邦,有493.3万,占该邦人口的8.75%和全国部落总人口的12.98%;古吉拉特邦,有373.4万;拉贾斯坦邦,有312.6万;马哈拉施特拉邦,有295.4万;阿萨姆邦,有273.4万;西孟加拉邦,有253.3万;安得拉邦,有165.8万。

      土著部族虽然分布在印度全国各地,但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森林以及一些边缘地带。印度土著部族的地理分布,大体可以分为6个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那伽兰邦、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这里的主要土著部族民有那伽人、米佐人、卡查里人、阿波尔人、加洛人、卡西人、库基人、梅泰人、贾因提亚人、拉克尔人、密斯尔人、拉龙格人等,他们大多属于蒙古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11%。

      喜马拉雅山麓地区:包括西孟加拉邦北部、北方邦北部和喜马偕尔邦等,主要土著部族民有勒普查人、拉巴人、塔鲁人、拉吉人、博克萨人、卡萨人等,他们大部分也属于蒙古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5%。

      中部地区:包括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中央邦,主要土著部族民有桑塔尔人、蒙达人、布米吉人、贡德人、卡里亚人、霍人、奥朗人、科尔瓦人、基桑人、布伊亚人、拜加人等,他们大多属于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50%以上。

      西部地区:包括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果阿、达德拉和纳加尔阿维利中央直辖区,主要土著部族民有比尔人、米纳人、加拉西亚人、瓦尔利人等,他们属于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25%以上。

      南部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主要土著部族民有伊鲁拉人、琴楚人、卡达尔人、科塔人、库里昌人、吉里江人、马拉约尔人、托达人、蒙达人、科隆巴人、僧瓦尔人、昆杜瓦迪安人、高雅人、阿兰丹人、楞巴迪人等,他们分别属于高加索人种、尼格利陀人种、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混血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6%。
      群岛地区:包括孟加拉湾中的安达曼群岛、尼克巴群岛和阿拉伯海中的拉克代夫群岛,主要土著部族民有安达曼人、森蒂奈尔人、昂格人、贾拉瓦人、尚彭人、尼克巴人等,他们分别属于尼格利陀人种、蒙古人种,人口约占全国土著部族总人口的0.13%。

      土著部族的社会形态处于氏族制解体和阶级社会形成的阶段,原始社会的特征非常明显,血缘关系是部族内重要的纽带,母权制和父权制在部族社会中起着支配作用。近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少数部族仍处于母权制社会外,大多数部族已经发展到典型的父权制阶段。在母权制部族,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夫从妻住,财产按母系继承,而在父权制部族,男性部族长老主宰着部落社会,调节和组织部族居民的社会活动,调节内部纠纷,主持宗教仪式和庆典。住在靠近平原或丘陵地带与外界交往较多的部族,社会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古代氏族制度残余,又掺合了若干封建乃至资本主义的因素和成分。
      土著部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差异很大。多数部族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其中有的有固定的农牧场所,从事固定耕作,有的则从事游牧和刀耕火种的流动耕作。居住于深山老林或峡谷地带的部族,至今仍以采集野果或使用原始工具进行捕鱼狩猎为生。还有一部分以手工业为主要职业,从事编织、制陶、竹器和木器加工。有些部族居民从事劳工、民间艺人和小商贩职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下,自然灾害频繁袭击,地方官吏敲诈勒索,再加上资本主义影响,大多数从事农业的部族民负债累累,失去土地,沦为雇农,从事手工业和小商贩的部族民失去生产资料和资金,加入失业者的行列或成为劳工。因此,大部分部落民过着勉强生存的生活,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而且货币流通越来越多,私有财产日益增多,私有观念日益加重,贫富分化日益拉大,部族民逐步失去原部族的特点。

      土著部族的行政体制各地也不尽相同,差异显著。北印度地区的土著部族的行政体制,有些属于民主政体,一般土地共有,私人占地很少,首领和村长通过选举产生,民主决定一切政策。有些部族的首领和村长带有世袭性质,但须通过任命手续,各村设长老会,协助村长工作。有些部族村长权力很大,负责一切事务,有些部族村长没有权力,形同虚设。中印度地区的土著部族也以村庄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村长由选举产生,村里设有村议会,协助村长工作。村以上还设有村联会,一般由十几个村子组成,村联会主任由各村共同选举产生。南印度地区的土著部族虽然也以村为单位,但没有什么行政组织和机构,公事全由年长老人处理。长者和具有优秀品质或某种特长的人受到普遍尊重,他的意见也受到尊重,既没有法律,也没有惩处罪行的法规。

      土著部族的社会习俗带有氏族社会的印记。虽然大多数部族将一夫一妻制作为家庭的主要形式,但少数部族仍保留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多夫多妻制、对偶婚制、群婚制等原始氏族的特点和习俗。许多部族还保留着公房制,为青年男女参加社交活动和选择配偶提供方便场所,有的部族还流行抢新郎、抢新娘的抢亲制,有的部族还残留一些与迷信有关的习俗。

      土著部族的宗教信仰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同时也反映出其他宗教的渗透和影响。土著部族中盛行泛灵论,即认为自然界万物都具有主宰和支配人类活动的超凡力量,因而要通过祈祷、祭祀、庆典等形式,求得这些神灵的保佑。有的部族特别信奉某种或某些神灵,图腾崇拜颇为流行。一部分部族由于长期受印度教影响而接受了印度教信仰,成为印度教社会中一个低种姓集团,但他们仍受正统印度教徒的歧视,他们中反对印度教文化、维持自身文化统一性的情绪很强烈。还有一部分部族或部族成员接受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据调查,近年来,信奉基督教的部族居民增长很快。
      印度独立以来,经过历届政府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某些部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有所改变,但部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悬殊差别远未消除,有些地区与几十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按照一位英国学者的估计,印度部族民要用50年才能达到目前印度其他居民的水平,而在这50年中,其他居民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因此他们之间的差距不仅消除不了,而且将进一步扩大。

      四、千差万别

      印度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千差万别:从氏族部落、原始公社到现代文明,各种社会形态都有,展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程;从原始的弓箭石斧到现代的电脑导弹,各种技术同时并存,显示出人类智慧演化的不同阶段。印度各民族由于居住地区和自然条件各异,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林林总总,丰富多样。王树英先生其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采集狩猎型:这类民族至今还处在依靠天然资源维持生活的阶段,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懂农业生产,或对农业不感兴趣,靠采集植物或狩猎动物为生。他们主要是柯钦的伽德尔人,泰米尔纳德邦的伊鲁拉人、高雅人、昆杜瓦迪安人、马拉约尔人,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阿兰丹人、帕尼扬人、科隆巴人,安得拉邦的楞巴迪人、杰纠人,中央邦的贡德人、布伊亚人、拜加人,比哈尔邦的卡里亚人、霍人、科尔瓦人、拜加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克达利人,北方邦的拉吉人,安达曼群岛的森蒂奈尔人、昂格人、贾拉瓦人、尚彭人、尼克巴人等。

      他们分成许多群,住在山林或海滨,多数以家庭为单位,有时也几家合作谋生。住在山林者,靠采集野果、野花、野菜、块茎、蜂蜜、鸟蛋以及猎获野猪、猴类、野鸡、野鸽等为生,另外也采集一些可以用来交换的蜡、兽角和兽牙。住在海滨和河流湖畔者,主要靠捕捉鱼、虾、龟、贝、蟹等为生,同时也采食野果、捕捉鸟兽等。他们使用的工具非常简陋,采集或狩猎用棍棒、标枪、弓箭,捕鱼用鱼网、笼子、标枪、弓箭。近年来,商人和他们有了较多的联系,用酒类、大米、布料、衣物等换取他们的蜂蜜、蜡、胡椒、藤条、兽皮等山货,因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开始吃大米穿衣服了,但同时也出现了卖淫现象和各种性病。

      游牧畜业型:有些少数民族完全以放牧为业,只靠游牧和畜牧为生。主要有南印度尼尔吉利地区的托达人,喜马偕尔邦的古贾尔人,北方邦的婆迪亚人等。托达人只养水牛,牛分两种,一种叫圣洁牛,属于各家私有财产,由各家男子经营,男孩放牧;另一种叫最圣洁牛,归全村所有,由全村选出专人管理,负责牛奶的挤取、保存和使用。他们的私有财产只有圣洁牛、首饰和住宅,财产全归男子所有,分财产时,长子和小儿子多分一头牛,女子只有获得陪嫁的权利,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古贾尔人主要饲养黄牛和水牛,以卖牛奶为主,夏季,他们全家出动,带着牲畜和家中的财产,到高山地区或森林地带放牧,冬季,再返回山下的平原住区。由于他们同商人有了联系,他们的牛奶和奶制品大部分到了商人手里。婆迪亚人住在山上,有固定的村落,他们虽也称为牧民,但放牧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他们既务农又经商,还从事畜牧业。他们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吃羊肉、喝羊奶、用羊毛,同时也出售羊奶和奶制品,有时也出售牲畜。

      刀耕火种型:印度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取的生产方式不同。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从事刀耕火种的不固定生产方式,这种刀耕火种的方法主要盛行于阿萨姆邦和曼尼普尔邦的洛哈达人、安加米那加人、古喀人,孟加拉邦的莫尔巴哈里亚人,比哈尔邦的阿苏尔人,奥里萨邦的沙奥拉人、纠昂格人,北方邦的高拉瓦人,中央邦的贡德人、拜加人中间。他们居住在固定的村子里,在村子附近选好一片树林,征得祭司或占星家的同意,按照宗教仪式,在雨季到来之前,将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烧掉,然后撒种或点种。有些地方,一块地种一茬或两茬庄稼后休耕,有些地方则连种三茬后休耕,这些种过的地直到长出树木,形成森林之后,再去伐木造田,进行耕种。这种伐林造田的做法,严重危及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成灾,印度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限制这种乱砍乱伐现象。

      固定耕作型:印度大部分民族已经跨过了刀耕火种阶段,采用了固定的耕作方法,耕种固定的土地。主要有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的桑塔尔人、霍人、奥朗人,北方邦的塔鲁人、克西亚人、高拉瓦人,中央邦的比尔人、米纳人、贡德人,拉贾斯坦邦的比尔人,奥里萨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沙奥拉人,尼尔吉利邦的巴达伽人。今天,这些人虽然还有刀耕火种的现象,但主要是耕种固定的土地。他们在农业耕作和管理方面已经相当进步,既使用牛、犁、耙、锄等犁田耙地,也利用水渠和水堰浇水灌溉。他们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还兼搞其它一些副业,以增加收入,补充生活上的需要,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所搞的副业不同。近年来,各邦政府为保护他们的利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给无地人土地,禁止高利贷人逼迫他们用土地或牲畜抵债还钱,高利贷人手里的借据由政府的专门人员检查后才有效。此外,邦政府还帮助他们解决耕牛、种子、农具、住房以及其他同生产、生活有关的困难。政府采取的上述种种措施,对发展土著地区的生产,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起了一定作用。

      畜耕灌溉型:印度大多数民族的耕作属于这种类型,是一种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印度各民族对农业都比较重视,直到近代以前,印度民族的文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深厚的基础就根植于发达的农业。印度的所有较大的民族均从事这种类型的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型: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进入了农业生产之中,使农业走向机械化和科学化,不少民族开始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科学种田,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已经迈开,前景广阔。

      劳工谋生型:有许多民族从事各种劳工谋生。之所以从事劳工,原因不同,情况各异,有的是因为丧失了土地或土地不足,生活无着,有的是因为所住地区有了工业等。这样,一些原来从事农业的民族现在为人打短工,当农业工人或在工业部门当勤杂工,据统计,约有五分之一的工人为农业工人。其中,有的做季节工,有的在林场、牧场、渔场、茶园或果园中工作,不少人在矿山、工厂、铁路、公路和建筑行业中干活。在阿萨姆邦茶园做工的人大多来自孟加拉邦、比哈尔邦、中央邦和奥里萨邦等地的桑塔尔人、蒙达人、贡德人、卡里亚人、奥朗人,他们迫于生计来茶园做工。有些地区由于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住在附近的人便大量涌进了工人的队伍,有的成为钢铁工人,有的成为煤矿工人,有的成为锰矿或云母矿工人等。孟加拉邦、比哈尔邦、中央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等地的矿工,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贾姆歇德普尔邦的塔塔钢铁厂的工人几乎全是桑塔尔人和霍人,中央邦的大部分锰矿工人是少数民族,比哈尔邦的云母矿工中有上百万工人来自少数民族,喀拉拉邦和中央邦的山林中的伐木工人主要也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这些工人从不同程度上已经接受了现代文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自然是另一番情况。

      民间卖艺型:有些少数民族生活飘忽不定,以卖艺为生。他们擅长各种民间艺术,以唱歌、跳舞、弹奏、魔术、杂耍、耍蛇等为生。安得拉邦的帕尔丹人和奥贾人卖唱,多马拉人和比努卢人演杂技,帕卢库姆吉拉人、帕丁提高拉人和巴胡鲁帕人耍魔术,拉贾斯坦邦的卡尔拜里亚人耍蛇,北方邦的纳特人和萨培拉人等以弹唱及跳舞等谋生。总体上说,这类人数量不大。

      五、世界之最

      印度是世界上语言最为复杂的国家,有4种语系,1652种母语,179种语言,544种方言,15种官方语言,货币上的文字达15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复杂的语言环境训练了印度人独特的语言能力,但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纷争。
      印度货币卢比上的文字达15种之多。

      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分类,印度语言从广义上可分为4个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南亚语系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目前使用南亚语系各种语言的人口近千万,占印度人口的1.3%,主要流行于印度东部、东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有桑塔尔人、蒙达人、布米吉人、卡里亚人、霍人、加拉西亚人、科尔瓦人、比尔人、科尔人、科尔库人、比罗尔人、卡西人等。

      达罗毗荼语系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目前使用达罗毗荼语系各种语言的人口约占印度总人口的22%,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4个邦,属于这一语系的主要语言有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泰卢固语和卡纳达语。此外,在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奥里萨邦部分地区流行的贡德语,在孟加拉邦和比哈尔邦一些地区流行的奥朗语,也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印欧语系也称印度-伊朗语系或印度-雅利安语系,目前使用印欧语系各种语言的人口约占印度总人口的75%,主要流行于德干高原以北的广大地区,属于这一语系的主要语言有梵语、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提语、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奥里雅语、拉贾斯坦语、旁遮普语、阿萨姆语、陀格拉语、克什米尔语、帕哈尔语、信德语、孔卡尼语、尼泊尔语等。这些语言覆盖的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旁遮普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哈里亚纳邦和克什米尔印控区。

      汉藏语系流行于印度东北部和北部地区,目前使用汉藏语系各种语言的人口不到印度总人口的1%,主要流行于印度与缅甸、中国和孟加拉国交界的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那伽兰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以及喜马偕尔邦等喜马拉雅山麓部分地区,属于这一语系的主要语言有泰语族和藏缅语族,方言很多,那伽人、米佐人、卡查里人、阿波尔人、加洛人、卡西人、库基人、梅泰人、贾因提亚人、拉克尔人、密斯尔人、拉龙格人等均属这一语系。

      鉴于印度语言复杂,数量繁多,印度政府确定15种语言为官方语言。简介如下:

      印地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支,属于印度斯坦语。印地语以西部方言为基础,另有多种方言,文字采用天城体字母,自左而右书写,通行于印度中部和西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和旁遮普邦,为印度国语,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29.67%,居第一位。
      孟加拉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东部语支,文字采用梵语天城体变体的民族字母,语音悦耳动听,语法复杂曲折,为西孟加拉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近8.17%,居第二位。
      泰卢固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文字采用天城体字母,为圆形,有一组卷舌辅音,发音悦耳动听,有东方意大利语之称,为安得拉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近8.17%,居第三位。
      马拉提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以蒲那市的语言为标准语,有许多方言,文字采用天城体字母,为马哈拉施特拉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7.71%,居第四位。
      泰米尔语:是达罗毗荼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有地区方言和社会方言、文言文和口语之分,使用两种文字,发音和其他达罗毗荼语一样,有一组卷舌辅音,为泰米尔纳德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6.88%,居第五位。
      乌尔都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印地语合称印度斯坦语,文字采用阿拉伯字母,自右而左书写,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国语,通行于印度的北方邦、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5.22%,居第六位。
      古吉拉特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采用草体梵语天城体字母书写,语法复杂,变化繁多,为古吉拉特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4.72%,居第七位。
      马拉雅拉姆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有多种地区方言和社会方言,也有文学语言和口语之分,是达罗毗荼语系四个主要语言中最年青最小的语种,为喀拉拉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4%,居第八位。
      卡纳达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有许多地区方言,还有正式语言与非正式语言、文学语言与口头语言之分,为卡纳塔克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3 96%,居第九位。
      奥里雅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东部语支,文字采用孟加拉语的天城体变体书写,字母为圆形,为奥里萨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3 62%,居第十位。
      旁遮普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采用两种书写形式,一种源于天城体字母,一种源于锡克教祖师创造的字母,为旁遮普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3%,居第十一位。
      阿萨姆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东部语支,文字采用孟加拉文字母,语音和词汇受到藏缅方言的影响,语法变化复杂曲折,为阿萨姆邦官方语言,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1 63%,居第十二位。
      克什米尔语:属于印欧语系达尔德语族,文字采用波斯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通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0 44%,居第位十三位。
      信德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支,书写形式多样,通行于西部的卡奇沼泽地带和卡提阿瓦半岛,包括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使用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0 31%,居第位十四位。
      梵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变化曲折繁复,采用天城体字母书写,目前仍有少数人用梵语进行文艺创作、学术交流和宗教庆典。

      六、国语纷争

      印度国语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自独立至今,朝野上下,纷争不已,争执不休。

      独立之初,印度议会就国语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英语的地位和地方语言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派赞成将印地语定为国语,一派反对将印地语定为国语。赞成派认为,在印度,使用印地语的人数最多,国大党在印度独立前曾长期进行印地语为国语的宣传,印地语与其他语言都吸收了梵语的许多成分。反对派认为,印地语只是一种地区性语言,它的文学成就与威望远不如孟加拉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卡纳达语,把印地语定为国语会使讲这种语言的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其他民族的地位。

      辩论的结果,赞成派占了上风。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可继续使用15年,即到1965年,由印地语代替;承认其他14种语言为有关邦的官方语言。宪法还规定,在宪法实施5年和10年之后,总统将任命一个由各语言集团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就逐渐增加印地语官方使用范围、限制英语和可以用于官方目的的其他语言提出建议。同时,议会将选举一个专门委员会,就上述建议进行考察并向总统提出报告,供决策参考。

      整个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相继成立了各种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印地语的机构和组织,如“宣传和普及印地语协会”、“印地语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印地语文学协会”,并有计划地开展了各种旨在推广印地语的活动,包括举行全国性的“印地语日”、举办印地语图书展览、加强印地语电影生产和发行、增加印地语广播等。

      然而,印地语并未沿着中央设想的方向发展,由于各邦都强调自己的地方语言,语言争端成为迫切的政治问题。1963年,印度议会再次讨论语言问题,通过确定印地语为国语的官方语言法案,但又规定英语可以在1965年以后继续用于官方目的和议会事务。这个法案在非印地语地区,首先在南部达罗毗荼语各邦引起了强烈的抗议。泰米尔族政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领导人安纳杜拉伊指责说,该法案在所有非印地语邦引起“最大的失望和悲伤”,并宣布“整个南部地区将揭竿而起”,反对“强行推行”印地语。“德拉维达进步联盟”决定在泰米尔纳德邦全邦范围开展反对官方语言法案的群众性运动,安纳杜拉伊和其他领导人因此被捕,紧张形势持续了一年多。

      1965年,印地语正式成为国语,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罢工和暴力示威游行遍及各个角落,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就有150多人被警察开枪打死,几百人受伤,35000人被捕,5人自焚,被毁公私财产达数千万卢比。

      同时,在政府和议会中,关于国语和其他语言地位的争执也愈演愈烈。非印地语民族的官员和议员公开谴责“印地帝国主义”和大民族主义企图利用语言为工具控制和奴役其他民族。语言运动最为广泛和激烈的南印度各邦态度尤其坚决,有人甚至提出,如果联邦政府在国语问题上固执己见,南印度将宣布脱离中央,成立独立的国家。印度语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使用何种交际工具的问题,它已经牵扯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1967年,印度政府颁布官方语言法令,最终确认了以印地语为国语、地方语言和英语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直到198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印地语大会期间,在一次分组讨论会上,在要不要推广印地语问题上,台上台下争执激烈,群情激昂,几乎打斗起来。见此情景,会议主持者立即宣布散会,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尽管印度政府努力推广印地语,但至今仍未能在全国普及。实际上,英语一直在充当着国语的角色,是印度全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印度唯一的一种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都能接受的语言。印度的英语出版物数量很多,仅次于美、英而居于世界第三位,每年出版的书籍,比用所有的地方语言出版的书籍加在一起还多,在2万多种已登记的报纸中,近4千种是用英文出版的,在数量上仅次于印地文报纸。广播电视都有固定的英语节目和新闻广播,电视每日有一个钟头的英语教学节目,英语广告比比皆是。现代印度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会讲英语,印度演员也用英语演电影、演戏。英语也是民政官员、公私营经济部门经理和各种职业高级雇员的交际语言。在印度旅游,即便是在偏僻的乡村,用英语仍能交流。

      英语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一个遗产,但今日它却成为印度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有效工具,对印度人民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同时也是今日印度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毫无障碍地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巨大优势。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在今后仍不会丧失,仍将是印度广大地区进行交流的主要媒介。

      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印度流行的英语中,夹杂了不少印地语词汇,甚至有的词汇由两种语言构成。此外,印度人所讲的英语与欧美人所讲的英语发音差异很大,刚开始很难听懂。笔者2001年9月参加“WTO与中印经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期间,结识了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NIMMI KURIAN 博士和CHARAN WADHVA 博士,以及“国家科技与发展研究所”的ABROL DINESH KUMAR 博士,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笔者将硕士学位论文著作《尼赫鲁研究》和博士学位论文著作《尼赫鲁与甘地的历史交往》赠送给他们,并在会余时间与他们一起喝酒聊天。笔者发现,印式英语发音很有特点,如不仔细听,会以为讲的不是英语,而是另外一种语言,因为有些音中夹杂了德语和俄语一样的颤舌音,有些音“坡”“波”和“特”“德”互换,如印度人发“聚会”(PARTY)的音酷似美国人发“身体”(BODY)的音。

      七、自主潮流

      由于错综复杂的民族和语言关系,印度自独立之日起,以地方民族主义为表现形式的民族自主潮流,就以迅猛之势向前发展。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一个表现,是要求按照语言重新划分邦界。初期,要求建立语言邦运动的重心在地方民族力量比较强大的南方。首先发难的是东南部的泰卢固族人,该族深孚众望的老国大党人斯里拉姆卢为争取建立语言邦而绝食至死,这一事件将要求成立语言邦的斗争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中央政府只好作出让步,于1953年成立了以泰卢固语为主的安得拉邦,安得拉邦的建立开创了以语言为基础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先例。1956年,印度政府根据邦改组委员会的建议,决定重新划分和调整行政区域,建立了以马拉雅拉姆语为主的喀拉拉邦、以卡纳达语为主的卡纳塔克邦和以印地语为主的中央邦。

      1956年语言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敏感的南方地区各民族与中央政府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此后,要求建立语言邦运动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孟买邦的马提拉人和古吉拉特人要求把该邦划分为马哈拉施特拉和古吉拉特两个语言邦,并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和流血冲突。1960年,中央政府作出让步,将孟买邦一分为二,成立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成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这时,锡克族和印地语族也为旁遮普语言邦的建立发生冲突,抗议集会、示威游行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迫使印度政府于1966年以语言为基础改建旁遮普邦,将旁遮普邦一分为四,成立以旁遮普语为主的旁遮普邦、以印地语为主的哈里亚纳邦、山区县并入喜马偕尔邦、原旁遮普首府昌迪加尔市改为中央直辖区。同时,根据建立语言邦的原则,从阿萨姆邦先后划分出那伽兰邦、梅加拉亚邦和米佐拉姆邦。

      以语言为基础建立行政单位,是印度地方民族主义的一个胜利,语言邦的建立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个内容,也是实行民主政治的一个政治实体,它开始了权力从中央到地方转移的过程,中央政府的控制与统治遭到一定的削弱,邦政府的权力得到一定的加强,印度联邦制真正具有了实际意义。语言邦的建立是印度解决民族纠纷的一个独创,它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民族与民族之间、邦与邦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建立语言邦也带来新的问题,成为毒化邦与邦之间关系的新的根源,地方民族势力的增强也助长了地方孤立主义,使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以及邦与邦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遭到削弱。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二个表现,是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在印度,争取民族区域自治几乎是除印地语地区之外所有民族邦的普遍要求和趋势,语言邦的建立进一步助长了这一趋势。首先明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要求的是南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要求缩小中央权力,扩大各邦自主权,除国防、外交、交通和货币权力归中央外,其它职权均交给各邦管理。接着,旁遮普邦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甚至要求赋予各邦制订邦宪法的权力,以保障本民族的特殊利益。

      之后,西孟加拉邦提出,中央政府的职能应当是协调各邦活动,而不是对各邦实行统制。克什米尔印控区也掀起了要求真正实施宪法第370条、恢复自治权利的运动。土著部族聚居区也要求实行区域自治,掀起了“贾尔坎德运动”,“贾尔坎德党”和“贾尔坎德解放阵线”在一些激进政党和矿工组织的支持下,提出将比哈尔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和中央邦中土著部族聚居的16个县联合成一个“贾尔坎德邦”。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三个表现,是要求脱离印度联邦,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要求单独建立主权国家的运动持续时间最长、最有群众基础、对现有国家政权最具威胁的是锡克族的“卡利斯坦运动”,第四章第四小节中对此已经做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泰米尔族也要求脱离印度联邦,建立独立的国家,先提出建立包括南部四个邦的独立的“德拉维达斯坦”,后来要求建立独立主权的“泰米尔纳德国家”,再后来提出建立独立的“德拉维达纳德共和国”。在中央政府的压力下,“德拉维达进步联盟”放弃了脱离印度联邦、建立独立的德拉维达国家的要求,代之以在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结构内建立包括南部四个邦的拥有充分自治权力的“德拉维达联邦”。

      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土著部族长期以来也一直要求尊重他们的自主和自治权利,有些部族为争取脱离印度联邦、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武装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那伽人、米佐人和廓尔喀人的斗争。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四个表现,是跨国界居住的民族与邻国民族纠纷缠结在一起。泰米尔人居住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北部与东部,在斯里兰卡,主体民族是僧加罗人,占总人口的74%,泰米尔人属于少数,仅占18.2%,泰米尔人在各个时期曾提出实行自治、建立联邦甚至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与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同属一个民族,同操一种语言,同处一种地位,在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联系也很密切。因此,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与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同病相怜,互相支持,给印度和斯里兰卡政府制造了很大麻烦。

      克什米尔人分别居住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控制区和巴基斯坦控制区,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伊斯兰教徒77%,印度教徒20%),即使在印度控制区,穆斯林也占大多数。印巴分治后,印度成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巴基斯坦则成为穆斯林的故乡,因此印度控制区的穆斯林要求脱离印度,回归巴基斯坦,有些主张实行自治乃至独立。孟加拉人聚居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他们同源同族,有些人主张恢复孟加拉建制的历史,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重新合并。

      由跨国界民族引起的纠纷,成为印度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三个南亚重要国家间十分敏感的棘手问题。

      八、众生芸芸

      印度人口众多,总数已达10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

      印度人口增长迅速。1951-1981年的30年间,印度人口增加了3.2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的苏联和人口位居世界第四的美国。仅1971-1981年的10年间,印度增加人口1.6亿,这个数字超过人口位居世界第六的巴西和人口位居世界第七的日本,相当于澳大利亚人口的10倍。20世纪,世界人口从20亿增加到60亿,增加2倍,而印度人口从2.38亿增至10亿,增加3.2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远比中国高,印度势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印度人口性别悬殊。近40年来,性别比例男性多于女性。1981年,男性为3.5亿多,女性为3.3亿。仅奥里萨邦一邦女性略多于男性,男性1000,女性1034,其余各邦均男性多于女性,尤以那伽兰邦为最,男性1000,女性867。在大都市中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颇为明显,1971年,德里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249:1000,加尔各答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438:1000。

      印度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印度人口高度集中在恒河与沿海平原:恒河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3.8%,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3%;沿海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9.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8.8%。边远山区和干旱潮湿地区人烟稀少,面积占63.3%,人口只占13.5%。
      印度城镇人口增长加快。独立前50年,城镇人口共增长2660万,而1951-1981年30年间,则增长9400万,其中1971-1981年新增加4710万,10年内增长的人口约等于独立后30年城镇人口增长的一半。大城市人口增长异常突出,小城镇则逐渐衰退,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由1901年的25.71%上升到1981年的60.37%,而一万人以下的小城镇由6.18%下降到0.5%。

      印度人口密度过大。1995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43人/平方公里,亚洲平均人口密度为123人/平方公里,就是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也只有126人/平方公里,而印度则达到312人/平方公里。印度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6%,但印度国土面积只占全球的2.4%。

      印度人口综合素质偏低。据联合国2000年人力发展报告,1998年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在174个国家中居第128位,不仅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斯里兰卡居84位,中国居99位。印度人口识字率低,文盲率高,1990年,印度男女识字率分别为62%和34%,而韩国为99%和94%,中国为87%和68%。

      印度人口爆炸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生活水平降低,住房条件改善缓慢,人均寿命低于多数国家,贫困人口众多,人口、资源和环境失衡,失业问题严重,人才流失居高不下等。印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把经济搞上去,方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走向繁荣富强,使印度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阔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