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的智慧

 阳光总在风Sun 2016-09-16

道家的智慧

今日看完了网易公开课-西安交通大学的《道家的智慧》。其介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为主,儒家塑造着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则成就着国人的自然人格。听完课程的讲解,虽受益匪浅,还有好多地方未能明白。将做下的笔记分享给大家。

1. 道家和道教的不同

简略来说:

道家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也就是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代表。

道教产生于汉代,以张陵张天师创立五斗米教,也就是天师教为标志。

2. 研究的问题不同

道家研究的是:本源、规律、境界 三方面,侧重的是哲学和智慧

道教强调的则是方术。也就是传说中的呼风唤雨术、长生不老术等。

同时在课程中,老师也讲述了中国人区别于西方人的独特思维方式:

  1. 对立互补

  2. 复杂的思维

中国人自古思考问题就有两方面,凡事阴阳对立,福祸相连,事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且中国人每件事情想的比较多,比如干一件事情,外国人干脆的做了,而中国人可能会想这件事相关联的其他。在这里我认为,思维无谓好坏,各有优劣。

3.道家的来源

1.社会渊源

a.周王朝名存实亡

b.各国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c.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

战国时期,因为周王朝名存实亡,中央集权的衰弱,同时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而催生了诸子百家。

2.思想渊源

a.来自于《易经》,孔子继承易经乾卦,老子继承易经的坤卦

b.来自于陈国,陈国对月亮及女性的崇拜

c.隐士的思想,外圆内方

儒家的思想可以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家的思想可以说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分别来自于易经中的乾坤二卦。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奋进的思想,道家提倡的是与其对立互补的像大地一样宽容、谦卑的思想。

3.职业渊源

儒家大都产生于礼官,道家产生于史家。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话说的很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通过研究历史,可以探索到兴衰规律,这也是“道”。

4. 道家的宗旨

道家的宗旨概括为七个字:清、虚、卑、弱、本、反、无

:旁观者清,宁静以致远

:虚怀如谷,谦虚使人进步

杯子可以装水因为里面是空的虚的,房间可以住人,也是因为里面是虚的。

:善于处下,低调韬晦

有句古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联系到中国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这么快,虽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总体是很赞的,这也得益于韬晦的策略。

在这里,我也得到了何为君子的答案:光而不耀。恩,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是不是有点太极的感觉。

:抓住根本,立身立国

:1.反向思维 2.相反相成

:1.无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无为 大智若愚,大象无形

其中还介绍了老子和庄子。庄子其人的特点是:1.穷 2.傲 3.博

讲到庄子以道观物: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分别表示的意思是平等、宽容和达观。

这段课程很有意思,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免费去网上看看。欢迎留言交流你的感悟~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悔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