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分析

 泰坦阳光 2016-09-16
作者:  时间:2016-07-07   
编者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但仍存在一定问题。煤炭的“去产能”最为有效。钢铁、水泥、电解铝“去产能”和“加产能”并存。房地产销售面积快速增长,库存开始下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重塑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五大任务有序推进,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统筹,出台更多措施保障相关目标实现。

  一、去产能:正处于市场与政策的纠缠期

      去产能的主要领域是“钢铁”和“煤炭”,为了更准确的研判去产能实际效果,我们将水泥、平板玻璃和氧化铝也纳入分析范围,从数据来看,去产能正处于市场与政策的纠缠期,去产能出现了分化趋势。
  煤炭的“去产能”最为有效。在市场不景气和政策双重推动下,原煤产量呈现持续同比下降,1-5月原煤总产量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若继续保持该措施,预计完成中央煤炭产量3-5年下降5亿吨的任务难度不大,在去产能的推动下,原煤价格正在缓慢回升,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价格较2015年12月底价格已经上涨约40%,但由于需求仍在继续下降,预计下半年原煤价格回升将逐步趋缓,维持在目前价位水平,并在20%上下波动。
  钢铁、水泥、电解铝“去产能”和“加产能”并存。受补短板带来的建设投资加快,钢材、水泥、电解铝等基本材料需求加大,而年初市场清淡,政策紧缩,导致国内厂商库存普遍不足,市场的需大于供的形势下,钢铁、水泥、电解铝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带动不少企业复产,产量同比上升,出现了政策与市场博弈的局面。由于需求并未真正好转,钢铁、水泥、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速已经开始回落,预计下降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价格取决于去产能政策的推进。
  二、去库存:房地产量增价暴涨,工业企业存货持续下降
  房地产是去库存的主要领域,为全面分析经济情况,我们将工业企业的库存也纳入分析范围。从数据来看,去库存初见成效,工业企业和房地产库存均出现明显下降。

      房地产销售面积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从1-5月商品房现房销售数据来看,销售面积快速增长,房地产销售热潮从一线城市迅速蔓延到二线城市。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房地产去库存的主要手段是放松信贷政策,在当前国内缺乏其他投资产品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成为老百姓保值的主要手段,价格快速上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工业企业存货快速下降。工业存货过多会占据大量现金流,导致企业投资能力下降,工业企业去库存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4月一直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12月开始存货从同比增长转为同比下降,这说明工业企业生产出现销售大于供给的局面,企业库存压力逐步缓解,预计未来工业企业投资将增加,生产能力会逐步极大,但此趋势能否持续,尚需观察。
  三、去杠杆:工业企业总杠杆率下降,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
  2011年9月以来,我国进入降息周期,特别是2014年9月-2015年10月一年多时间降息6次。 随着降息的影响扩散,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负债合计累计增长呈现持续下行状态。见下图:

      但分企业类型来看,去年年底以来,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仍在不断加杠杆,资产负债率有所增加,而股份合作工业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杠杆率逐步下降,资产负债率有所回落。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为了维持这些企业继续运行,政府仍然要求银行加强支持国有企业,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绵延了僵尸企业的存活时间,如何为国企减负,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应成为当前重要事项。
  四、降成本:力度尚需加大
  去年以来降息、营改增结构性减税、五险一金缴纳标准降低等,在利息、财务支出等方面降低了企业负担,从数据看,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累计增长都开始持续下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主营业务成本累计增长反而在不断上升,虽然企业利息支出和财务支出下降,但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都快速增加,即服务产品销售的行业价格上升(包括物流、广告、包装等服务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尚需进一步出台更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措施。

          五、补短板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在稳增长的推动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主要集中在新建等固定资产投资上,反映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设备购置投资持续快速下行,需要加强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