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论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行动开始

 Sophia胥 2016-09-16

教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努力打磨教学的艺术。内化于心而后外显于行,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知识技能,也为他们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及健康身心打好基础。本期教育微论选编了一组教师对如何做好学科教育进行思考的文章,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微论投稿邮箱:zgjyxk2014@163.com


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慢慢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看成是一种教育的前瞻思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到现实工作中,往往囿于实践的难度和应试教育的阻力,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最终仅仅成为一种响亮的口号。

事实上,新一轮课程改革极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强调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实际体验不是教材编写者可以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可以教出的,而且每个学生的体验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动起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行动是一切创造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在知识发生发展的各个“枝点”处进行大胆联想和实践。

合作学习和教学民主,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泰戈尔曾说:“唯有合作,才能创造文明。”学生的思维形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考信心和创新行为。只有当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胆量时,他们才可能创新学习方法。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用语言将自己的探究过程表达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各自解决问题方式的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被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要通过发扬教学民主,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还需要引进竞争机制。学生有巨大的潜能,竞争能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促使让学生施展创新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指出:“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竞争机制不仅促使学生积极按要求去做,而且还能使他们不断求新求异。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满足学生“自我求成”、积极向上的成长需要。同学们在互相启发与交流中可以不断上跳摘“桃”出新出彩。(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声明与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