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太极改善2型糖尿病,“糖友”新曙光出现!

 心微微 2016-09-16

打太极改善2型糖尿病,“糖友”新曙光出现!

太极疗2016-09-06

01

国外研究热点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估计,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在全世界有两亿五千万人。在我国,它已超越高血压人群成为第一大高发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目前中西医学尚缺乏彻底根治的特效药。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

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练太极都有助于治疗,其中尤以改善Ⅱ型糖尿病最为知名。根据中央社巴黎一日法新电报道,两项分别在台湾和澳洲进行的研究报告今天公布,结果显示,每周打几小时太极拳,能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的病症,也许这一发现会给糖尿病人们带来一个新的署光。

《生命时报》报道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负责此项研究的悉尼大学教授朗达·奥尔表示,对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症的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普遍存在肌肉力量不足、肌肉速度较慢,且平衡和活动能力弱等特点。而练太极拳之后,这些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行走速度均有明显改善。而且,太极拳比较舒缓,不容易大量出汗,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练习。

马来西亚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浓度水平显著降低,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增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的糖尿病患者比那些不练习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而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低。尤其是对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对于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02

国内Ⅱ型糖尿病研究概览

国内大量的学术研究也佐证了上面的报道(见图1):

图1

临床研究资料比较丰富,既有对糖尿病血压血糖血液的直接性研究,也有对糖尿病患者心肺功能、神经肽的间接性研究;既有太极拳的单项研究,也有结合食疗的综合性研究。这些主要是对各个局部作深入研究的成果,考虑到太极拳锻炼的主要优势在于综合(整体)效果,太极拳对糖尿病的功效还有许多课题有必要纳入临床研究。

在众多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以中老年为主。这可能与Ⅱ型糖尿病多为中年人有关。

除了身体方面的研究,甚至心理研究也纳入进来:

实验:

方法:

选取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结合太极拳锻炼,比较两组SCL-90得分情况。(见下图)

结果:

(1)太极拳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对辅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2)太极拳对降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水平效果明显,尤其体现在降低其躯体不适和抑郁心理障碍两方面。

(3)太极拳对不同性别练习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整体效果无差异,对男性患者的作用在躯体症状和精神运动性症状两方面更加明显,对女性更为全面。

03

糖尿病患者如何练习(供参考)?

根据有氧运动、量力而行、持之以恒三原则练习太极拳,糖尿病患者练习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仅供参考:

(1)以中低强度为主。身体康复阶段不宜剧烈运动,为稳妥起见,以低强度为宜,一个衡量标准是,打拳时还可以说话而不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2)注重呼吸。打太极虽不强调刻意进行呼吸,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呼吸问题。呼吸应注意细、缓、匀、长、深;不可呼吸紊乱。一开始不必刻意追求逆腹式呼吸。

(3)顾全大局练太极。注重太极拳的整体运动特点和大致方向,不要太追求完美,以自然舒服为上策。

(4)保护好膝关节。

(5)细细体会全身心(从头到脚、从外到内)放松的感觉。感受身心放松的辩证法:身体如何促进心灵放松,心灵放松如何帮助身体放松。

(6)尽量在太极师傅指导下练习。能集体练习就不要自己“埋头苦练”。

(7)每天进步一点点,忌急于求成。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