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评红楼之惜春:不听菱歌听佛经

 风临酒把2 2016-09-16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元宵节的灯谜,便是惜春命运的谶语,清净孤独,令人叹惋。十二钗的曲子更是直接明了,直接讲述了惜春从公侯小姐走向青灯古卷的心路历程。其实四小姐也是大观园中的小透明,即便曹雪芹赞赏她走了跟宝玉一样的路。但惜春却终究不是读者惯于津津乐道的红楼人物,关注度简直不比晴雯袭人等出挑的丫头。今天咱们就聊聊贾府的这位四姑娘。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若论出身,在极讲究正庶之别的大宅门中,四小姐惜春地位堪比荣府中王夫人所出的元春——她乃宁府珍爷之胞妹。但这个姑娘在整个故事的前半段也躲不过打酱油的命运。怎么说,一则是薛林二人等主角的风头太胜,二则故事设定她出场只是不过是个面目模糊的小女孩。同迎春等人一样,惜春也是在黛玉入贾府时正式出场,曹雪芹只用了“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八个字来形容惜春。

初读红楼,觉得很莫名,这样黯淡的出场,别说比不上“恍若神仙妃子”的王熙凤,连另一个小透明迎春的出场都不必上,怎么配得上“金陵十二钗”的名头,难道只是因为她是贾府小姐,就可以在十二钗中占一席之地?后来才渐渐发觉,曹雪芹是故意要将惜春在红尘俗世中的形象淡漠化,以便突出她内心的佛性和光明。

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节,穿起贾府众人午后的日常生活,惜春的形象第一次鲜活起来,便与佛性有关。这是曹雪芹在表现惜春性中的宿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慧根”,这是她后来“堪破三春”的思想基础。

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耍呢,见周瑞家的进来,惜春便问他何事。周瑞家的便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入画来收了。


不同于宝钗、黛玉、湘云、探春等人因了作诗填词等共同爱好而互相亲近,惜春从小交接的多是水月庵的智能儿,以及栊翠庵的妙玉等出家人。大抵也是年幼,书中从未讲过惜春用心于女工针黹,加之她又与迎春一样“本性懒于诗词”,惜春的日常娱乐主要有三个,一是作画,一是下棋,还有一个,便是念佛。

关于惜春会作画,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节经贾母的口交代出来的。也正因为说要画园子,平日的小透明惜春,戏份终于多了一点点,还被刘姥姥夸成神仙托生。

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但即便众人在蓼风轩商议如何作画时,出风头的也只是取笑刘姥姥和惜春的黛玉,以及深谙作画所需一切准备工作的宝钗。先是黛玉一会儿“母蝗虫”、一会儿《携蝗大嚼图》,逗得众人笑得收不住;还说惜春“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后来又是宝钗讲了一堆作画的方法,又是开画器的单子的,什么头号排笔、二号排笔,什么乳钵大粗碗。惜春自处便很谦虚,她知道自己虽说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作画的工具也这般那般不全,也只由得她们闹,并不因此而觉得被抢了风头,性情之恬淡,可见一斑。

但惜春也并不是完全的没脾气,虽然不理论,也会向宝钗撒娇,“都是,宝姐姐赞的他(黛玉)越发逞强,这会子拿我也取笑儿。”而在冬天贾母催画的时候,她也并不是没嘴的葫芦,一句“天气寒冷了,胶性都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来了”也算应对的当。

再说佛性。(书中写到惜春下棋,不是自己看棋谱,便是跟妙玉。其实是为表现她清净孤单之性的辅助手段。不再单独拈出论述。)越是到了大观园诸芳散尽之际,惜春的出场就越多,她代表的,大抵是整个贾府的一种了悟的力量,虽然无力,但至少是一种反省。


但也是由于这种佛性,惜春对人世永远是冷淡疏离的态度。抄检大观园,惜春的丫头入画被查出些哥哥寄存在这里的东西,原是贾珍赏的,只不过是私相传递不对,连凤姐都说“你且说是谁作接应,我便饶你,下次万万不可”尤氏等人也说入画“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惜春却毫不留情。也难怪曹雪芹要说她:“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

惜春道:“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个,必是后门上的张妈。他常肯和这些丫头们鬼鬼祟祟的,这些丫头们也都肯照顾他。”

但正像惜春自己说的“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这种了悟,并不是红尘中人能够了解的,即便是我,也难免同意尤氏的话“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但惜春接下来的话,却又让我暗暗赞叹。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可见惜春的了悟,不说七分,也有三分是由于对贾府和自己前途的绝望。此时的宁府早已是人们讨论的对象,上下混乱,鸡犬不宁,连柳湘莲这样的人都弃嫌东府里大概只有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干净,惜春这样一个人,除了努力划清界线,她又能如何?


这才只是开始,随着她心中的佛性与不断令人绝望的现实相遇,她走向出家的意向也不断明晰。怎么说,惜春命中有佛性是宿慧,但贾府的不断没落,则让惜春看到了人世繁华之不可倚恃。仔细想来,她小小一个人,虽说是贾府中千金万金的小姐,却也眼睁睁看着赫赫扬扬的贾府渐渐走向混乱和没落,她看过元春省亲火上浇油的热闹,也看过元春陡然逝去的无奈,看过黛玉的锦心绣口,风华无双,也看到过黛玉病重而死的苍凉。加之后来,探春远嫁海疆,难再相逢;迎春遇人不淑、芳魂早逝;妙玉“无暇美玉遭泥陷”……

不管是才干过人的凤姐和探春,还是乖巧温顺如迎春、七窍玲珑如黛玉,连“槛外人”妙玉都在劫难逃皆,难有好的了局,惜春自然难免物伤其类。而后来宁府被抄,荣府元气大伤之后,惜春于人世更加无可眷恋,渐渐开始说明想要出家的意愿,别人万般阻挠也多是出于伦常,尽情而已,但只有宝玉是支持她的,因为他心中也有宿慧。宝玉考完后失踪,别人都心痛神痴,也唯惜春明白了他的二哥哥亦是看透了世情,故而出家。他俩是贾府之中最终走出尘世的两个人,他们是互相理解的。

常人看来,惜春出家,长伴青灯,缁衣古佛,了却一生,固然也算不上是好结果,但她终究逃出了宁府的肮脏,也不用承受遇人不淑的风险,富贵荣华不可久待,倒是安定的心性难得。惜春终究是大观园中一位特例,也许我们不能说她的结局最好,但至少曹雪芹用惜春的选择给了我们一种面对人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让我们来看看惜春的智慧,我们虽然不会出家,但偶尔也需要借鉴这种淡然的态度,帮助我们保持一颗鲜活又平稳的心态。

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
因想:”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可惜我生在这种人家不便出家。我若出了家时,那有邪魔缠扰,一念不生,万缘俱寂。”想到这里,蓦与神会,若有所得,便口占一偈云:

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

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

最后用宝玉送给她的诗,也是她的判词作结: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文/薄小荷(简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