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家庭医生,既能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又对患者病情状况熟悉了解,无疑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七部门6月6号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今天(8号),我们再次开通特别节目《今天我值班》,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诸宏明副司长在中国之声直播间值班,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关问题为我们的听众和网友答疑解惑。中国之声记者车丽代表听众和网友向诸宏明副司长提问。 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提到“家庭医生”,很多人脑海中的形象就是国外电影中的“私人医生”。在我国,哪些医生能成为我们的“家庭医生”? 诸宏明介绍,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随着医改的推进,家庭医生已经切切实实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有些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享受到家庭医生的服务。从现阶段来讲,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这个全科医生是主力,包括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我们还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的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都可以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在农村的将近有100万的具备能力的乡村医生,这也是我们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个主体。 很多人去大医院往往以前冲的就是这个医生的医术,很多病症,尤其是大病初期的表现没那么明显,家庭医生的医术能不能让居民放心? 诸宏明表示,从这个阶段来讲,我们对人员的准入有一定要求。现阶段家庭医生要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另外,要开展转岗培训,也是要取得资质。从目前各地已经开展的实践来看,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需要,居民朋友可以放心的。对病情确需上转的或者吃不准的,可以按照转诊的原则和标准去进行转诊,家庭医生服务,居民可以放心和满意。 家庭医生提供三方面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 对于家庭医生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诸宏明介绍,家庭医生提供的具体服务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基本医疗服务;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 三是,健康管理。 基本医疗服务就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的用药,就医路径的指导和转诊预约,在家门口享受到家庭医生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通俗说就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公共卫生服务,就是国家目前一直在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项目,主要是根据服务的能力和需求,向全体居民提供。 健康管理是家庭医生开展的很重要的工作,除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恐怕还要开展对居民的健康管理,这就是家庭医生发挥作用的地方,主要是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的服务、家庭护理、远程健康的监测等,把慢病真正的管起来。 针对特殊人群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针对家庭医生能否上门服务、随叫随到的疑问,诸宏明进行了回应。他说,制度确立以后,会先将居民与家庭医生的固定关系建立起来,有了服务对象,就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形式提供服务。首先,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我们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扎实。而基本医疗方面,对居民而言,有了家庭医生以后,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平时一些小的问题想咨询,以前不知道问谁,现在有了家庭医生以后,可以主动的去询问;第二,如果病症较轻,而距离比较近,可以去找家庭医生看病配药;第三,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病症,可以找家庭医生帮忙提出就诊建议。 诸宏明同时表示,对于目前阶段,家庭医生可能一个人要负责上千个居民,家庭医生上门是忙不过来的。但是会根据居民需求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还有儿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一些基本的上门服务。 家庭医生并非富人专属 针对最广大百姓 有网友问:家庭医生是不是富人的专属? 诸宏明表示恰恰相反。他指出,家庭医生主要针对普通居民,是居民日常都能够享受到的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从制度政策设计来讲,这个制度针对最广大的老百姓,大家都可以去享受这个服务。对此,业界知名的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信公号kgn091主编高私傅表示政府主导的家庭医生服务主要是保基层,是一种普惠制的服务。但低价服务难以吸引大医院的高水平医生参与,也无法保证服务品质。这就为民营机构针对中高端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高端私人医生服务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这是一个蓝海市场,可以与政府主导的家庭医生服务形成互补。 对于目前家庭医生的数量大概有多少?现状怎么样? 诸宏明介绍,从整体来看,现在我国全科医生数量还不是很多,全国大概18.9万全科医生,离理想数字还有较大差距。18.9万里面大概有7.3万医师在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服务,还有8.1万大概在乡镇卫生院提供服务。当然我们刚才讲的将近100万的乡村医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这个目标能如期实现吗? 诸宏明表示,很重要的就是人才的问题。要加快全科医生人才的培养,加快转岗培训,使这部分的人能够进一步充实起来,使家庭医生的队伍进一步庞大。 要完成2020年的目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居民能够自愿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认为现在有难度。但是我们立足自愿,让群众真正能够感受到家庭医生制度的好处;另外,加强人才培养,在政策配套上,在制度设计上要着力解决一些制约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瓶颈问题。
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实践。经过努力,等到2020年,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让更多居民能够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还是会实现的。 扩大到全人群,是不是意味着人人都能够享有家庭医生?诸宏明表示,从制度设计上来讲,只要愿意,有需求,就可以跟辖区内的社区医生有个协定,但是这个制度也是自愿原则,不搞强制,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需求,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随着需求不断增长,希望家庭医生服务能够被居民所认可和接受,大家都能够乐意接受这个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