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于】漫议“大锅饭”:关于“大锅饭”养懒汉

 逍遥302 2016-09-16

“大锅饭”会不会养懒汉?大于认为,“大锅饭”是有可能养懒汉。例如美国的失业救济“大锅饭”就存在这个问题。2011年6月美国的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9.2%,在经济衰退期间,美国失业金曾经扩大覆盖至99周的福利。美国失业救济金也比较高,保证基本生活足足有余,有的失业者干脆放弃了找工作,渐渐安于现状,失去了寻找工作、改善生活的激情和动力,形成一种失业人士懒惰,不思进取的社会实况。于是一些美国“精英”批评指斥失业福利金过高,支助懒人不思进取的生活。但是,谁也不敢也不会蠢到提出要砸掉失业福利金“大锅饭”这口锅。

新中国虽然没有吃过真正的“大锅饭”,但有些惠民政策也确实养过一些懒汉,最典型的莫过于小岗村。在集体生产时期,小岗村“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 生产靠贷款, 23年来从未向国家交一粒粮食”。这伙懒人懒到什么程度呢?用他们自己举的例来说就是,“搞集体生产时,牛房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牛房的牛粪十几年都没有人挑过一挑子”,也许中国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懒农民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懒呢?现在看来可能就是当时的政府和政策把他们养懒了。后来分田单干了,在“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动力下,不能懒了,有饭吃了。结果是穷的穷,富的富,勤快了几年,觉得还是太辛苦了,干脆把地租给人家去种,吃起轻松的财政饭来。

虽然“大锅饭”有可能养懒汉,但懒汉并不都是“大锅饭”养出来的。实际上,懒汉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有没有“大锅饭”都会有懒汉。现在劳动者的“大锅饭”都砸得差不多了,大于看到的是,懒汉好像还越来越多了。不说街头的乞丐骗子和一些吃软饭的,就是看现在的年轻一代,还有几个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那样吃得苦耐得劳的。前不久应一个青年朋友邀请到她们村去作客,看到村里下地干活的都是中老年人,年青的却在家里喝酒打牌玩玩耍耍。问她为什么,她说现在农村都是这样,下地辛辛苦苦赚不了几个钱,懒得搞。
 
虽然“大锅饭”有可能养懒汉,但“大锅饭”也不是一定会养懒汉。当年大庆大寨为什么没有养懒汉?现在的南街村为什么没有养懒汉?以色列的“基布兹”、日本的“山岸幸福会”有没有懒汉?所以,“大锅饭”养不养懒汉,会不会养懒汉,关键在“大锅饭”的组织是不是得法,制度是不是合理,管理是不是科学,特别是领导者的工作是不是到位。任何一个社会,真正的懒汉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不愿意做懒汉的。如果真出现了“大锅饭”养懒汉的现象,那也是领导者没有本事,应该“算盘响,换队长”,而不是以此为由把锅砸了让普通劳动者没饭吃。进一步可以说说,以此为由把锅砸了逼着劳动者去讨饭吃,实际上是无能的领导者为了自己偷懒打的的懒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