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真实的姜子牙究竟活了多大?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

 昵称35581610 2016-09-16

姜子牙的年龄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而且似乎也很重要。在书中,当他手持杏黄旗登坛封神时,白发飘飘,劲头十足,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刻。在神话世界里,即使他二三百岁也不算什么高龄,而在人的世界,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确定他的实际年龄了。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尝穷困,年老矣”,也没说他到底有多老,也许司马迁就没有仔细考究过他的实际年龄,本来《史记》文学性高于史学性,太史公善于表现戏剧性,也不大在乎这些琐碎的问题。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遇到周文王时年龄应该不小了,但也绝非老人。据说他当时已经七十二岁了,在那个年代,人的寿命本来就不会很长,正如俗语所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姜尚即使善于养生,但他有穷愁潦倒被老妻抛弃的经历,他的妻子会不会和他一样高寿,也活到六七十再抛弃老公,也是个问题。而且如果这样计算,他辅佐文王武王灭商,而后成为齐国的诸侯,到《竹书纪年》所说的周康王六年去世,其间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总也一百一十多岁了,这也未免过于夸张吧!所他出山时候极有可能不到五十岁!这样到九十岁左右去世比较合理。后世但取“使老者奋”,仿佛他的年龄越大产生的效果就越好,不大在乎把繁重的工作推给一位太老的老人,似乎有点过于残忍。

说来也奇怪,姜尚的生活能力极差,据说他卖肉肉臭,钓鱼鱼不食饵,织席子也卖不出去,反正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这固然也有夸大之辞,也许主要是他志不在此吧!不感兴趣的事总做不好,伟人尤其如此。若是生活在现在,只有进敬老院了。当时他也是因为周文王“善养老”,才去投奔,“治天下有余智”的才能得到赏识,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掩饰一切,从他的计策本身而言,不少都含有阴谋的成分。我想这跟他的经历也大有关系。有才智人的人长时间倒霉,所激发的不满情绪就会越浓,一旦得志,总要畅快淋漓地发泄出来,其中也许不乏报复的成分。但他的修养功夫真是一流,不可思议的成熟,年龄再大也能耐心等待,直到时机真正到来才出手。在姜尚以前历史上很少有像他这样奇计百出的人,这也给后世的阴谋家好好上了一课,不过他们注意的是课程的内容,并不想去知道姜尚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却是正义的。

姜尚的封地在齐,周公的封地在鲁,这是生活在齐鲁大地中的人引以为荣的地方。历史上齐强鲁弱,而且春秋时齐国首先称霸,战国时也是“七雄”之一。这是因为姜尚的治国与周公不同的缘故,也可以这样说,周公为孔子敬仰,因其“亲亲上恩”的国策,正是孔子所推崇的儒家理想。而姜尚的“尊贤上功”,重视贤者,重赏有功之士,这也应该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所得到的切实教训。既然周王用他可以兴国,他自然要效仿。用经验来管理比用理想来管理所取得的实效要大的多吧!这其实也已经开了“法家”治国的先河。当时齐国刚开始是有一些自由空气的,例如狂矞华仕兄弟就自称无求于人,否定国家权威,这本是个人主义的先驱人物,但不幸生在齐国,被强硬的姜尚所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很少有杰出的思想家。相反鲁国固然积弱,却出了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这不能不归功于周公国策的宽容了。

(转自“鱼羊秘史”,作者:田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