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做了20年的雕塑,第一件事儿就是出去走走

 颐颀书斋 2016-09-16





艺术家    向京 


在最近的个人回顾展上,从不愿歇息的向京想按下暂停键,“如果没有能说服我的动力,我不会再轻易回归雕塑媒介的创作。”



“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在台北”


1995年,向京刚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时,周围同行普遍认为写实雕塑已经过时,要表达新时代的思想就需要有更先进的媒介。憋着一股气,年轻瘦弱的向京选了这个耗费体力、制作麻烦、工作强度大的艺术创作途径。她开始塑造一个个人像。对着镜子吐舌头做鬼脸的女孩、抱着胳膊妆哭花了妆的女孩、穿着时髦花边背心脚蹬松糕鞋的女孩,还有不同的场景,比如在婴儿车旁边弯腰拉筋的女人、泳池角落各怀心事的游泳者——每个人都处于微妙的情绪之中,却如此真实,仿佛是观众自己的人生瞬间。


人们面对她的雕塑作品时,总会产生某种奇异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停留在对雕塑人像的欣赏、观察,更深地体现在内心的共鸣。她用这独有的“心理现实主义”手法获得了专业及大众的认可。


向京平静地说,“雕塑给我很多认知,包括人性的局限性、雕塑的局限性。对我来说,人生就算此刻停止也够本了,再多就也是锦上添花。”



新作《S》,185x44x59cm,2013-2016


2003年,向京和丈夫瞿广慈从北京搬去上海已经生活了几年,她在上海师范大学教书的空闲时间里埋头创作——在此之前,她已经塑造出的许许多多件雕像,仿佛无意之中都折射出某个脆弱、孤寂、敏感的女性形象。当有人问她,为什么都做女性,向京也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她一反常态创作出了作品《你的身体》,一个光头、裸体的女性坐像,高达两米七,身体微微后仰、乳房摊在身上、肚皮肥肉隆起、双腿张开。当观看者站在她正面稍微抬头,便正好能与之对视。这双毫无退缩意图的眼睛和大尺寸的阴部都足以让人产生不适,甚至激怒随便一个具有男性思维的人。


“那时候强调要做大,其实潜意识里还是有着强烈的挑衅色彩,要抗议对女性的定义和偏见。这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对性别问题的认知水准。”向京说,她在做这件作品之前已经铺垫、淤积了很多能量,带有对自我认知的确认,“自己从小女孩儿蜕变出来,紧张缩在那里的小女孩,到现在变成了坦然端坐的女人,还会试图挑衅你一下。”



《你的身体》,玻璃钢着色,2005


从《你的身体》之后,向京更深入地讨论女性身份这个经典命题。她的做法是干脆花两年时间做了整个系列,全部都是各种各样裸体的女性。《你的身体》里那位垮坐着的女人对观众来说具有强烈的压迫感,艺术家无形中给自己预设了敌人——整个传统男权社会。可她意识到,当过分与之对立的时候其实也等于迷失掉了自己。


这个系列的另一件大型作品《敞开者》被艺术家视作整个命题的终结。和《你的身体》相对应,这是一位坐在地上的女人,依旧是光头、没有社会身份,依旧是松弛的乳房、堆积的肚腩赘肉,甚至体量更为庞大:高达三米六、长达六米一。可是整个人的姿态与面目都显示出与早先不同的平和感。


她没有任何性别的意味,反而像是西方神话中的女神、母体。向京使用了诗人里尔克创造的词语“敞开者”,他曾经用以标示所有伟大事物整体集合——正符合这座雕像的含义,不再对抗,而是接纳和包容。



《敞开者》,360x360x610cm, 玻璃钢着色,2006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240x240x140cm,玻璃钢着色,2007


回北京后,她着手创作了“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向京第一次尝试拿掉个人经验的支柱,完全靠隐喻来描述人性。各种各样的杂技表演造型是社会属性外化的隐喻,表达社会相处之中每个人都带着相应的面具、需要小心维护彼此的平衡关系;动物则代表着被社会属性遮蔽了的自然本性。


于是她塑造出来的马有着悲天悯人的眼神,大象有着富庶的气度,绵羊也显得岿然冷静。这些外表细腻写实的动物却仿佛是出现在梦里的样子,甚至与之前闭上眼睛的裸体女性雕像有着某种非常类似的气质——超乎常人的安宁。这是向京的主观倾向,也是所有这些作品最终得以吸引住观众、令人伫立在旁凝神观看的独特魅力所在。



“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在台北”


“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在台北”


异境——唯岸是处(局部),玻璃钢着色,2011


创作雕塑本身是一项异常艰辛的体力活,需要艺术家长时间地待在工作室,日复一日做很多重复繁琐的工序。但她在做了二十年之后意识到,创作与劳动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们只有在不断的行动过程中才能真切认识到很多问题。


“我小时候出于生命本能地创作,无知者无畏,勇往直前,也没什么障碍。后来开始渐渐地对所有事情都开始质疑,在自我否定的状态下艰难地工作下去。因为每次都想超越自己现有的能力和经验,这必须具备巨大的生命能量。”她喜欢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写过小说家分为“天真”与“伤感”两种,而她自己就正是经历了从天真到伤感两个艺术创作阶段。


可能正是这样不断地怀疑、不断地超越,最终让向京走到了雕塑之外。她需要勇敢放下已经熟悉的东西,去开拓新的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