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端论坛】唐代人最爱的执壶长神马样?

 天宇楼33 2016-09-17

唐代陶瓷执壶的形制来源于隋代的鸡首壶。鸡首壶,三国末年时期出现,流行于两晋至隋,因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三国时期鸡首壶还较为少见,西晋时期,鸡首壶造型简单,壶身比较矮,鸡首无颈,且鸡首实心、无孔、不能出水,此时的鸡首部只是装饰物。隋代末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时的鸡首壶壶口更高,颈部更细,鸡头造型更趋向于写实。如雄鸡引颈昂首打鸣,执柄部贴塑龙形,形象较前朝更为生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不仅对鸡首壶的使用功能进行了完善,对器物造型的美化也更为讲究。



 隋代鸡首壶

 

鸡首壶鸡首部无孔,无法注水,鸡首流也仅为一种装饰,壶的实用意义消失,是专作为随葬品而烧制的明()器。虽然到两晋时期,鸡首壶开始具有实用功能,但是直到隋代,鸡首壶逐渐不能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唐代,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审美需求也由最开始的动物逐渐转向了植物亦或整个自然界,所以唐朝,鸡首壶逐渐被一种圆柱形短流的壶取代,这种壶就是执壶。所以说执壶的造型形制来源于鸡首壶。

 

 

唐代执壶

 

从以上两图中可以看到,鸡首壶与唐代执壶形制上,两者造型极为相似,都以敞口、短颈、鼓腹、平底或圈足,肩部附一把手为主要的造型特征。执壶逐渐取代了鸡首壶,这是由使用功能和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的。

唐代各窑均生产过执壶,如刑窑、越窑、婺州窑、鲁山窑、寿州窑、德清窑、长沙窑等都生产过执壶,但各窑生产的执壶无论是造型、釉色等都略有不同。

从陶瓷执壶造型的部位归纳,陶瓷执壶由盖部、口部、流部、把手部、腹部、底部等部分构成,但腹部是壶类器皿的最重要也是给人视觉效果最强烈的部位,所以通过执壶腹部的形态特征,可以不同窑口及时期唐代陶瓷执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类鼓腹形执壶是唐代执壶的最主要造型。其特征为腹部呈弧形向外凸出。鼓腹根据其腹部直径最大处所在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居上、居中、居下三种类型。

其一,最大腹径居上类鼓腹形,肩部附近弧线外凸,至器底逐渐内收。

 

              

         唐代花釉执壶

 

  

其二,最大腹径居中类鼓腹形,弧线圆滑饱满,腹部上端与下端直径相当,腹部弧度过渡平缓,是唐代执壶主要的类型。

 


 



其三,最大腹径居下类鼓腹形,从出土执壶资料看,此类执壶数量较少,造型特征为腹部最大径靠近底部,重心偏下。

    

 

 

 

第二大类,筒形腹执壶即壶体肩部以下,底部以上部位形似筒状,一般为由上到下渐收,最大直径处在肩部左右。此类壶与居上类圆鼓腹执壶相似,但腹部线条弧度转折不明显,近似于直线。

 


 

 

 

第三大类扁圆形腹执壶,因腹部扁圆而得名,此类执壶,大都壶体不高,偏矮胖,故显敦厚,胎体厚重,小短流与扁圆的壶身十分协调得当。

 


 

 


 

 第四大类,葫芦形执壶,唐代的葫芦形执壶仿自然界中的葫芦形而成,但没有生硬的模仿,而是将葫芦进行了夸张处理,上下两腹体量对比明显。且下腹部饰有瓜棱线,圆柱体短直流,安于下腹部,宽边形把手或耳形把手、平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统一稳定的国家环境使得各民族友好相处,经济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交融。同时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期,对外奉行开放政策,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唐朝的文化有了多元化的趋势,多种异域文化的不断涌入,使唐朝形成了开放兼容,丰富多彩,承前启后的宏大的文化特征。唐代人民充满自信,生活富足,个性得到解放,这种特征决定了唐代审美崇尚丰腴。社会心理的基调也是健康的、向外的、开朗的、豪迈的,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这反映在陶瓷造型上则是浑圆饱满,舒展大方。所以说唐代执壶的风格特征是与当时唐代的整个社会背景是紧密相联系的。


作者:鲁蒙 华豫之门特约撰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