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恩施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纯榫卯结构木楼)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最大、最独特的土司城,再现土家族历史文化,展示土家族古老民风。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候国巴子国。 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我在恩施参加当地旅行社的“腾龙洞.土司城一日游”,从利川腾龙洞回恩施,旅行车下午3点半来到土司城。下面简要介绍我拍摄的土司城内主要建筑: 1土司城门楼: 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外观的庄重华丽.门前左右两座神人牵龙雕像"天王送子". 2 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 3吊脚楼:土家族民居,多依山傍水而建,左边两间落在实处,右边一间悬空。左边是火房、中间为堂屋,右边即是厢房。厢房下面有柱无壁,即所谓吊脚楼了。 4廪君殿: 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殿,廪君殿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
5九进堂:土司王府,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 6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 虽然土司城内的大部分都是新建的彷古建筑,却韵味十足,门楼和九进堂内的建筑都是木楼,而且全部是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这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 我个人的观赏后感觉不错,中国的彷古建筑就应该这样建,土司城有独特的土家族风格和靓丽的建筑景观,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再现了土家族的文化艺术渊源和淳厚民风。 据说原来是要建一座民俗文化村,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议命名为“恩施土司城”。现在大家看到的门楼上的“恩施土司城”就是费孝通先生书写的。 谢谢大家观赏! 
2费孝通先生命名并书写的“恩施土司城”  3神人牵龙雕像“天王送子” 4唐崖长官司印(原件7厘米见方,国家一级文物) 5虎纽錞于(土家族先祖巴人一种军乐器,以虎为纽,原件是珍贵文物) 6风雨桥 7吊脚楼 8廪君殿 9廪君祠 10廪君殿内建筑 11廪君殿内建筑 12廪君殿外美景 13九进堂(纯榫卯结构建筑群) 14九进堂大门 15门前白虎雕像 16一进土王府门楼 17二进为戏楼(高19米) 18戏台龙雕 19四进摆手堂(25米高5层,上3层为国顶亭盖,下2层为四方的厅堂) 20摆手堂二边建筑 21摆手堂边木结构廊道 22墙上浮雕 23七进双层亭楼 24九进后堂 25从后堂俯视摆手堂 26从后堂俯视九进堂 27从后堂俯视九进堂 28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 29土司城墙 30城墙上拍土司城 31城墙上拍土司城 32城墙上拍土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