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鱼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体色金色的种类称为金玛丽,它的白化种也是体金黄,但眼睛是红色的。玛丽鱼有多种人工选育的变种,包括性状稳定,己成为独立鱼种的黑玛丽,腹部膨大如气球的气球玛丽,尾鳍呈叉形的琴尾玛丽等。体长8-12CM,体色有红、黑、银、黄,四色等,常见品种有燕尾红玛丽、燕尾黑玛丽、三色玛、高鳍红玛丽、高鳍金玛丽、皮球银玛丽等。饲养水温18-24摄氏度,喜弱碱性硬水,饵料以虫鱼为主,也可摄食颗粒饲料。繁殖水温24-26摄氏度,雌鱼临产前腹部有一明显的胎斑,每次产仔50-150尾,每月产仔一次。玛丽鱼的饲养水中注意要定期加点盐,以保持水质弱碱性。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玛丽鱼的雄鱼背鳍高大,臀鳍尖形,雌鱼背鳍一般,臀鳍圆形,是卵胎生鱼类,产仔时一般不需要特殊照顾。每尾雌鱼一次可产仔20-50尾,仔鱼产出后即可游动觅食。 体长约8-10厘米,性情极温和,从不攻击它鱼,杂食,爱啃吃藻类,可喂碎的植物绿叶,对水温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水质较为敏感,需要经常换新水 。 生长环境 跟胎鳉科家族的其它成员相比,玛丽鱼类有2点较特别:一是喜欢硬水,在大多数热带鱼喜欢的微酸软水中虽然能成活,但会不安地躁动,一旦换成硬水,跳跃次数明显减少;二是它们比别的胎鳉鱼更爱吃素,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比较胆小,不适合与别的快游鱼混养。喜欢含盐分的碱性硬水,可同其它花将鳍鱼类混养,为汽水鱼。生活习性玛丽鱼类食性较杂,除喜欢动物性饵料外,还特别爱吃植物性饵料,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在水质环境较差或嘴部受伤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细菌导致口霉病的发生。 种群分布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