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庐荐赏 | 篆刻名家—许棚

 藝行天下 2016-09-18




许棚篆刻及书法作品







许棚,字印农,号澄怀楼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开明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印友会会员、南充市书协副主席、2016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首届篆刻篆书班导师。作品及文章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等专业刊物。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六届篆刻展;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教师书法作品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西泠印社中国印大展;西泠印社第六、七届篆刻评展; 西泠印社首届诗书画印大展。《书法导报》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获四川省首届临帖展优秀奖、四届篆刻创作奖、首届青年展获奖提名、巴蜀翰墨-四川书法中青年55人等。





1993年:入展全国文化系统美术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8年:入展全国第四届篆刻展;

2004年:四川首届临帖展优秀奖(最高奖);

2005年:四川首届谢无量奖获奖提名;

2005年:《书法导报》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

2005年: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

2006年: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展;

2006年:入选”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

2007年:四川省第四届篆刻展创作奖(最高奖);

2007年:四川省第十四届群星奖三等奖;

2007年:入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2007年:入展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自由投稿);

2008年:入展全国第六届篆刻展;

2009年:入展全国第三届教师书法作品展;

2009年:入展西泠印社首届诗书画印大展;

2010: 入展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展;

2010年:四川首届青年展获奖提名;

2011年:入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

2013年:入展西泠印社第八届篆刻展;

2013年:四川省第五届篆刻展创作奖(最高奖);

2013年:四川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二等奖;

2015年: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四川唯一篆刻作品入展);

2015年:四川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二等奖(篆刻类最高奖);

2015年:四川省政府文华美术奖二等奖(篆刻类最高奖);

2015年:中国篆刻网10周年征稿评选优秀奖(最高奖)。






印屏  136cm x 33.5cm






释文:未知未觉  图强  章怀太子洞  一默  中州墨客  鱼跃龙门





释文:得真





释文:敬爱





释文:执大象天下往






释文:漫将心事付烟霞  大丰吴奇  林晖之印  龙易  凤一堂  应运而生






释文:七十以后作





释文:天凉好个秋





释文:千年绸都第一坊






释文:何佳灵印  剑门外一布衣  阿炳  百姓湖    不知老之将至  贾古五十以后作  











释文:忘言






释文:自检于常度











释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东坡居士文句 乙未年印农制


















许棚在2016年四川省篆刻研讨会上的激情演讲:

       我参加西部书界研修班学习已历时三年,在偃师度过整整一个月难忘的学习时光,先后学习了《当代篆书篆刻的发展创作和现状》、《古典诗词》、《篆书史学》、《古文学》《篆刻创作与临摹》等。于此谈谈在研修班学习的一些理念及自身的一些认识。

       正本清源,回归传统,学术兼修,德艺并进,为西部书界培训宗旨,小书家、大书法作为教学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把书法篆刻的学习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去思考,篆刻中如何表现传统,在传统中又如何发展求变,直得我们每一个印人认真思考。特别是学习归来这三年,我不断思考学习摸索,从审美角度梳理了各时期的篆书在发展中所遵循的审美原则,进一步观察当前篆刻书法发展的方向问题。

       当代书法篆刻的发展必须在技法上接近古法,在空间构造上不断发现,在篆刻艺术的横向、纵向上不断追求才能有所作为。对先秦古玺两汉印章,到明清流派篆刻艺术进行梳理。在金石文字临摹学习中,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通过表象研究实质,把金文的书写转化为一种自由书写,甚至有行书笔法在里面,保持毛笔的书写自由。金文大多是浇铸的,极具装饰性,必须把这种具有装饰性篆书书写性表现出来,甚至不要过分在意原字的笔法形态,在临习古印中,不必亦步亦趋。古典的意味,现代的形式,书写意味的表达,是我们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印人的学习方法,是借古开新的过渡方式。我们应站在当代的立场认识古代的经典,特别是篆刻学习中,秦汉印章本无刀法可言,临印只是一个熟悉印章基本形式的过程,而不是目的,品味内在的精神气质,汲古得新,让我们的篆刻创作别开生面。比如临习古玺汉印最根本的方法是追求刀的意味,努力表现金石气,刀刻感及字形的准确表达,而不是去追求金属的浇铸感,应强调书法属性,注重刀与石的感觉,注重刀情石趣,努力摸索当时文字的自然书写状态。比如在汉印的创作中,不跳出汉印不是创作,无汉印的影子,又不是篆刻艺术,此消彼长,必须得注意“度”的把握。齐白石论画:“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在篆刻艺术的继承与创作中同样有警世恒言的意义,不知在座老师以为如何?

       篆贵婉而畅,是为的论,大篆亦不例外,秦小篆以来,历代篆书家把这一审美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篆书体系十分庞大与丰富,如何在这个体系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取法对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往往可以从《峄山碑》、《泰山刻石》《袁安碑》等入手。上溯大篆,下接明清诸家,当代篆书创作中状如算子或者狂狷古怪的作品不少,离“婉而畅“的审美共识背离,应引起当代篆书创作者的深思。篆刻创作中,运用篆书的知识和习篆的功力,化用古今篆书,进行篆刻创作,篆书的风格对你的篆刻风格起决定性的因素,唯艺术是用,唯我是用,以形成独立的笔法、刀法语言,形式语言,塑造个性。

       展览时代应把握自我。出秦入汉,喜新不厌旧,近三十年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了篆刻艺术的创作形式与技法,当代篆刻艺术对空间的营造具有建筑般的美感,具有音乐的时序感,让人具有强烈的视觉欣赏美,犹如秀台上的时装,主要用来愉悦人的眼球,实用功能退而其次,这是当代艺术的进步。同时也有了快餐式文化的感觉,当代篆刻更应强调中国文化篆刻中的金石气息。这是中国篆刻艺术家的特有气质,外国人看不懂,甚至连日本篆刻界也大多不懂真正的篆刻艺术。当代篆刻的设计理念加强,美术化倾向偏重,这也许是篆刻艺术在当代发展中的大势所趋,但同时又是人文精神的丧失所凸显的问题所在。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无愧时代的作品,韩天衡先生所言:“传统是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准自己的艺术坐标,如何在传统与自我上找到一个恰当的交接点,做足那“一万岁”的功夫,如何提炼营养自然增加那“一岁”的活力,得深入思考。每一个篆刻家都得加强人文修养,有思想、有文化、有文人风骨,文德合一,精神与技法上的高度完美,才能创造出时代佳作。当代印人都得不断为之修炼与努力探索。

       我参加西部班学习已过去三年,学有所用,学有所思。近年来我不断开阔视野调整心态。书法能力的训练,大量的印稿设计,文字印化能力、审美能力,人文修养的长期培养,这是印人一生的课题。近年来,我尤喜古玺的创作,以前惯用的汉式印风,近年很少拿出去参展投稿,试想换一种思维训练自己。然古玺印式的创作缺乏前辈大师的创作参照,在化用上如何才能既具古意又有鲜明的时代感,这是我们每个印人必须深入研究。至于投稿全国展之事,我每年选择一二检视自己,同时也是完成工作目标,或不至于被江湖遗忘吧。这些年的某些作者一年投稿二三十次之多,几近疯狂为展所累,我自愧当年的懒惰,感慨系之。艺术创作是件很个人的事,得靠自己不断参悟,专家的言论见仁见智,我们每个有理想的印人都得学会分析,不能人云亦云,我一直认为专家的言论不是金科玉律,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结论也许天壤之别,如是泛泛之谈,于创作更无裨益,我坚信艺术要达到新的高度是要有些主见的,入展获奖与否,不必争一时之短长,至于十一届国展,我一改过去惯用的汉印式创作,以先秦古玺类印风投稿,结合当代篆刻艺术的审美时尚,注重视觉效果。遂有了大印与小印相结合的一组印,并注重印文内容的选择,篆法合理规范,生僻的文字少用,有争议的文字不用,在全国展投稿中,决不用异形章,什么葫芦形等,那是俗格!在篆法、章法、刀法上需有自己的见解与匠心,在边款的搭配刻制上也应该讲究。我在印屏制作上向来主张素雅,浓妆太媚俗,淡妆最宜人,求印屏不满不闷,空灵简静,与印风相统一。我于印屏制作倾向于简单化,丰富性不够,才情如此,奈何!

       西部班学习期间的人与事至今历历在目,让我常常念想,篆刻之道,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太难!从艺者需有平常心,当有自知之明,需有清醒的判断与理智的分析,仅仅自我陶醉、自我欣赏无任何文化意义。但我们又得有自信与勇气,当有坐得十年板凳冷的操守,远离尘嚣,在浮躁的时代学会坚守,或更利于艺术精神的独立!

      于此,愿于同道共勉,乞先生教正。

                                                             (许棚,2016年6月2日)




开发:新兰亭书法学习会

发布:兰亭隐庐

主编:杨天海

责任编辑:松白   空城

美编:小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